03.03 放眼國際,中國有哪些天文望遠鏡是拿得出手的?


1【貴州·黔南】FAST中國天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首席工程師:南仁東 研究應用: 參與地外文明搜尋; 脈衝星自主導航和引力波探測; 主導國際甚長基線干涉測量網; 進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視,檢測微弱空間信號; 深空通訊能力將衛星數據接收能力提高100倍。

FAST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10倍; 與排在阿波羅登月之前、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Arecibo 300米望遠鏡相比, 其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 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將在未來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

2【新疆·南山】QTT項目 110米大口徑全可動射電望遠鏡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研究應用: 航天器VLBI精密定軌; 脈衝星深空自主導航; 脈衝星時間基準和授時守時創新; 活動星系核及恆星形成與演化。

QTT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因其形成的長基線將決定國內VLBI網最高分辨率、最高靈敏度,同時能夠使EVN觀測靈敏度提高30%~70%。 顯著提升我國射電天文研究的創新能力和在國際合作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推進以我國為主的射電天文國際合作和國家天文發展佈局。

3【上海·佘山】天馬觀測站 65米口徑全方位可動射電望遠鏡 研究應用: 國際VLBI網的天文觀測研究; 宇宙大尺度結構和星系形成與演化; 脈衝星深空自主導航;

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在2013年12月圓滿完成了嫦娥三號VLBI實時測定軌任務。 在脈衝星觀測研究方面,完成了數字化終端DIBAS的安裝調試工作。 使我國VLBI觀測網的靈敏度提高至2.6倍以上,天馬望遠鏡成為中國VLBI網乃至東亞VLBI網的核心。

4【青海·德令哈】紫金山天文臺青海觀測站 13.7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 研究應用: 主要用於宇宙毫米波射電天文觀測。銀河系內分子云與恆星形成研究; 行星狀星雲研究,恆星晚期演化研究; 星際介質物理、星際分子譜線巡天; 太陽連續譜和河外星系觀測。

紫金山天文臺青海站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初,位於德令哈的白公山旁,海拔3200米, 也被稱為德令哈天文觀測基地。青海站在此設有13.7米直徑的天文望遠鏡, 是國內唯一一個毫米波觀測站。德令哈地勢高,空氣透明度好, 是亞洲最理想的天文觀測點之一。

5.【河北·燕山】LAMOST郭守敬望遠鏡 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 地點:國家天文臺興隆站 望遠鏡類型:中星儀式反射施密特望遠鏡

研究應用: 研究宇宙和星系,星系紅移巡天; 研究恆星和銀河系的結構特徵; 多波段證認,多波段比較星體。

6.【雲南·撫仙湖】NVST望遠鏡 0.98米-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 類型:地平式望遠鏡 研究應用: 在0.3~2.5微米波段對太陽進行高分辨率成像和光譜觀測, 測量太陽磁場的精細結構、高時空分辨率的演化過程。

其主要儀器包括: 多通道高分辨率成像系統,多波段光譜儀,大色散光譜儀,偏振分析器及自適應光學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