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如何精心布局?

千龙网北京6月2日讯(记者 马文娟)春种秋收,重要的是科学布局精心施种。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其中强调指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把握好城市定位,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

6月1日,千龙网记者从通州区了解到,通州正紧紧围绕城市副中心定位,从地下空间、环保、生态等方面进行规划布局,谋划一个空间合理,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新城。

地下管理中枢引进真空垃圾处理技术

据了解,通州商务中心区的地下空间包括地下道路交通、市政综合管廊和商业设施等,各种设施分层设置,通过地下空间建设,把机动车交通引入地下,实现地下公共空间与轨道站点的便捷连通,净化地面交通。

为了确保清洁能源供应,通州将规划建设能源中心,该能源中心建设是以天然气为燃料,将城市传统的、单独的、分散的锅炉房、换热站及电空调机组改造为集中供热、供冷方式。也就是说,能源中心将不会再出现常规“大烟囱”,大幅减少碳化物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并且可将项目整体建设与区域建筑风格融为一体。

据通州区常务副区长崔松光介绍,该项目可以为1000万平米建筑提供清洁能源,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0万吨,二氧化硫580吨,氮氧化物400吨,烟尘225吨。

商务中心区的垃圾处理引用了世界领先的真空收集技术,中心区内各楼宇产生的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桶后,经过管道气力自动传输,在这里经过集中压缩和脱水压缩处理,由专用车辆装箱运走,在地面上将看不到垃圾清运作业,可防止二次污染。

331污染企业停产

崔松光说,通州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做好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加快调整退出不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调整退出中低端产业、整治工业大院,不但“腾笼换鸟”,还要“拆笼腾地”,为副中心建设留足空间。

到今年年底,通州将调整退出2000余家企业,新城155平方公里以及京哈高速以北、台湖地区的工业大院、加工企业和低端种养殖小区全部退出。为此,通州制定实施了“1+14”配套政策体系,目前已关停786家企业,并实现331家污染企业停产,取缔无证无照经营1644户。

此外,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经销、存储企业,以及生产加工类无照经营、异地经营、超范围经营、违法经营企业今年也将清理完成;沥青类防水材料生产、石材加工等行业企业以及使用有机溶剂型涂料的家具、木制品制造等工艺,年内完成调整退出。

到2017年,实现“小散乱污”全境清零,关停49家低端市场和批发市场,清退全部工业大院、低端种养殖小区。

今年燃煤锅炉全部退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城市副中心要“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千龙网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内,通州的燃煤锅炉也将全部退出,加大清洁能源替换力度。通州与河北三河热电厂合作实施“热电联供”项目,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供热面积1300万平方米。

交通方面,目前辖区内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达到472辆,增加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环卫车、生活垃圾运输压缩车和道路清扫保洁车等专业车辆,专业车辆清洁能源率达到40%。此外,通州还配置500辆电动出租车、1万辆公共租赁自行车,数量居全市各区县前列。据了解,今年前4个月,通州pm2.5改善率居全市首位。

绿化方面,通州目前完成了19.3万亩平原造林,45.6公里温榆河—北运河绿道,150公里公路河道绿化,绿色空间大幅拓展。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3%,绿化覆盖率达到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米。继大运河森林公园后,东郊森林公园也投入使用,法制文化公园、台湖公园、永乐店生态公园也相继对游人开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