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一千多年前的道德楷模,為何被曹操殘忍殺害?死後還無人敢去收屍

在我國孔融讓梨的故事流傳很廣,幾乎婦孺皆知。話說,有一天,孔融一家吃梨子,梨子有大小,牽涉到先後和分配問題。於是,孔融的父親孔宙便讓七個兄弟按年幼順序開始挑選。小弟首先挑了一個最大的,而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孔融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但我又不是最小的,理應讓著年幼的弟弟。

一千多年前的道德楷模,為何被曹操殘忍殺害?死後還無人敢去收屍

當時的孔融年僅四歲,其言其行,讓人嘖嘖稱奇。很多父母有感於此,常用來作為教育子女的榜樣。孔融出生孔子世家,家學淵源,幼時便知謙讓禮儀,無疑是家教薰陶的結果。

孔融德行一流,不止謙讓,孝道、忠義、儀節等也是無可指摘,一直被人們視為道德的楷模。

一千多年前的道德楷模,為何被曹操殘忍殺害?死後還無人敢去收屍

孔融十三歲時,他的父親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至極,需要旁人攙扶才能站身來,家鄉的人都因此而稱讚他的孝行。

名士張儉被通緝,逃到孔融的哥哥孔褒家中,孔褒不在,孔融接待了他。事發後,孔褒、孔融則被逮捕入獄。孔融雖然年幼,但還是爭著與哥哥孔褒,甚至母親去認罪。一門爭義,歷來為後世傳唱。

一千多年前的道德楷模,為何被曹操殘忍殺害?死後還無人敢去收屍

孔融對國家忠心耿耿,為官剛正不阿,檢舉了很多為官不為或亂為的宦官親族,得罪了不少宦官。

如此之類的事情不勝枚舉。孔融一生忠孝兩全,始終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可謂道德高人。在東漢那個孝義至上的年代,孔融的結局應該不會太差,至少不會揹負罪名死亡。

然而,事情卻全然不是這樣。建安十三年,孔融被曹操處死,全家受株連。而處死孔融的正是“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不忠不孝的罪名。

這是為何呢?

一千多年前的道德楷模,為何被曹操殘忍殺害?死後還無人敢去收屍

建安十三年,曹操下令廢止三公,恢復西漢時的丞相制度,並由自己出任,大權在握,人們無不側目以視。曹操出任丞相兩個月後,便殺了孔融。

孔融原為青州刺史,被袁紹打敗後,輾轉到曹操麾下。孔融有學問,知禮節,是難得的人才。曹操這個人很愛才,漢獻帝遷都許昌後,便讓孔融作了將作大匠,主管土木營建事宜。孔融為官十分賣力,朝會召對,常常引證定議,曹操十分欣賞。

一千多年前的道德楷模,為何被曹操殘忍殺害?死後還無人敢去收屍

人才大都是有性格的,尤其是像孔融這樣的傑出人才。孔融有才不假,但他恃才傲物,因太尉楊彪一事,孔融出言不遜,得罪了曹操。曹操這個人愛惜人才,加之孔融名重天下,對於這件事也就忍了。孔融為人疏狂,多次蔑視祖制、侮慢權臣,終於引得曹操的猜忌和嫉恨。後來,曹操藉著郗慮誣陷的機會,便羅織罪名殺害了孔融。

一千多年前的道德楷模,為何被曹操殘忍殺害?死後還無人敢去收屍

孔融之死,世人皆驚,但由於孔融生前得罪了不少權臣,無人敢為其收屍。一個道德楷模就這樣死於不道德的罪名之下,這是一種巧合,還是一種諷刺,很多人為此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