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年代步車”即將合法,但是安全隱患能解決嗎?

車護寶


老年代步車以方便,快捷,環保等優勢被廣大大老年人所喜愛。其實不只是老年人,很多年輕人也對老年代步車也是情有獨鍾。原因就是,這種車子不像機動車那樣的複雜,又比自行車還安全好用,有時候上下班或者接送孩子都比較方便。

但是遺憾的是,老年代步車一直處於真空地帶,國家並沒有對其生產質量出臺相應的標準,一直沒有被納入合法化的範圍,所以使得市場上關於老年代步車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安全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現如今國家能夠重視對老年代步車的規範,對於所有的老年人來說都是一個利好消息。這樣更方便於老年人出行,也會給老年代步車提供一個更加合法的發展空間。



雖然國家出臺關於老年代步車的規範和政策,會一定程度上保證老年代步車的產品質量。但是並不表示就能徹底保證代步車的安全問題。因為提到安全問題,除了車輛本身所帶來的安全性之外,駕駛車輛的人是否合法駕駛也是,一個關鍵問題。這不僅僅是對於老年代步車合法化就能夠解決的。要想保障老年代步車的安全性,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從車子本身來說,保證車子的安全性。

因為這種代步車還是屬於電動車的範疇,但現在很多電動車都存在超速的現象,所以在生產這類代步車的時候,國家就應當出臺相關的標準,把速度控制在一定安全範圍之內,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車子的安全性。

二,對駕駛人員的規範。

一個車子是否安全,除了車子本身來說,最重要的是駕駛人員是否能夠安全合法駕駛。因為再安全的車子,如果駕駛車輛的人不遵守交通規則,隨意的闖紅燈,不在正規的道路上行駛,橫穿機動車道,也不能保證他的安全。所以這時就需要對駕駛員進行嚴格的規範。

這種規範,一方面是不是可以參照機動車的標準給予一定的駕駛資格,就像機動車要有駕照一樣,沒有駕照的人不能駕駛代步車?

第二個方面就是當駕駛違法的時候也要給予一定的扣分處罰。對此也可以參照機動車的標準,給予積分制。當積分被扣完時不再准許該車上路。要想再次上路,需要重新獲得駕駛資格或者交納一定的罰款等。

總之我個人認為,要想保證車子的安全性,必須要保證車子質量過關的同時,更要對駕駛人員及進行嚴格的規範,加大駕駛人員的違法成本,這樣才能有效的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於公於私都是有好處的。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見。大家還有什麼高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任律師工作室


老年代步車的合法化對於老年朋友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此前老年代步車的管理規範一直處於空白。要知道很多老年朋友沒有駕照,出行因此不是特別方便,老年代步車的合法化無疑解決了這部分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在筆者看來,如果能加強規範管理以及將交通安全意識宣貫到位,那麼老年代步車的安全隱患還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首先,按照國家法律對於合法化的老年代步車規定,老年代步車時速為20碼,車身長為1米7,車高寬為1米5,那麼很明顯老年代步車就不屬於機動車,而是屬於非機動車。那麼老年代步車的行駛規範就應該按照非機動車來執行,比如說不能上機動車道,只能行駛在自行車或是電動自行車車道內,如果違規行駛到非機動車道那麼也要面臨相應的處罰。

再者,也要加強對於生產老年代步車廠商的管理,要求這些廠商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生產老年代步車。比如說國家現在已經針對老年代步車作出了時速以及車身尺寸的限制,那麼作為廠商應該要嚴格遵守國家規定,不可以超標生產老年代步車。一旦發現有廠商違規或者是超標生產老年代步車,那麼國家政府應該要對這些廠商開出罰單,嚴重情況下,甚至可以取締非法廠商。

最後,要加大對於老年代步車駕駛者的安全宣傳,向他們強調安全駕駛的重要性,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對老年代步車駕駛者進行統一的安全培訓或者是考試,讓安全觀念和規範駕駛行為觀念深入人心。

因此在筆者看來,老年代步車合法化是一件好事,只要可以做到規範管理,對於老年人而言就是福音。


汽車觀察家


要理性地看這一問題的利與弊,既不能對存在的安全隱患視而不見,聽之任之;也不能因為有安全隱患,簡單粗暴的一禁了之。存在安全隱患不可怕,關鍵是多方共同想辦法,將安全隱患降至最低。為老年人出行,提供一個更安全更便捷的方式。


不要只說老年代步車存在安全隱患,再高級的汽車也不能保證100%的安全。安全隱患,一是來自於人開的車,二是來自於開車的人。開車的人如果安全意識淡薄,就算讓他開坦克都不安全。我認為,老年代步車的安全隱患,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有些老年人,安全意識不足,不懂不遵守交通規則。為什麼說有些呢?因為有的老年人,年輕時會開車,他們的安全意識就很強,對交通規則也熟悉。遵守交通規則,已成了他們的一種習慣,或說是本能反應。有的人就不行了,以前只騎過自行車,哪懂什麼交通規則?不懂規則又怎麼去遵守?


老年代步車缺乏規範管理,發生事故認定責任難。老年代步車無牌無證無保險,想規範管理都無從下手。雖然叫老年代步車,但是很多年輕人也在開。有的年輕人能把老年代步車,開出跑車的趕腳,開起來不管不顧,見縫就擠就扎,隨意闖紅燈。總認為開老年代步車,不怕扣分不怕查,出了事故也不用擔責。

老年代步車的生產,沒有統一標準,質量參差不齊。老年代步車,因為性價比高,使用方便費用少,而大受歡迎。因此,生產銷售老年代步車的利潤也很可觀。各廠家生產的代步車,沒有一個統一標準,有的甚至是經營者購買零部件,然後自己組裝的,屬於三無產品,質量根本無法保證。

總之,老年代步車即將合法,對老年人來說是件好事兒。解決代步車安全隱患,從生產源頭抓起,制定統一標準,保證車輛質量;規範管理,免費上牌,簡化考證,適當保險;用老人易於接受的方式,加強交通規則的宣傳教育,提高老人的安全意識。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我的農村日常


其實與其說是交通的安全隱患,其實倒不如說是人的素質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老人摔倒了,到底扶不扶的問題。”

兩個問題看起來風馬流不相及,但如果仔細一想其實問題的根源都來自一個終點。

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進步,但人的品德有在進步嗎?老人代步車時代來臨,但個人文化素養,素質,品性,是不是能夠與時俱進?

說實話,交通是死的,路是死的,人是活的。就老年人來講,素質參差不齊,有的講理,有的蠻橫,仗著自己一把年紀,就覺得你不敢把我怎麼的。

車這個東西看誰來開,講理的人懂法,守法,和不講理的講理有用嗎?

所以,我更覺得在時代進步的同時,再老人代步車時代即將撲面而來的時候,想想怎麼才能提高人的素養問題。

眼下是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問題。那麼誰能保證,老年人開上代步車過後,不會出現被摩托車撞,小車撞後,也出現訛人的事件?



人倒了扶一下都要那麼慘痛代價?可老年代步車因為不守交規被車輛撞過後,是不是得傾家蕩產?


遇我得福


最近這些年,在市面上我們經常能看到老年人開的代步車,一般都是電動的,老年代步車的話題也是被很多人所議論的,歸根結底是因為它的各種安全隱患問題。

1.現在很多老年代步車的生產廠家並不規範,車上的防護措施並不完善就出廠了,而老人們將這些車輛買回來也是直接就開車上路,都不上牌照,使得行駛過程很危險,事故頻發。

2.很多老年人都認為代步車和平常我們開的汽車不一樣,速度不快,嗨隨便闖紅燈過馬路,甚至轉彎都不遵守交通規則,這種情況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他人的安全造成了威脅

3.但是另一方面,代步車大大的方便了老年人的出行,而且價格實惠,體型較小有很多便利,還是應該多多支持的。

只要規範了代步車的標準,完善安全問題,讓代步車行駛有法可依,有據可循,我還是比較支持的,畢竟誰都有老的一天,你說呢?


嘴大吃四海


老年代步車是低速電動車的戲稱。低速電動車主要市場分佈在三四線城市和鄉鎮農村。相對於汽車的高昂使用成本和複雜的使用規範,更接地氣的低速電動車成了平民老百姓遮風擋雨的交通工具。

在現階段低速電動車的使用群體大多是沒有駕駛證 不懂交通規則的高齡人群。所以在三四線縣城經常能看到隨意變道,闖紅燈的低速車,極大地影響了交通秩序,也增大了事故的發生率。

說到低速電動車的安全隱患,那就得談談現當下的低速車的發展現況。低速電動車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並且順應時代潮流越來越安全,時尚 耐用。國家也看到了民之所需,民之所向。所以正在積極聯合各有關部門,生產廠家,通過社會調研製定低速車的相關標準。好消息是相關標準將於2021年出臺,到時候大家就不用擔心低速車帶來的安全隱患了。

低速車安全隱患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駕駛員造成的,這方面的隱患是可以減少的,交通部門可以印發一些關於交通安全的手冊或者組織講座讓駕駛員學習,提高駕駛員的安全意識。 另一方面來自電動車本身,由於其低廉的價格導致了其質量的低下。所以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不可控的意外。期待各生產廠家加強質量管理,增加安全配置,以提高車子自身的安全性。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低速車會迎來質的飛躍。安全隱患也會隨之越走越遠。


彧颺仙昳


實際上只要國家對生產低速四輪三輪電動車的企業嚴格監管,生產出合格產品,交管部門對使用該車的老年人進行必要的交規培訓,合格後發專用低速電動車駕照,上牌上路,就不存在多大安全隱患。

因為該車時速大都在三四十公里,且四輪鐵殼,低速安全環保易操作駕駛。是唯一適合老年群體出行的代步工具。

且很多老人還要為年輕人買菜購物接送孩子,有了這種遮風擋雨的四輪電動車,對老人,對孩子,以及放置菜物,實在是太方便了。使用該車遠比騎兩輪肉包鐵安全,也比掂著菜物,牽著孩子擠公交安全,何況有的也方公交還不通達。

只要管理好,上路必上牌,違章即罰,低速四輪電動車的亂象即可得到糾正。

望國家儘快出臺適合日益擴大的老年群體駕用低速四輪電動車的相關政策,讓這一有利老年人出行的新生事物蓬勃健康發展!


理直3


我是贊同老年代步車發展的,還是有規矩的發展

1.老年代步車說實話就是簡化的電動汽車,這跟一些地方的電動三輪一樣,但是作為一個已經具備時速超過30km/h的交通工具,還是要限制的速度的,畢竟老人代步車是幫助老人出行,畢竟大多數老人行動不方便,但是一個存在交通事故致死致傷很大的交通工具就要速度限制,否則高速度碰撞對於老人傷害還是很大的,畢竟身子骨不硬朗了。

2.相關證件,這點一定有人說,老人上歲數了辦證件,做考試這不為難老人,其實不是這樣,在我看來,老人代步車不能成為老人擾亂交通的工具,我們可以將考試簡化,保障他們的出行,而不是放羊式管理,這點十分重要。

3.道路規劃,其實這點比較難,對於現在的道路,很多機動車都形式很不方便,哪裡拿出道路專門提供老人代步車使用,的確,這個需要慢慢發展,急不得,但是為了保障老人出行必須要做,駕享兄本人就遇見過這樣的問題,一個老人代步車剎不住,把我的愛車追尾了,剮蹭還很嚴重,但是人家老人歲數挺大的,還帶著孫女,就不好意思張口,畢竟老人退休才多少錢,更何況沒退休費的老人呢,自己早晚也會老,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嗎,所以駕享兄就讓老人離開了,對此我依舊保持要限制路徑,這個十分重要


駕享


關於老年代步車這個話題我有話說。

記得當時是一個狂風大起的早上,我一連掃開了三輛小黃車,每一輛都是壞的。上班就要遲到的我沒辦法現下載了摩拜,掃開一輛蹬著就往公司衝。

到了一個紅綠燈路口,當時是紅燈,所有兩邊的來車都停了。

我頂著大風騎著車從人行道過馬路。突然,一個黑影從我的車輪前嗖地飛了過去!

速度之快,讓我根本看不清它的樣子!我在馬路中央和我的自行車差點來了一場華爾茲才沒有原地摔倒。

那個東西飛速闖完紅燈之後,絲毫不減速地一個左拐,就上了旁邊的兩車道!開在機動車道的正中間!

這時候,追上他的我才看清,原來是一個老頭開著一個輪椅!

大概像這樣……

我當時在後面,是真的為這位大爺捏了一把汗的。

所以老年代步車這個東西,和大家的欣慰不同,我還是存了一絲擔憂的。

首先,老年代步車合法化是一件好事。老人買菜逛街接送孩子什麼的特別方便,而且價格不貴,每個家庭都能夠買得起。

但是,不能因為是老年人開的,就放開對它的監管。我認為,應該把老年代步車換一個名字。加了老年這兩個字,彷彿就該對它網開一面。殊不知,放縱也就意味著危險。

國家給老年代步車的生產核定了安全標準,可以降低安全隱患,這是好事。

可是安全隱患從來不在產品本身。

老年代步車實際上就是一種低速電動車,它的產品質量再高,能比得過十幾萬元,幾十萬元的汽車嗎?何況哪怕是汽車,在各個交通事故中,我們又沒有少看見過被碾成紙片的小轎車、麵包車。哪怕是質量好的德系車,在遇到泥罐車追尾的時候又找誰說理去?

安全在於人。

代步車應該在什麼車道行駛,需不需要憑證駕駛,老年人在遇到複雜的路況時如何應對、如何對不遵守交規的代步車車主進行處罰,這些問題都需要思考。

我們每個人家中都有老人,我們每個人也都會變老。

如果家中的老人開著這樣的車去危險的地方,你會放心嗎?

輪椅都能開上機動車道飆車、廣場舞能上高速去跳的老年人,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呢?

監管反而是一種保護。

所以,我有兩個問題。

1. 合法化生產的老年代步車價格會和之前一樣低廉嗎?

2. 制度上對老年代步車的規範能不能跟上?


只有這兩個問題解決了,我才能真正放心地讓我們家的老人開著代步車上街。


-----

我是歌入雲風


寒塘自碧


老年人出行的安全性,想必是做子女最關心的問題。為了讓老年人更好的出現行,一些比較有孝心的孩子,會給爸媽購買老年代步車。但是目前市場上的老年代步車,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給老年人的用車帶來安全隱患。事實上並不僅僅是隻有老年人在使用""老年代步車"",每次去學校接孩子的時候,會有非常非常多的這種電動車。這種電動車價格比較的實惠,又能擋風遮雨,其需求性還是非常大的。


老年代步車其實發展了也有一些時間了,一直是處於一個灰色地帶,對老年代步車的管理還是比較少的。因此有些車企會存在粗製濫造,偷工減料的問題,給車子留下安全隱患。並且也有一些駕駛員缺少安全意識,造成了一定的交通安全隱患,甚至也會有一些事故的發生。針對質量問題和安全問題,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這方面的政策,政策對""老年代步車""的車身尺寸、功率、質量等提出了很多的要求。

大家對""老年代步車""合法化還是持支持態度的,相關部門介入老年代步車的管理,質量肯定會有一個提升,能夠提升老年人出行的安全性。對違規違法的老年代步車進行相應的處罰,也能夠規範駕駛員的一些不良行為,不僅能夠更好的保障駕駛員的安全性,還能夠減少擁堵,避免事故的發生。



老年代步車的合法化可以說是社會的一個進步,可以說是對老年人的關懷。對車企對消費者進行一個管理或者是限制,對大家都是有好處的。因此大家對老年代步車合法化還是持支持態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