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水經注》裡的運城

《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五年,絳中地坼,西絕於汾。

絳縣故城,今侯馬市鳳城鄉鳳城村,有戰國至漢代古城遺址。【山西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1996】

汾水西逕虒祁宮北,橫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徑五尺,裁與水平,蓋晉平公之故梁也。物在水,故能持久而不敗也,又西逕魏正平郡南,故東雍州治,太和中,皇都徙洛,罷州立郡矣。又西逕王澤,澮水入焉。

虒(sī)祁宮,按光緒《山西通志·古蹟考》載:“虒祁宮,隋末築堡名修義堡,今為東昇村。”民國《新絳縣誌》亦沿用此說;但亦有學者對此提出異議,認為虒祁宮遺址即今侯馬東臺神村臺神古城外西北角的三座大型夯土臺基。【田建文 柴平琳:《春秋晉國“虒祁宮”》,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2008-10-21】

按《澮水注》所載“(虒祁)宮在新田絳縣故城西四十里”,結合百度地圖作方位及距離校驗,本文認為新絳縣東昇村距離絳縣故城(鳳城村)較遠約50漢裡。【按新絳縣東昇村則直線距離(絳縣故城)今侯馬市鳳城村約19.2公里,平原地域考慮道路蜿蜒因素按21公里計,約50漢裡。(備註:本文中有關歷代度量衡制度的數據請參見《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第261頁所附《歷代度量衡換算簡表》,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而臺神古城距離絳縣故城(鳳城村)則又較近,約33漢裡。【按侯馬東臺神村臺神古城則直線距離(絳縣故城)今侯馬市鳳城村約12.6公里,平原地域考慮道路蜿蜒因素按14公里計,約33漢裡】比對之下,侯馬虒祁遺址距絳縣故城(鳳城村)約38漢裡,【按侯馬虒祁村遺址則直線距離(絳縣故城)今侯馬市鳳城村約14.2公里,平原地域考慮道路蜿蜒因素按16公里計,約38.4漢裡】,較與澮水條註文吻合。此外臺神三座大型夯土臺基被學界判定為是祭祀“臺駘”的遺蹟。【《新田模式·侯馬晉國都城遺址研究》,《山西省考古學會論文集》(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而新絳縣東昇村一帶在古代當為註文所謂的“王澤”地域,海拔較低,且距離有些遠,不大符合註文的距離校驗。故按距離、方位,結合考古等初步推析,虒祁宮當位於今侯馬虒祁遺址一帶。

故此按註文“宮在新田絳縣故城西四十里”,結合相關考古資料及方位距離等綜合考量,本文以為虒祁宮即今虒祁遺址。

魏正平郡,北魏置。按《太平寰宇記》:“後魏太武帝於今理西南二十里正平縣柏壁,置東雍州及正平郡,其地屬焉。”故此,謝鴻喜認為故郡城在今新絳縣西南17裡柏壁鎮。【謝鴻喜,1990】但李曉傑等援引王仲犖所論以為“柏壁在汾水南”與註文“又西逕魏正平郡南”方位不符,他們認為今新絳縣城西北舊稱正平坊,頗疑北魏正平郡治此,本文姑從李曉傑等所論。【李曉傑、黃學超、楊長玉、呂朋:《汾水流域諸篇校箋及水道與政區復原》《歷史地理》,第26期,第42頁】(李曉傑,2011)

王澤,按註文所述結合Google earth鳥瞰考量當為今汾河與澮河交界偏北處那片海拔較低的窪地。

△又西過長修縣南。

汾水又西與古水合,水出臨汾縣故城西,黃阜下,其大若輪,西南流故溝橫出焉,東注於汾,今無水。又西南逕魏正平郡北,又西逕荀城東,古荀國也。《汲郡古文》: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也。古水又西南入於汾。汾水又西南,逕長修縣故城南,漢高帝十一年,以為侯國,封杜恬也。有修水出縣南,而西南流入於汾。汾水又西逕清原城北,故清陽亭也。城北有清原,晉侯蒐清原作五軍處也。汾水又逕冀亭南。昔臼季使,過冀野,見郤缺耨,其妻饁之,相敬如賓。言之文公,文公命之為卿,復與之冀,京相璠曰:今河東皮氏縣有冀亭,古之冀國所都也。杜預《釋地》曰:平陽皮氏縣東北,有冀亭。即此亭也。

古水,今鼓水河。《寰宇記》卷四七絳州正平縣曰:古水出九原西。按今新絳縣西北仍有九原,鼓水河恰發源於其西。【李曉傑、黃學超、楊長玉、呂朋:《汾水流域校箋及水道與政區復原》《歷史地理》,第26期,第41頁】

臨汾縣故城,即今襄汾縣趙康古城遺址。

長修縣,西漢置,東漢初省。長修縣故城在今新絳縣古交鎮泉掌村,有漢代古城遺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

荀城,在今新絳縣席村。註文“又西徑荀城東”。按,據古水流向,疑“東”為“南”之誤。【李曉傑,2011】

清原城,今聞喜縣畖底鎮大馬古城。【陶正剛,1963】

清原,亦作晉原,今稱峨嵋嶺,在聞喜縣北29裡。【謝鴻喜,1990】

冀亭,謝鴻喜援引《嘉慶重修一統志》絳州條:冀亭在河津縣北15裡;認為冀亭即今河津市東北南辛村、北辛村。【謝鴻喜,1990】爬梳相關考古資料,城址已無從尋覓,但有漢墓分佈在附近。

汾水又西,與華水合,水出北山華谷,西南流,逕一故城西,俗謂之梗陽城,非也。梗陽在榆次,非在此。按故漢上谷長史侯相碑雲:侯氏出自倉頡之後,逾殷歷周,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顯齊、秦,晉卿士蒍,斯其裔也。食採華陽,今蒲坂北亭,即是城也。其水西南流,注於汾。汾水又逕稷山北,在水南四十許裡,山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介山一十五里。山上有稷祠,山下稷亭,《春秋·宣公十五年》,秦桓公伐晉,晉侯治兵於稷,以略狄土,是也。

華水,亦稱華谷水,今稱黃華峪水。華谷即今黃華峪。

華陽(蒲坂北亭)故城,謝鴻喜認為即今稷山縣華峪村,在今化峪鎮梁村西、北分佈有戰漢遺址。結合註文“(華)水出北山華谷,西南流,逕一故城西”考量頗疑此二處遺址即華陽(蒲坂北亭)故城之孑遺。【山西省文物局,2006】

稷山,即今稷王山。

稷祠,《太平寰宇記》:稷祠在縣南五十里。

稷亭,疑與今太陽村附近分佈的數處戰漢遺址有關。【山西省文物局,2006】

△又西過皮氏縣南。

汾水西逕鄈丘北,故漢氏之方澤也。賈逵雲:漢法,三年祭地汾陰方澤。澤中有方丘,故謂之方澤,丘即葵丘也。許慎《說文》稱,從邑,癸聲。河東臨汾地名矣,在介山北,山即汾山也。文穎曰:介山在河東皮氏縣東南。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穎言在皮氏縣東南則可,高三十里,乃非也。今准此山,可高十餘里。山上有神廟,廟側有靈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世亦謂之子推祠。揚雄《河東賦》曰:靈輿安步,周流容與,以覽於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於龍門。《晉太康記》及《地道記》與《永初記》,並言子推所逃,隱於是山,即實非也。餘按介子推所隱者,綿山也。文公環而封之,為介推田,號其山為介山。杜預曰:在西河界休縣者,是也。

皮氏縣故城,學界多認為即今山西河津市陽村鄉太陽村東太陽堡城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

介山(汾山),今名孤山,在今萬榮縣西南部。

子推祠,按《嘉慶重修一統志》蒲州府:介子推祠在萬泉縣西一里介山上。

龍門,即今禹門口。《禹貢》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相傳這裡是大禹治水時開鑿,故稱禹門,又稱龍門。這裡是民間傳說“鯉魚跳龍門”之處。《三秦記》中有大魚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者為龍,下者為魚的神話記載。傳說:“每歲季春有黃鯉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之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云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代為龍。”今韓城孔廟中有鯉魚登龍門的浮雕,即這一故事的藝術概括。

汾水又西,逕耿鄉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為河所毀,故《書·敘》曰:祖乙圮於耿杜預曰:平陽皮氏縣東南耿鄉,是也,盤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遷亳。後晉獻公滅耿。以封趙夙。後襄子與韓、魏分晉,韓康子居平陽,魏桓子都安邑,號為三晉,此其一也。漢武帝行幸河東,濟汾河,作《秋風辭》於斯水之上。汾水又西,逕皮縣南。《竹書紀年》:魏襄王十二年,秦公孫爰率師伐我,圍皮氏。翟章率師救皮氏圍,疾西風,十三年,城皮氏者也,漢河東太守番系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縣。故渠尚存,今無水。

耿鄉城,按光緒《河津縣誌》:耿鄉城在縣東南二十里山王村,今河津市柴家鄉山王村商遺址恰當其位。【山西省文物局,2006】

平陽,學界多認為即今臨汾市堯都區西南金殿鎮。結合文普資料推析,今金殿鎮城居村遺址很可能便是當時平陽縣故城之孑遺。

△又西至汾陰縣北,西注於河。

水南有長阜,背汾帶河,阜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丈。汾水歷其陰,西入河,《漢書》謂之汾陰脽。應劭曰:脽,丘類也。汾陰男子公孫祥望氣,寶物之精上見,祥言之於武帝,武帝於水獲寶鼎焉,遷於甘泉宮,改其年曰元鼎,即此處也。

汾陰縣,秦置,至曹魏不改。故治在汾陰脽南,故城已毀於河,今不存。【史念海,1981】

汾陰脽(鄈丘),故址在今萬榮縣廟前村西;按註文“(汾陰)城西北隅曰脽邱”,汾陰脽位於汾陰故城的西北角;是汾河入黃河處的一處土丘,可惜已為黃河所沒。原來的汾陰脽高十餘丈,寬兩裡,長四五里,背汾帶河,四面環水,是一塊天然的澤中方丘,傳漢武帝曾於脽上得古鼎二。

汾陰脽被譽為中國最早的風水寶地。據史料記載,早在原始社會,這裡就是軒轅黃帝掃地而祭之所。註文中的后土祠位於“汾陰脽”上。漢武帝即位後把祭祀后土列為國之大事。從元鼎至天漢元年,漢武帝曾八次巡幸汾陰脽祀后土。元鼎元年六月得寶鼎於祠旁,即興作《寶鼎之歌》,並改年號為元鼎。明萬曆年間,由於黃河氾濫,汾陰脽被激流沖刷而塌陷,后土祠擇地遷建。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黃河氾濫,后土祠被淹,只留下門殿及秋風樓。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秋,黃河決口,原后土祠建築已蕩然無存。

現今的后土祠位於今萬榮縣廟前村北的高崖上,是清同治九年榮河知縣戴儒珍所遷建。后土祠現存有山門、獻殿、香亭、正殿、秋風樓、東西五虎配殿等,規模宏偉,構思巧妙,還存有國內罕見的“品”字戲臺,對研究中國古代舞臺形制提供了重要例證。萬榮后土祠是全國最大的后土祠,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