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狹路相逢勇者勝,戰國時期閼與之戰,趙奢是怎樣打贏這場戰的

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採用范雎遠交近攻之策,拜白起為大將,先擊破楚軍收郢都,迫使楚國求和。又大敗魏軍,斬首近四萬,魏國只得獻出三個城池求和。秦軍連連告捷,秦王被勝利衝昏頭腦,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秦昭襄王以趙不履行交換城邑的協議為由,派中更胡陽率軍攻趙要地閼與(èyǔ)(今山西和順)。

狹路相逢勇者勝,戰國時期閼與之戰,趙奢是怎樣打贏這場戰的

閼與之戰地形圖

秦國進攻趙國,軍隊駐紮在閼與。趙王召見廉頗問道:“可以去援救嗎?”回答說:“道路遠,而且又艱險又狹窄,很難援救。”又召見樂乘問這件事,樂乘的回答和廉頗的話一樣。又召見趙奢來問,趙奢回答說:“道遠地險路狹,就譬如兩隻老鼠在洞裡爭鬥,哪個勇猛哪個得勝。”趙王便派趙奢領兵,去救援閼與。

廉頗和樂乘說的當然是對的。當秦軍佔領了險要地形,修築了壁壘,居高臨下時,趙軍從狹窄的道路向上進攻,那簡直就是白白送死。趙軍從下往上攀登,受體力的影響,緩慢而難以持久。道路狹窄,即使數倍於秦軍,也難以展開,有勁使不上。而秦軍箭弩射殺,趙軍成了活靶子;木石滾砸,就地取材順山而下。秦軍從容不迫,以逸待勞,趙軍縱有萬丈豪氣,也是死路一條。

狹路相逢勇者勝,戰國時期閼與之戰,趙奢是怎樣打贏這場戰的

趙奢像

我們再來年趙奢是怎樣打贏這一仗的,軍隊在離開邯鄲三十里後,突然傳來主將的命令:“停止前進,就地紮營。”“怎麼,才離開都城就要紮營,是不是命令傳錯了?”“救援閼與軍情緊急,不該停兵不進呀。”趙國官兵們疑惑不解,議論紛紛。趙奢就在軍中下令說:“有誰來為軍事進諫的處以死刑。”趙軍中的一個偵察人員請求急速援救,趙奢立即把他斬首。趙軍堅守營壘,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進發,反而又加築營壘。

秦軍認為趙軍並不會來救援閼與,而只是為了加強防守防止秦軍攻打邯鄲;並認為趙軍膽怯,不敢來山地與秦軍交戰。所以秦軍就離開了閼與險要的太行山居高臨下之地,下山推進到平原武安駐紮,秦軍擊鼓吶喊的練兵之聲,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動了。

狹路相逢勇者勝,戰國時期閼與之戰,趙奢是怎樣打贏這場戰的

閼與之戰遺址

秦軍派間諜潛入趙軍營地,趙奢用飲食好好款待後把他遣送回去。間諜把情況向秦軍將領報告,秦將大喜,說:“離開國都三十里軍隊就不前進了,而且還增修營壘,閼與不會為趙國所有了。”

趙奢遣送秦軍間諜之後,就令士兵卸下鐵甲,快速向閼與進發。趙軍到達閼與後,趙奢下令善射的騎兵離閼與五十里紮營。軍營築成後,秦軍知道了這一情況,立即全軍趕來。這時的秦軍已經下山了,雙方現在成了均勢,倒真是成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時候了,趙奢軍中一個叫許歷的軍士提出建議說:“秦人本沒想到趙軍會來到這裡,現在他們趕來對敵,士氣很盛,將軍一定要集中兵力嚴陣以待。不然的話,必定要失敗。”並建議:“先佔據北面山頭的得勝,後到的失敗。”趙奢同意,立即派出一萬人迅速奔上北面山頭。

狹路相逢勇者勝,戰國時期閼與之戰,趙奢是怎樣打贏這場戰的

秦兵到後,與趙軍爭奪北山但攻不上去,趙軍乘勢居高臨下,猛擊秦軍。閼與守軍也出城配合夾擊秦軍。秦軍不支,死傷逃散過半,大敗而歸,閼與之圍遂解。

班師回朝後,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地位與廉頗、藺相如平起平坐,被後人列為山東六國的八大名將之一。又封許歷為國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