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葉遠璋:萬和的加法、減法和乘法

葉遠璋簡歷

葉遠璋:萬和的加法、減法和乘法

英國溫布爾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

1980年至1988年,桂洲羽絨廠工作;

1988年至1993年,桂洲城西電器廠、桂洲熱水器廠任經理;

1993年至2003年,順德市萬和企業集團公司,歷任副總裁、常務副總裁職務;

2003年12月至今,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歷任公司董事、執行總裁、總裁、董事長職務,現任公司董事長。

葉遠璋:萬和的加法、減法和乘法

葉遠璋:萬和的加法、減法和乘法

從1993年正式成立以來,依靠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差異化,萬和始終保持行業領軍地位。在今天高度互聯的時代,萬和的管理團隊又在積極地研究和利用新的資本、技術和內外部協作模式和方法,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時代特色的新動力。

上世紀80年代末,一家“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小作坊在容桂落地生根,而今,它已經成長為一家擁有控股企業4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萬和電氣:002543、鴻特精密:300176,南方中寶電纜、揭東農商行),參股企業數家(順德農商行、廣東實驗中學順德學校等)的現代化大型集團公司,年產值超過70億元。這就是萬和集團

萬和集團旗下的萬和電氣,是集團的主營業務單元,據萬和電氣(股票代碼:002543)2015年報顯示,2015年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超42億元,營業利潤約3.64億元,利潤總額約3.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3.19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72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64%、21.34%、21.43%、18.36%和18.03%,交出了廚衛行業的一份優秀答卷。

作為萬和集團創業元老之一,現任萬和電氣董事長葉遠璋對於萬和的發展,有著自己的切身體會與心路歷程。

葉遠璋:萬和的加法、減法和乘法

技術創新的“加法”

上世紀80年代,人們還是使用火柴和原始的火石打火機點火,但逐漸富裕起來的中國人,也希望有一種物美價廉,“一點就著”的打火機。萬和集團創始人盧礎其看到了這一市場需求,在國內首創了高壓脈衝點火的打火機。

打火機雖小,但其中關鍵性元器件——高壓脈衝點火器的研發,費盡周折。研發初期,由於控制不好壓力,幾乎所有的產品都成了廢品,經過與行業專家的共同攻關,終於解決了技術瓶頸。突破性的產品很快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當時生產一個打火機的成本是3-5元,而市場零售價達到了20多元,且供不應求。巨大的市場容量和利潤空間使盧礎其獲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然而,羊群效應使得這個細分市場很快變得飽和。競爭對手的蜂擁而入使得脈衝打火機的市場價格出現了大滑坡,最便宜時竟只有5-8元。風光不再的紅海,迫使盧礎其尋找新的市場定位。

隨後,盧礎其帶領兩兄弟盧楚隆、盧楚鵬及自己的愛徒葉遠璋成立了城西電器廠,將公司發展方向聚焦在了灶具和熱水器的脈衝點火器上,開始為萬家樂、神州等整機廠做配套,依靠在脈衝打火機上的技術積累,研發出第一代脈衝點火灶具和熱水器,解決了老式灶具和熱水器點火必須手動按壓一段時間才能放手的痛點問題,實現了即點即鬆手。

隨後,他們還投入70多萬元研發出中國第一臺水控全自動燃氣熱水器,讓用戶打開熱水器就有熱水。當時,由於還不具備整機生產能力,他們把這一技術提供給了萬家樂,希望其根據研發的工程樣機進行產品化規模生產。但是,萬家樂把這一技術方案束之高閣,並未表示出很大的興趣。

為了不錯過市場機會,他們決定自己做熱水器整機,並籌備創立“萬和”品牌。然而,資金短缺成為首當其衝的問題,經過內部員工籌集資金和外部借款,用一年時間硬是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控全自動熱水器生產出了23萬多臺,並重現了與當年脈衝打火機一樣供不應求的火爆場景,僅用一年的時間,就衝進熱水器行業全國前五強,銷售額達到了一個多億,自此,初創的“萬和”品牌一舉成名。

然而,像許多中國民營企業走過的彎路一樣,萬和也忽視了專利保護的重要性。“當時如果我們申請這個專利,現在所有的熱水器廠都需要給我們交專利費,吃一塹長一智,我們後來特別注重專利保護,萬和目前擁有的1100多個專利在行業中是最多的。”

從1993年正式成立以來,萬和依靠技術創新和產品差異化,不斷尋找用戶痛點並提供解決方案。在水控全自動熱水器後,萬和又相繼推出了中國第一臺強排/恆溫式燃氣熱水器、第一臺無線式遙控燃氣熱水器、第一臺平衡式燃氣熱水器、第一臺冷凝式燃氣熱水器、第一臺智能燃氣熱水器等,產品一路升級換代,領先對手一步,始終保持行業領軍地位。

葉遠璋:萬和的加法、減法和乘法

業務聚焦的“減法”

1993年到2002年的十年快速發展,為萬和帶來了豐厚的盈利,這也導致了企業的自我膨脹,“熱水器做好以後就覺得自己很有能力,於是灶具也開始做,消毒櫃也開始做,電風扇、微波爐、電飯鍋,等等什麼都開始做。但是,企業的技術、廠房,還有很多配套設施還沒跟上。”戰略方向上不夠清晰,也導致了盈利能力減弱和企業增長減緩,陷入了企業規模、成本增加,但利潤並未加速增長的怪圈。

“照這樣下去,未來3~5年萬和會變成什麼樣?”董事會提出這個嚴峻的問題,在考察了日韓等國的優秀企業後,萬和下決心“做減法”,戰略聚焦於生產高品質燃氣具產品。當然,做減法是非常痛苦的,例如,把微波爐生產線砍掉後,僅處理庫存配件、生產線,企業就淨虧2000多萬元。

制定這一戰略並非拍腦袋的結果。2006年,萬和邀請資深管理專家陳春花教授幫助管理層做戰略規劃,併成立了一個戰略小組,經過半年時間的深入論證,堅定了以燃氣具為主的戰略方向。2

007年開始,產品線減少了之後,萬和反而再次進入一個業績飛速發展的時期。此後,三年一個週期的戰略迭代成為萬和的“常規動作”。2011年1月,萬和電氣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公司發展邁入一個新的階段。

此時的萬和電氣,已從創業初期40平方的小作坊,變成了擁有2000多畝土地,在廚衛電器領域擁有28項行業先進技術,多次主導或參與了燃氣熱水器、燃氣灶具、消毒櫃國家標準的起草和修訂,擁有1100多項專利(包括56個發明專利及國際專利)的高新技術民營上市公司。“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清潔能源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行業第一個產學研結合的“華南家電研究院節能環保燃氣具研發中心”均落戶在萬和。

在技術創新的同時,萬和同樣重視管理創新,2004年就導入了卓越管理模型,2011年以最高分獲得順德首屆政府質量獎,2013年以最高分獲得首屆佛山市政府質量獎,2015年獲得廣東省政府質量獎;此外,萬和電氣目前建設的“雲營銷”系統、“雲服務”系統均已通過了首批兩化融合評定以及入選國家863計劃集團項目類目。

目前,萬和電氣已經成長為我國生產規模最大的熱水器、熱水/供暖系統、廚房電器專業製造企業及領先品牌。燃氣熱水器市場佔有率連續十二年行業第一,消毒碗櫃、燃氣灶、吸油煙機、電熱水器的市場佔有率均處於行業前五。據世界權威獨立調研機構英國建築服務研究與信息協會(BSRIA)發佈的調研結果,“萬和”是國內僅有的兩個“全球十大熱水器品牌”之一,“萬和”也以 129.25 億元的價值上榜“第十屆中國品牌價值500強”,連續多年蟬聯中國專業燃氣具行業最有價值的自主品牌。

葉遠璋:萬和的加法、減法和乘法

高度互聯時代的“乘法”

上市的同時,萬和與用戶以及合作伙伴們一起步入了一個高度互聯的時代,積極地研究和利用新的資本、技術和內外部協作模式和方法,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時代特色的新動力,成為萬和管理團隊的首要課題。

激活個體

在新時期,萬和繼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公司每年用在技術研發的費用佔營業額3%以上。為了調動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公司實施利潤共享,並將技術人員獎金與項目、申請專利掛鉤。一些新項目嘗試採用合夥制,把職業經理人變成富有企業家精神的老闆

創新合作

2016年,萬和與德國博世公司組建了股權50:50的合資公司,博世將旗下多家中國工廠遷往萬和位於佛山、合肥的生產中心,合資企業預計2017年初在全球市場全面鋪開新產品,從而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萬和希望在雙方的合作中,將德國先進技術與管理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機結合。

葉遠璋:萬和的加法、減法和乘法

博世公司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但在合資公司的話語權上,博世給予了萬和充分信任與認同,將經營及管理權賦予萬和,合資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均由萬和派人擔任,並且5個董事裡面萬和佔3席。

*以上文字報道摘自“領教工坊”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