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消化不良為什麼那麼難治?這些內容要了解!

【溫馨提示:還沒關注廣東衛生在線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消化不良是生活中常見的症狀

雖然短時間不會有很多大危害

但卻讓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腹脹、噁心、食慾不振……

都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惹的禍

什麼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廣東衛生在線

馬上請來專家為你解答

消化不良為什麼那麼難治?這些內容要了解!

受訪專家

陳女士最近一年經常感到上腹不適,特別是飯後,有時即使只吃了很少食物,也會出現飽脹、堵塞感和打飽嗝。

一開始她沒有特別在意,症狀發作得越來越頻繁後,才自行服用胃舒平,但反反覆覆,治標不治本,不得不到醫院就診,接受了多種檢查,單胃鏡就做了2次,檢查報告都只寫著“慢性淺表性胃炎”

下診斷時,有的醫生說是慢性胃炎,有的醫生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藥物都用了很多,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陳女士整日憂心忡忡,人也消瘦了20多斤。

消化不良為什麼那麼難治?這些內容要了解!

消化不良症狀在臨床中非常常見,它們可以是某些消化系統器質性疾病的表現,也可以單獨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大部分患者乃至一些臨床醫生往往對這些症狀不夠重視,只關注器質性疾病,而忽略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只進行簡單的對症處理,缺乏個化治療,導致久治不愈。其實,消化不良的診治需要醫患共同參與,制定一套適合個體的治療方案。

什麼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經檢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狀的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徵,可經常反覆或持續發作,它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

據統計,我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在20%~49%之間,約佔內科門診就診人數的30%,消化病專科門診的40%~50%。

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病因素尚未明確,有

病理性的,心理、環境及社會因素也可影響、加重患者的臨床表現。

消化不良為什麼那麼難治?這些內容要了解!

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分為2種類型:

上腹疼痛綜合徵和餐後不適綜合徵。

上腹疼痛綜合徵主要是上腹部不適、疼痛、灼熱感,經常在進食時發作,也可以在空腹時發生、進食後緩解,症狀類似於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但胃鏡檢查卻沒有相關病變。

餐後不適綜合徵則是上腹脹滿、早飽,可伴有打飽嗝、食慾不振、噁心等,常發生於餐後,或餐後加重,但無疼痛。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進行胃鏡檢查往往可見慢性淺表性胃炎,陳女士即是如此。其實慢性淺表性胃炎只是疾病的一種狀態,是胃鏡檢查根據胃黏膜所見的診斷,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則是根據症狀而給出的臨床診斷,二者診斷角度不同。

據統計,佔一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者伴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國內外學者多傾向於將此類慢性胃炎納入功能性消化不良範疇,治療基本相同。

一般來說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程需長達6個月以上,症狀持續至少3個月,因此要詳細瞭解病程。同時,還要注意有無存在報警症狀和體徵,即年齡40歲以上,近期出現消化不良症狀,有消瘦、貧血、嘔血、黑便、吞嚥困難、腹部腫塊等,消化不良症狀進行性加重。

另外還要注意有無合併明顯的情緒因素、心理障礙等,對有以上報警症狀和體徵的患者,必須進行徹底檢查尋找病因。

但由於功能性消化不良為一排除性診斷疾病,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既要求不漏診器質性疾病,又不應無選擇性地對每例患者進行全面的實驗室及特殊檢查,因此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個體化安排檢查,如胃鏡、腹部超聲、驗血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之所以難治,是因為用藥要求高度個體化,有針對性。除了要求醫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外,患者也必須將自己的症狀詳細清楚地描述出來,並配合治療,合理飲食、調整情緒、適當鍛鍊等。

以下幾種情況可供參考:

1

部分消化不良症狀是因為進食過快、進食產氣食物,如紅薯、紅豆、土豆、芋頭、蘿蔔、南瓜及板栗等過多引起的,胃腸內集聚氣體過多而發生腹脹,氣體被動溢出而出現噯氣。

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改變飲食習慣,少進食產氣食物,必要時服用助消化藥物,如促胃動力藥、助消化中藥等。

消化不良為什麼那麼難治?這些內容要了解!

2

進食後容易出現上腹飽脹、早飽症狀,如果通過主動噯氣能部分緩解,多是因為胃動力障礙引起氣體在胃內集聚,這時候可考慮使用促胃動力藥物。

3

當上腹飽脹症狀出現後,通過主動噯氣仍無法緩解或一度好轉後很快又再發,多考慮為患者胃內氣體並無增多,而是內臟敏感性增高導致的上腹脹滿,因此治療應以降低內臟敏感性為主,常用藥物為抗抑鬱藥。

消化不良為什麼那麼難治?這些內容要了解!

如果患者同時伴有失眠、焦慮等症狀,用鎮靜抗焦慮藥物常會收到良好效果。當精神症狀嚴重時,須轉診至精神心理專科進行治療。

4

部分患者的噯氣呈發作性,說來就來,說停就停,每天發作數百次甚至數千次,這可能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而是“吞氣症”,目前發病原因不詳,可能原因為緊張焦慮,宜以鎮靜抗焦慮治療為主。

5

以上腹痛為主要症狀的患者,一般可選擇抑制胃酸分泌藥、抗酸藥和胃黏膜保護劑。

6

如果證實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推薦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研究發現,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幽門螺桿菌的檢出率高達65%~75%,許多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後消化不良症狀明顯改善。

消化不良為什麼那麼難治?這些內容要了解!

最後,需注意的是,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狀多樣且常常反覆發作,要動態觀察病情變化,若經生活調理和藥物治療2~4周效果仍不明顯,須儘快複診,必要時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器質性疾病。

作者|小鐘

來源|《人之初》雜誌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歡迎分享此文,讓更多人瞭解胃病防治知識

消化不良為什麼那麼難治?這些內容要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