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為什麼《紅樓夢》像劉姥姥這樣的窮親戚在大觀園受到王熙鳳的款待

本文由【訊飛快讀】小程序用戶創作、分享,點擊音頻收聽全文:

一、世家大族的家風

第三回 榮國府收養林黛玉 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隻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訓教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但請放心,弟已預為籌畫至此,已修下薦書一封,轉託內兄務為周全協佐,方可稍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用之例,弟於內兄信中已註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動唇舌 賈政聽了驚疑,問道:“好端端的,誰去跳井?我家從無這樣事情,自祖宗以來,皆是寬柔以待下人。──大約我近年於家務疏懶,自然執事人操克奪之權,致使生出這暴殄輕生的禍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顏面何在!”

劉姥姥不論是打抽豐,還是窮親戚,終究是客人。客人來訪,主人精心招待本就是理所當然,何況是賈府這樣“皆是寬柔以待下人”的世家貴族。賈雨村託林如海薦事。林如海的回覆謙和得體,儒雅周到,施恩不拿大,體貼地照顧了賈雨村的面子。賈政聽聞有下人跳井,十分驚疑。感慨賈府祖宗的顏面何在,世代的教養如此,何時看人下菜碟能成為明面上的待客之道了?賈府雖已是末世,子弟早已忘卻祖先的教誨,一味高樂,欺男霸女。但是當家人也不能明目張膽地違背主客之道,失了世家大族的體面。鳳姐要是連這點教養都沒有,豈不是可笑了嗎?

為什麼《紅樓夢》像劉姥姥這樣的窮親戚在大觀園受到王熙鳳的款待

二、劉姥姥是王家的親戚

第六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如今咱們雖離城住著,終是天子腳下。這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只可惜沒人會拿去罷了。在家跳蹋也沒中用的。”想當初我和女兒還去過一遭。他家的二小姐著實響快會待人的,倒不拿大。如今現是榮國府賈二老爺的夫人。聽得說,如今上了年紀,越發憐貧恤老,最愛齋僧敬道,舍米舍錢的。如今王府雖升了邊任,只怕這二姑太太還認得咱們。你何不去走動走動,或者他念舊,有些好處,也未可定。只要他發一點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們的腰還粗呢!”

第六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周瑞家的聽了,便猜著幾分意思。只因昔年他丈夫周瑞爭買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兒之力,今見劉姥姥如此而來,心中難卻其意,【在今世,周瑞婦算是個懷情不忘的正人。】二則也要顯弄自己體面。【“也要顯弄”句為後文作地步,也陪房本心本意實事。】

第六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鳳姐又叫過周瑞家的去,問他方才回了太太,說了些什麼?周瑞家的道:“太太說,他們家原不是一家子,不過因出一姓,當年又與太老爺在一處作官,偶然連了宗的。這幾年來也不大走動。當時他們來一遭,卻也沒空了他們。今兒既來了瞧瞧我們,是他的好意思,【窮親戚來看是“好意思”,餘又自《石頭記》中見了,嘆嘆!】也不可簡慢了。他便是有什麼說的,叫二奶奶裁度著就是了。”【王夫人數語令餘幾哭出。】鳳姐聽了說道:“我說呢,既是一家子,我如何連影兒也不知道。”

為什麼《紅樓夢》像劉姥姥這樣的窮親戚在大觀園受到王熙鳳的款待

劉姥姥女婿的祖父與鳳姐的祖父連了宗,認其做叔父。劉姥姥和鳳姐的關係其實八竿子也打不著,二人相見實屬冥冥之中的巧合,一是劉姥姥有膽有識替女婿去認這門親,二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得過狗兒的好處,她有心賣弄體面,三是劉姥姥曾拜見過王夫人,王夫人吩咐鳳姐裁度。鳳姐這才與劉姥姥結下這一段緣分。就算這樣,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鳳姐最初待劉姥姥的態度也不算十分周到:

第六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鳳姐兒也不接茶,也不抬頭,【神情宛肖。】只管撥手爐內的灰,慢慢地問道:“怎麼還不請進來?”此等筆墨,真可謂追魂攝魄。【“還不請進來”五字,寫盡天下富貴人待窮親戚的態度。】

第六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鳳姐忙說:“周姐姐,快攙住不拜罷,請坐。我年輕,不大認得,可也不知是什麼輩數,不敢稱呼。”周瑞家的忙回道:“這就是我才回的那個姥姥了。”【鳳姐雲“不敢稱呼”,周瑞家的雲“那個姥姥”。凡三四句一氣讀下,方是鳳姐聲口。】

為什麼《紅樓夢》像劉姥姥這樣的窮親戚在大觀園受到王熙鳳的款待

鳳姐的出身教養,自然是不能和上一輩林如海,賈政這樣世家子弟相比。她對劉姥姥的殷勤,並非真心。主要還是因為劉姥姥是王家的親戚,王夫人囑咐讓鳳姐裁度。描寫此段時,曹公還盪開一筆,寫了寧國府來了重要客人,賈蓉來借玻璃炕屏擺著待客:

第六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鳳姐笑道:“也沒見我們王家的東西都是好的不成?一般你們那裡放著那些東西,只是看不見我的才罷。”

鳳姐雖是賈家的媳婦,但實際上還是把“我們王家”念在口中,放在心上。王家的親戚來了賈家,怎麼能讓她空手回去?周瑞家的在賣弄自己的體面,鳳姐何嘗不在賣弄王家的體面。這一段,明寫的是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暗寫的實則是王家在賈府的權勢根基呀。

為什麼《紅樓夢》像劉姥姥這樣的窮親戚在大觀園受到王熙鳳的款待

三 劉姥姥投了賈母的緣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開河 這也罷了,偏生老太太又聽見了,問劉姥姥是誰。二奶奶便回明白了。老太太說:‘我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請了來我見一見。’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緣分了。”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開河 劉姥姥便知是賈母了,忙上來陪著笑,福了幾福,口裡說:“請老壽星安。”【更妙!賈母之號何其多耶?在諸人口中則曰“老太太”,在阿鳳口中則曰“老祖宗”,在僧尼口中則曰“老菩薩”,在劉姥姥口中則曰“老壽星”,(者)[看]去似有數人,想去則皆賈母,難得如此各盡其妙。劉姥姥亦善應接。】賈母亦欠身問好,又命周瑞家的端過椅子來坐著。那板兒仍是怯人,不知問候。【“仍”字妙!蓋有上文故也。不知教訓者來看此句。】賈母道:“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神妙之極!看官至此必愁賈母以何相稱,誰知公然曰“老親家”。何等現成,何等大方,何等有情理。若雲作者心中編出,餘斷斷不信。何也?蓋編得出者,斷不能有這等情理。】

二進榮國府時,鳳姐對劉姥姥的態度就大不一樣了。因為這次,劉姥姥見到了賈母,投了她老人家的緣。兩位身份懸殊,卻都久經世事的老人家,飽含著人生智慧,交起手來煞是好看:劉姥姥稱賈母為老壽星,賈母稱劉姥姥為老親家,得體又親切。其實,賈母是史侯家的小姐,年輕時遇到劉姥姥這樣的村婦,未必不如湘雲黛玉一樣取笑戲弄。只是,眼因飽含淚水而益愈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益愈溫厚,如今的賈母與低微的劉姥姥也可把酒話桑麻。隨後,不只是鳳姐了,連賈母的丫鬟鴛鴦也來湊趣戲弄劉姥姥。劉姥姥也故意裝傻充愣,逗得賈母開心。鳳姐自然更是對劉姥姥殷勤招待。

為什麼《紅樓夢》像劉姥姥這樣的窮親戚在大觀園受到王熙鳳的款待

四 劉姥姥本人也值得善意招待

第六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因此劉姥姥看不過,乃勸道:“姑夫,你別嗔著我多嘴。咱們村莊人,那一個不是老老誠誠的,多大碗吃多大的飯?【能兩畝薄田度日,方說的出來。】你皆因年小時,託著你那老的福,【妙稱,何肖之至!】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成個什麼男子漢大丈夫了!【為紈褲下針,卻先從此等小處寫來。 此口氣自何處得來?英雄失足千古同概,笑煞天下一切。】

第六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劉姥姥道:“我也知道他的。只是許多時不走動,知道他如今是怎麼樣?這也說不得了,你又是個男人,又這樣個嘴臉,自然去不得,我們姑娘年輕媳婦子,也難賣頭賣腳去,倒還是舍著我這付老臉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處,大家都有益,便是沒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說畢,大家笑了一回。當晚計議已定。

賈寶玉說,女人是珍珠,老了便成了魚眼珠。可是還有許多女性經歷了大風大浪,飽經風霜後,不但沒有成為魚眼珠,反而成為歷久彌堅的稀世珍珠。賈母是一位,劉姥姥其實也是一位。她對女婿說的一席話,雖說是在溫和規勸,但有理有據。她又直接說女婿“成個什麼男子漢大丈夫了”,更是罵的痛快。紅樓夢中諸多峨冠簪纓的子弟,枉生了男兒身,全不是大丈夫的所為。反而一眾女子,巾幗不讓鬚眉。隨後劉姥姥更是自告奮勇,前往榮國府打抽豐。並說出了"便是沒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世事通達,心態寬廣,並不是尋常意義上的扭手扭腳的鄉野村婦。

為什麼《紅樓夢》像劉姥姥這樣的窮親戚在大觀園受到王熙鳳的款待

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劉姥姥看著李紈與鳳姐兒對坐著吃飯,嘆道:“別的罷了,我只愛你們家這行事。怪道說‘禮出大家’。”鳳姐兒忙笑道:“你可別多心,才剛不過大家取笑兒。”一言未了,鴛鴦也進來笑道:“姥姥別惱,我給你老人家賠個不是。”劉姥姥笑道:“姑娘說那裡話,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可有什麼惱的!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個笑兒。我要心裡惱,也就不說了。”

劉姥姥在榮國府,也並不是一味的忍氣吞聲,甘當小丑。她嘆息賈府禮出大家。明著是說賈府的媳婦忙著布飯佈菜,席面結束了才能吃飯。暗著是在點出鳳姐和鴛鴦對她剛才的戲弄有些過分了,不是大家風範。此話一出,鳳姐和鴛鴦急忙來賠不是。兩個人畢竟不過十來歲的年紀,戲弄一個七十五歲的老人家,的確出格了。劉姥姥也就下了臺階,說都是為了老太太開心,沒什麼可惱的。既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又讓大家開心。這就是劉姥姥的智慧呀。

第六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於是來至東邊這間屋內,乃是賈璉的女兒大姐兒睡覺之所。

為什麼《紅樓夢》像劉姥姥這樣的窮親戚在大觀園受到王熙鳳的款待

其實,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就暗暗埋下了她和巧姐的緣分。她在未見平兒,未見鳳姐之前,就到過巧姐的臥室。二進榮國府時,為巧姐取了名字。根據前文的線索,在遺失的後文中,劉姥姥會三進榮國府,那時賈母已死,賈家已敗,劉姥姥去獄神廟探望被關押的鳳姐,歷盡辛苦買回了被奸兄狠舅賣了的巧姐。巧姐嫁給板兒,在劉姥姥的庇護下度過清貧但安穩的餘生。這樣善良、知恩圖報的劉姥姥,當得起賈府對她的善意。

“偶然濟劉氏,巧得遇恩人。”鳳姐說過,她是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地獄報應的。但她對劉姥姥的一點善意,終究開花結果,給女兒一個平安的歸宿。“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不知彌留之際的鳳姐,是否有所悔悟呢?


人工智能為你配音,本文由【訊飛快讀】小程序生成,感謝您的收聽~

使用【訊飛快讀】,你也可以製作自己的精彩音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