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這兩天,房產君的好朋友,在深圳開了一個新賬號——南方樓事,第一篇文章,分析了廣深兩地,在樓市上的差異。

她們在廣州走訪多日,前往了蘿崗、廣鋼、天河牛奶廠等多個熱門板塊,通過實地調研,尋求城市之間的不同。

她們發現,廣州人對炒樓,真的不熱衷,而很多推動深圳房價上漲的因素,在廣州的作用,遠不明顯。

這是為什麼?來看看這支年輕的團隊,所進行的分析和分享。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一:失效的G點

深圳好比年輕且精力旺盛的狼,大膽激進,炒房風氣一度旺盛,槓桿加到政府不得不嚴格打壓。

廣州則更務實和穩重,不冒進,畢竟居住成本在一線城市中最低,炒房加槓桿?太麻煩了。

這種城市性格和政策環境,決定了購房群體比例,在廣州,自住客的比例要遠高於投資比例。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不管是剛需扎堆的黃埔蘿崗,還是改善居多的天河、海珠、荔灣,這種現象都非常明顯。

舉個栗子:蘿崗號稱全市新房庫存最低,新房去化率平均八九成,價格2字頭居多,然而走訪的兩大熱門樓盤都表示,剛需自住為主,限購太嚴格,投資客真的很少。

在天河唯一剛需定位新盤,最小面積70平,單價不到5萬。這種在投資客眼中是優質標的的樓盤,銷售卻直言:很少投資客,基本是買來自住的,首付成本比較高。

定位為老城改善區的廣鋼新城,配套以及位置都有優勢,價格還有4字頭的,是廣州熱門潛力片區,然而片區內產品基本都在100平以上,直接阻斷了炒房客,購房群體以中年改善為主。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在廣州,像深圳華潤城這樣遭到瘋狂搶購的網紅盤幾乎沒有。

一是廣州人選擇太多了,二是投資氛圍不濃,投資成本也遠比深圳要高。

當然,投資意識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

浸淫樓市那麼多年,深圳的購房人群普遍會下意識地將“片區舊改”、“地鐵上蓋”、“名校配套”等認知為刺激房價上漲的樓市G點。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哪怕現實的一切尚未準備就緒,僅憑散播於坊間的“利好傳聞”,都足以使敏感的房價快速反應出一波養眼的漲幅行情!

然而,在廣州統統失效,有的只是羊城那張清心寡慾的樓市面孔。

為什麼房價主力助攻概念的舊改,硬是撩不動廣州?

其一,從供需關係來看,廣州宅地供應持續新高,舊改並非供應大頭,數據顯示,2018年僅招拍掛用地供應就達到369萬㎡,舊改面積僅是供應量的1/4,這與人多地少的隔壁深圳形成強烈反差。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2018年,深圳規劃建設居住用地已下降至109萬㎡,不及廣州1/4。更慘的是,通過招拍掛出讓的深圳“可售”的居住用地供應面積,截至目前依然是0㎡!

深圳比香港還缺居住用地,未來只能靠舊改或填海來解決!

因此,對於深圳樓市來說,片區一旦有舊改徵兆出現,周邊二手房業主率先不問西東,漲了再說!

其二,時間成本來看,廣州人覺得舊改流程多、週期長耗不起,老破舊小區加裝電梯比搏拆遷更實在。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舊改的耗時耗力就更不用說。

縱使以辦事高效聞名的深圳,多箇舊改樓盤都要經歷動輒數年到十多年的折騰期,老廣更是深諳其道,與其投資老破舊博拆遷,不如加個電梯更能刺激到房價!

再來是地鐵!

都說地鐵一響,黃金萬兩,在廣州也相對溫和。按老廣的話說,地鐵都鋪到佛山去了,地鐵盤多到數不過來。

實地走訪中,那些偏僻到近乎鄉下的地方,那些宅基地農民房,都是妥妥的地鐵物業。而老廣的回應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政府拿錢修地鐵啊,一路修出去,再賣地,再修地鐵,不需要花太多錢去修保障房。”

最激發民憤的學位房,在廣州也同樣帶不起節奏。

沒辦法,廣州名校太普遍了。總的來看,廣州名校學區房有兩大特點。

一是頂級名校學區房,同樣昂貴。二是普通名校學區房價格並不誇張。

非要給廣州學區房下一個定義,那隻能說是北上廣深最不瘋狂的學區房。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要知道,比基本面變化更具直接影響的,是市場情緒的變化。

樓市本來就是靠情緒驅動,看著這漲不上去的房價,失效的G點,誰又能說不是幸事!

二:歡脫的剛需

拋開投資意識,連年輕人的買房意識也比深圳弱。

就拿最熟悉的房地產媒體圈來說,在深圳,剛畢業就討論買房的小年輕一抓一堆。即便只有很少的首付,也尋思著找個小破舊上車。

而與廣州同行交流時發現,年輕人買房的現象並不普遍,畢竟在可接受的通勤範圍內,一兩千就能租到不錯的房子。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這未必是件壞事!

從房價上看,深圳龍崗的房價,都快趕上廣州市中心了,關內價格更是普遍在10萬+。

除去幾個中心區,廣州其餘各區的價差並不大,剛需的選擇非常多。

就算買不起番禺蘿崗,還有增城從化可以選擇,並且部分區域也有地鐵通達。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圖片數據來源:樂有家、深圳中原研究中心

不算市中心的豪宅,廣州新房實際均價基本在2-6萬/平。也就是說4-6萬/平,能在城區買到很不錯的新房。

而這個價位,在深圳你的選擇只有龍崗、坪山、龍華觀瀾等片區。

舉兩個實地踩盤的對比例子。

廣州黃埔的蘿崗,最直接的觀感是類似深圳坪山。同樣距離市中心40-50分鐘車程,規劃也是高新產業區,配套方面有待完善,剛需扎堆。

目前房價在2.3-3萬/平,優於坪山的是已有開通地鐵,還有幾所重點學校。坪山的價格則在3-5萬/平,剛需購房成本明顯更高。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廣州荔灣廣鋼新城,規劃為高端住宅區,觀感類似龍華紅山。距離市中心近,規劃配套完善,樓盤密集度高,近年熱門板塊。

目前廣鋼新盤價格基本在4.5-5.5萬/平之間,4字頭選擇樓盤多,最貴的華髮中央公園也不過賣到6萬/平。

同樣有重點學校(廣東省實驗vs深高),紅山新房/次新房價格卻高達7-10萬/平,直逼廣州市中心的價格。

前段時間《女子圖鑑》系列大火的時候,曾有個段子:如果拍《廣州女子圖鑑》,可能會變成《廣州愉快生活指南》。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廣漂”這個概念,在廣州是不存在的。城市文化底蘊深、美食多、租房便宜、努努力就能買房,不同於深圳的快節奏,廣州人似乎更加閒適幸福。

在廣州,年輕人努努力就能買房,在深圳,要看你家裡有多少個錢包。

結語:

根本上說,一個城市的房價要保持長期堅挺走勢,主要由人口和貨幣兩大因素決定。

激進的深圳如此,穩健的廣州也不例外。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有時候,我們也會感慨,“潮來潮去一轉眼,省城與漁村都變了天”。

眼下,樓市調控似乎已駛入了“追本溯源,全面堵漏”的終極通道,期待這一輪又一輪的政策落地,兩地的樓市都能實現最理性的狀態。

為什麼廣州人不炒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