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影視劇中商鞅的死和史書記載有哪些出入?

影視劇中商鞅的死和史書記載有哪些出入?

在剛剛上映熱播的電視劇《羋月傳》的開場中,首先出場是秦國的變法家商鞅。當時是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嬴駟即位,即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早在作太子時,就對商鞅變法過程中對舊貴族施行嚴刑峻法不滿,加之公子虔等人告發商鞅“欲反”,於是,秦惠文王便下令逮捕商鞅。

影視劇中商鞅的死和史書記載有哪些出入?

商鞅得知消息後,急忙逃至邊關,晚間打算投宿客舍,客舍的老闆向他索要官府的憑證,並告知商君的法規,若留宿無官府憑證的客人將被商君之法處以連坐之刑。商鞅無奈只得奔往魏國,但魏國因他曾用詭計誘騙公子卬,盡奪河西之地,對他恨之入骨,所以拒絕他入境。最後商鞅只好偷偷潛回封地邑商,發動邑兵攻打鄭縣(今陝西省華縣)。

影視劇中商鞅的死和史書記載有哪些出入?

秦惠王得知後,便派兵圍剿,商鞅人少,又不得人心,結果商鞅戰敗被殺。其屍身被帶回咸陽城,處以車裂之刑並被示眾。秦惠文王同時又下令誅滅了商鞅全族,可謂悲慘至極!不過,商鞅雖被害死,其革新之法卻被秦國保留下來。可見,商鞅之所以被害,錯不全在其實施的新法,而與其行事過於死板刻薄有關。一味地施行嚴刑峻法,少恩於人,自然會樹敵頗多,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最大靠山秦孝公一死,他怎能有好下場呢?

影視劇中商鞅的死和史書記載有哪些出入?

對比《羋月傳》中關於商鞅的這一段情節,大體與歷史記載相同,但是商鞅遭車裂一節卻不對。電視劇為了形成強烈的情節衝突,而採用了活著車裂商鞅的劇情,這與歷史記載是有出入的。(文∕講史論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