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們覺得互聯網平臺投資哪個好?

手機用戶95861448657


投資理財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今天,投資理財也變得多樣化!

投資理財:對自己自有資金投資進行管理,使其合理地使用、積累、儲存、保值和增值.最終實現財富增長盈利.

中國古代,理財方式不外乎儲蓄和借貸,但是歷史的進步是很快的,所以現在的理財產品和方式已經是多樣化.那我們就來說道說道常見的理財方式和產品:

1.是銀行,所有的人都離不開,通過儲蓄獲得利息.

2.證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炒股,投入後賺取價差收益及持股分紅.

3.期貨和期權,一個套期保值和投機同在的市場,有人用來避險,有人用來賺差價.

4.基金,有公募和私募之分,同樣是以獲得利息的方式進行.

5.信託,委託他人進行管理資金並獲取收益.

6.保險,主要是用來防止意外的降臨.

7.房地產,購入房屋,然後進行租賃,賺得租金,待房價上上漲,同樣可以轉手賺差價.

8.現貨黃金白銀及外匯交易等,同樣都是承擔風險,賺取差價.

9.P2P,最近雖然暴雷不斷,但是這也是常見的一種,同樣是以獲取利息為目的.

由上可以看出,互聯網方便快捷的今天,理財方式多樣化,選擇性大,那麼哪一個才是最好的呢?

其實沒有最好,只有適不適合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一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收入水平不一樣,消費水平不一樣,最重要的是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所以,在我們決定投資的時候,首先的對自己的家庭資產進行一個評估,評估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控制風險的能力.

家庭資產在200萬以內的,就考慮點銀行/保險/股票/公募基金等產品.

家庭資產在200萬---500萬之間的,可以考慮多一些,除了銀行/保險/股票/公募基金,還能考慮收益相對高一些,但存在一定風險的產品,如:做點期貨/黃金白銀/外匯等.

那麼家庭資產大於500萬的,選擇則更全面,除了低風險低收益類的,還能配資門檻更高的信託/私募基金等.

所以,互聯網上的產品都不錯, 都能獲得對應的收益,就看符合自己的預期和要求不,符合自身的情況不,對自己的理財做好方案,做好規劃.

個人覺得,銀行/基金/股票/期貨/黃金外匯都相當不錯,但這是建立在我瞭解和熟悉的基礎之上,故,做投資理財,最好做自己熟悉的產品,做自己瞭解並能夠控制風險的產品,不是別人你做好就能適合自己的.不是別人能賺錢你就能賺錢的,我們必須得有心理準備,對市場有清醒的認識,不盲目入市.


老鱷魚觀天下


我覺得有三類平臺可以選擇

1.支付寶類理財平臺

現在支付寶裡有餘額寶這樣的貨幣基金,也有飛月寶雷姓的固定期限理財產品,選擇多種多樣,收益也有高有低。這類理財平臺除了支付寶還有京東金融,百度金融,蘇寧金融風。這類理財平臺特點是投資無門檻,收益適中,風險低,流動性好,我認為是初級投資者最好的投資平臺。


2.銀行類理財產品,銀行理財是最傳統的理財方式,也是老百姓最放心的理財方式,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髮展,銀行也在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可以在銀行的網站和APP上選擇心儀的理財產品,不再用去銀行櫃檯買了,但銀行的理財最大的缺點就是門檻高,收益一般,很多動輒五萬起,十萬起的金額使很多老百姓望而卻步。比較適合年紀偏大,不會使用網絡的老人用。



3.P2P類理財

P2P類理財曾經以高收益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獲得了很多投資者的青睞,但是由於近期很多平臺的風控體系不過關,實際控制人跑路等大量踩雷事件,給投資者造成了非常壞的印象。但國家也在逐步出臺政策規範這類平臺,只要尋找好有實力有背景的平臺,選擇好的標的,這類理財產品的收益還是很高的。

綜上所述,互聯網平臺理財是大趨勢,各個平臺存在肯定有存在的道理,至於投資者選擇哪個平臺可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心境雲淡風輕


首先這個問題問得還挺專業,確實互聯網範疇比較廣,比如最開始阿里巴巴的B2B,淘寶的C2C,天貓的B2C,再到目前挺火的美團C2C模式,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平臺的模式都在變,變得越來越人性化,服務化,現在我們經常會聽到物聯網,這其實就是B2C模式,也就是通過平臺整合資源,商家與消費者的關係,即是商家藉助了互聯網平臺以一定的形式對自己的資源(流量)正行服務,從而使得商家的利益最大化。想了解更多互聯網資訊請關注!


反傳先鋒


投資一般都不靠譜,我現在在做一個分享經濟,不需要投資一分錢,堅持一段時間還算可以


明浩群主


選擇平臺真的需要謹慎選擇呀,不能選擇自融的,投資之前一定要儘量看清楚平臺資金的來去情況,如果平臺合規經營的話,你只要選擇平臺有足夠的保障就是沒有大問題的。比如我選擇PPmoney上的有債權回購的產品,還有小馬資本平臺的車貸產品都有債權回購,或者保險保障。這樣的投資就足夠安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