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寧波中小學高額學費下的暗流湧動

“寧當雞頭,不當鳳尾。”

這是寧波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期望。

我是萬千家長當中的一員,老何。

家庭、成長環境、教育質量可以塑造一個人的性格談吐,同時也決定了他的社會階層。情感共鳴的基礎在於性情和三觀的相合,這是不在一個社會階層上的人是難以產生的。

現在孩子的教育慢慢演變成家長之間的博弈。

過了暑假,新的學期就會來到,選擇一所好的學校至關重要。

我將寧波幾所優質私立中小學的學費情況整理成表格放在文中,希望能幫到大家。

- 1 -

教育是富人的裝飾品,窮人的避難所。

——亞里士多德

知乎上有人問包玉剛實驗學校、協和雙語學校等民辦中小學每年學費以十萬計,到底好在哪裡?

A:學費是一個門檻,過濾掉不屬於這個層次的人。

B:那些進了藤校的公立中學學生長大後基本都在給那些進私校的學生打工。學校不在於好壞,在於格局和圈子的拓展。

C:在關係社會型中國,從小培養建立社交圈,難道不必要?

數據表明2018年各地高考狀元大多數出自省會的名校,他們的家庭優渥,家教極好,素質全面,光環滿身。

不再像從前,高考狀元會經常出現在寒門子弟當中。

現在教育開始比拼父母的財力和資源。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浙江衛視有一檔節目是《爸爸回來了》,華誼老總王中磊8歲的兒子威廉弟弟秀了一口流利的英語,老外購物不會說中文遇到交流障礙,弟弟挺身而出擔任小小翻譯家,輕鬆幫老外搞定購物交流。之後弟弟情不自禁地與老外攀談起來,對話竟然長達20分鐘還戀戀不捨。

寧波中小學高額學費下的暗流湧動

有網友爆料,威廉弟弟上的是國際學校,都是全英文授課,平時學校裡各種英文話劇、詩歌比賽、英文歌曲比賽,孩子從小就處在英文的環境中。

寧波中小學高額學費下的暗流湧動

“他從小學就開始有外教,我到了大學還沒接觸過外國人。”這是跨越在富人和窮人之間的教育鴻溝,既現實而又殘酷。

網上也有報道農村孩子的情況,一個農村媽媽傾訴孩子的英語很差。但是她又表示理解,“孩子的英語老師都不能流利地講英文,自己和老公更不會,認識的人英語也不怎麼好,孩子的英語怎麼好呀!”

寧波中小學高額學費下的暗流湧動

正如《我不是藥神》中的一句臺詞,“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寧波中小學高額學費下的暗流湧動

好的教育資源需要用金錢去獲取。

選公辦學校?還是選民辦學校?

這是之前大部分家長糾結的問題。

選優質的民辦國際學校?還是選普通的民辦學校?

這是現在大部分家長糾結的問題。

寧波中小學高額學費下的暗流湧動

然而優質中小學高額的學費如同巨溝天塹將窮人和富人劃隔開。

@楓葉:別人家的孩子初中、小學就可以在優越的環境中接受教育,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連起跑線都沒法碰到。

@阿武:前期投資可以換來後期回報,孩子的起步要踩實。

有些寧波家長為了讓孩子真正意義上贏在起跑線,連選擇的幼兒園都是凌駕其他幼兒園之上。

寧波中小學高額學費下的暗流湧動

這是慈溪的安琪兒幼稚園以及餘姚的哈羅貝貝國際幼兒園的照片。

“這兩所雙語幼兒園的奢華可見一斑。”

安琪兒幼稚園的學費是每學年7萬元,而哈羅貝貝國際幼兒園的學費比安琪兒更貴,是每學年8萬元。

有些家長一年的薪資才10W,但他們會將其中的7~8w用在孩子身上。

《長江7號》裡有這樣一幕場景:林子聰扮演的工地老闆對周星馳扮演的周鐵說道:“還要自己不吃飯,供兒子讀貴族學校,我兒子也只是讀普通學校,有什麼分別?”

周鐵回答“也不是,不過是想讓他讀好一點,不想他將來跟我一樣。

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讓孩子過得好,這包含了父母的一份期望。

因為對大部分平民階層,教育並非是完成成長需要,而是幹掉對手成為養蠱中最後的蠱來完成階層流動。

學校負責要求孩子們競爭衝刺,社會負責帶給孩子們現實與殘酷,而回到家,父母總是忙著拿孩子們互相比較,步步緊逼。

對孩子的期望成了束縛,就像風箏,在高空中飛舞的時候,要時刻牢記著,身上還綁有一根線。父母希望孩子能成功,然後改善現在的生活境況。

不過當作為家長的你跨入另一個階層的時候,不要忘記,犧牲的是孩子。

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他是寧波家長老何,他也是寧波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