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應交稅金的負數金額要怎麼調整?

導讀:會計人員都應該瞭解應交稅金是指企業應交未交的各項稅金,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等,但是應交稅金的負數金額要怎麼調整?下面會計學堂小編就為你解答這一疑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下文。

應交稅金的負數金額要怎麼調整?

應交稅費是由可能出現負數的,但是可能性比較小,一旦出現,我們第一反應查看是否有算錯的地方,第二反應再開始解決這個負數的問題。

一、應交稅費負數的情況

1、負債為負數:一般情況下,借款不會是負數;如果應付賬款為負數,應按往來單位的餘額調整,是負數的就調整到預付賬款餘額;

2、預收賬款為負數的,也按單位餘額調整到應收賬款;應發工資等一般不會是負數;應交稅金可能是負數,例如應交增值稅留抵稅金、預交所得稅後企業虧損也會產生多交所得稅,所以要檢查負數原因,不合理的應予以調整。

二、上應交稅費為負數的處理方法:

1、首先要查清楚出現負數的原因,究竟是多交稅了,稅金少計提了,還是當期增值稅有留抵稅額,是什麼稅種出現負數,然後才能處理。

(1)若是增值稅有留抵稅額是正常的,不用處理;

(2)若是多交稅了可向稅局提出申請,用來衝抵以後月份的稅金;

(3)若是少計提了稅金,則要補計提,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1)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

2)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這樣處理後,只調整了上年度未分配利潤,不會影響到本年利潤。

應交稅金的負數金額要怎麼調整?

在總賬裡應交稅費餘額是負數的登記處理方法:

每月進行賬務處理時,根據本月的營業收入計提相關的稅費,財務報表上應交稅費的金額即為應交稅金數,金額為正數。在實際工作中,由於財務情況各不相同,應交稅費餘額也可能出現負數的情況。下面,我們就負數的情況進行分析。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公司為一般納稅人,應交稅費主要核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未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通過這些科目的核算,可以看出:當本月的銷項稅額大於進項稅額時,本月應繳納增值稅且計提增值稅附徵稅。期末時,應交稅費科目則為正數;當本月的銷項稅額小於進項稅額時,尚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需留待下月再進行抵扣,本月不需繳納增值稅,同時也不需計提相應的增值稅附徵稅。期末時,應交稅費科目為負數。以上兩種情況說明,因一般納稅人的賬務處理情況較為繁瑣,賬務的自查並不能完全依賴應交稅費餘額的正負數,應根據公司實際的財務情況進行檢查。另外,如公司涉及進出口業務,增值稅的計算方式更為複雜,因而也會影響應交稅費的期末餘額。

小規模增值稅納稅人:公司為小規模納稅人,應交稅費主要核算未交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通過這些科目的核算,也可以看出:確定本月應交增值稅金額後,根據應交增值稅金額計提增值稅附徵稅。期末時,應交稅費科目為正數。如本月的應交稅費科目出現負數,則說明賬務處理不當,應進行調整。

應交稅費科目核算的內容範圍較廣,如能把握公司業務範疇的主幹,找出公司的主要稅種,那麼應交稅費的核算就能更精準。

這篇應交稅金的負數金額要怎麼調整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希望大家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