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 疫苗事件引爆朋友圈!家長狂翻孩子疫苗本

長生生物的疫苗問題,在今日引爆了朋友圈。

尤其是最近才爆出來的百日破疫苗,更是引發了家長們的強烈擔憂。很多人有疑問:在進行接種時,為什麼只有長生生物這一種選擇,能否有進口的?

在日本,有企業負責人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其造假、製造偽劣產品的企業代價非常高,比如一旦發現造假偽劣產品,企業負責人被罰沒得幾乎傾家蕩產,而且不準再進入這個行業,所以其國人們對自己國家生產的東西信任度很高。

記者丨朱萍

疫苗事件引爆朋友圈!家長狂翻孩子疫苗本

(資料圖:圖文無關)

復甦中的疫苗行業再遭重創!

長生生物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風波尚未平息,昨日,公司子公司長春長生又因 " 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 "(簡稱 " 百白破 ")檢驗不符合規定,遭到吉林省藥監局行政處罰。

蹊蹺的是,監管部門早於 2017 年 10 月對此立案調查,公司也稱目前百白破生產車間已停產,但這一重要信息卻未在此前公告及 2017 年年報中予以披露。距今已近 9 個月。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分析稱,這或許是因為此次狂犬病疫苗事件被媒體翻出來,發現其長期未公佈處罰結果而被催促所致。(據瞭解,在 2015 年年報中,其公司百白破批簽發量約 562 萬人份,位列公司在售的 6 種疫苗產品之首。而在 2016 年、2017 年公司年報中,則再未披露百白破的批簽發量。隨著行政處罰決定書曝光,長生生物重要產品百白破消失的疑團或層層揭開,上市公司恐難逃信披違規之嫌。)

長生生物公告稱,2018 年 7 月 18 日,長生生物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 " 長春長生 ")收到《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

在國家藥品專項抽驗中,長春長生生產的 " 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 "(批 號 :201605014-01),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檢驗結果【效價測定】 項不符合規定。

長春長生生產的上述藥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條第三款第六項 " 其他不符合藥品標準規定的 ;" 規定的情形,應按劣藥論處。長春產生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 " 禁止生產、銷售劣藥。" 的規定,並於 2017 年 10 月 27 日予以立案調查。

經查明,該批藥品生產數量共 253338 支 , 由吉林省藥品檢驗所抽樣 552 支 , 銷售到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52600 支 , 現庫存 186 支 , 銷售價格是 3.40 元 / 支,該批藥品的違法所得共 858840.00 元 , 貨值金額共 861349.20 元。

為此,對長春長生處罰是:

1、沒收庫存的 " 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 "(批號 :201605014-01)186 支。

2、沒收違法所得 858840.00 元。

3、處違法生產藥品貨值金額三倍罰款 2584047.60 元。罰沒款總計 3442887.60 元。

疫苗事件引爆朋友圈!家長狂翻孩子疫苗本

長生生物稱,此次處罰將會對公司 2018 年經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並表示對於此次事件的發生,感到十分的自責和愧疚,在此向廣大接種人群和投資者表示深深的歉意。目前,公司百白破生產車間已經停產 , 公司正積極研究百白破組分疫苗以及以此為基礎的多聯疫苗。

而因為狂犬病疫苗事件,長生生物在 7 月 18 日還修訂了上半年業績公告,稱由於公司對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細胞)全部實施召回 , 該項召回預計將減少公司 2018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 2 億元左右,淨利潤約 1.4 億元。

此前,長生生物 4 月 25 日披露了《2018 年第一季度報告》,其中預計公司 2018 年 1-6 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變動幅度為 30.00% 至 60.00%,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變動區間為 34,354 萬元至 42,282 萬元;現在調整為淨利潤為盈利 21,140 萬元– 31,711 萬元。

據瞭解,百白破聯合疫苗,是一種兒童疫苗,出問題更引發消費者和投資者關注。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百白破三聯疫苗是指百日咳 ( P ) 、白喉 ( D ) 、新生兒破傷風 ( T ) 三種疫苗的聯合制劑 ( 簡稱 DPT ) ,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製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按適量比例配製而成,用於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疾病。DPT 是國家免疫規劃程序中的疫苗之一 , 接種對象為 ( 3~24 ) 個月齡兒童 , 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率居所有疫苗之首。

疫苗出現質量問題,罰沒 344 萬元,也引發網友討論。很多網友認為 344 萬元的罰款是否太輕,會否鼓勵造假。

疫苗事件引爆朋友圈!家長狂翻孩子疫苗本

圖片來源 / 圖蟲

據南方 +,還有一個需要關注的重點:這一批不合格百白破疫苗並不是新近才發現問題的,而是在去年 11 月的抽檢中就發現了,只不過是在最近吉林省藥監局才實施了行政處罰。當時這一批次的疫苗已全部銷往山東,共計 252600 支,打入了 25 萬多名兒童的身體。

狂犬疫苗造假已致市值蒸發近百億元

疫苗事件引爆朋友圈!家長狂翻孩子疫苗本

圖片來源 / 圖蟲

長生生物近日被關注,主要還是狂犬疫苗造假問題。因為狂犬疫苗造假,食品藥品監管管理局收回了長春長生的《藥品 GMP 證書》,長春長生被要求停止狂犬疫苗的生產,公司也對狂犬疫苗啟動全面召回。

7 月 15 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通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長春長生開展飛行檢查,發現該企業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行為。

根據檢查結果,國家藥監局迅速責成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收回長春長生相關《藥品 GMP 證書》。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收回長春長生《藥品 GMP 證書》,同時長春長生已按要求停止狂犬疫苗的生產。

而後,長春長生對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細胞)全部實施召回。

事件發生後,長生生物股價已經連續 5 個一字板跌停,今日開盤後最新股價報 14.5 元,股價跌去 40.94%,市值蒸發了 97.89 億元,如今最新市值為 141 億元。

實際上,在狂犬疫苗造假事件出來後,多家持倉公募基金已提前下調長生生物估值,估值主要下調為 16.11 元和 14.5 元,對應 4 個跌停和 5 個跌停。

家長們狂翻孩子疫苗本

據南方 +,從廣東省疾控中心瞭解到,目前廣東地區可接種的 12 個品規的狂犬疫苗中,就有長春長生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 ( vero 細胞 ) 。不過,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長春長生生產的涉事批次(批號為 201605014-01)的百白破疫苗,廣東並未採購。

而該公司生產的涉事批次的狂犬病疫苗產品尚未出廠和上市銷售,全部產品已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廣東省沒有涉事批次疫苗,也沒有發現接種狂犬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但是大多數人心裡仍然不放心。疫苗不在涉事批次,並不能就完全保證質量沒有問題。在這些天的輿論發酵下,對長春長生的信任感在家長們心目中徹底 " 破產 " 了。

這兩天,許多家長們開始回家翻看自家孩子的疫苗本。他們發現孩子們接種的不少疫苗,生產廠家就是長生生物,而且不止一個種類,全品類都有,包括百白破、甲肝、水痘等疫苗種類。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所所長鄭慧貞表示,國內外的許多研究表明,接種 1 劑次的保護效果在 20%-90% 之間,平均水平在 70%,而接種 2 劑次的保護效果接近 100%。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兒童家長或監護人可以查看兒童預防接種證上的百白破疫苗接種記錄,與公佈的疫苗生產企業和批號進行對照,判斷是否接種了相應批號的不合格百白破疫苗。也可以諮詢接種單位,由接種單位協助查詢所接種百白破疫苗的批號,判斷是否接種了相應批號的不合格百白破疫苗。還可以撥打 12320 衛生熱線諮詢。

疫苗打還是不打?

長春長生等國內排位靠前的疫苗生產企業被曝出諸多問題,動搖的是人們對國產疫苗的信任。不過,是否就因此乾脆不打疫苗呢?

當然,不能因為某些公司某些批次疫苗出現問題,而 " 因噎廢食 ",這樣傷害的是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歷史上,在英國就曾發生過大範圍的 " 疫苗抵制 ",結果無一例外地導致疫情的爆發。

今年正好是我國實施免疫規劃政策 40 週年。國家衛健委相關司局負責人毛群安介紹,通過 40 年的努力,實施免疫規劃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2000 年,我國實現了消滅脊髓灰質炎的目標。2014 年,5 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降至 0.32%。2017 年,甲肝報告發病率由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前的 5.98/10 萬降至 1.37/10 萬,降幅為 77.1%。多種疫苗針對傳染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和食品一樣,疫苗也存在一定製備風險,在生產、運輸、儲存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 " 問題疫苗 "。

疫苗需要打,但是疫苗事件發生之後,如何打,怎麼打,變成了很多人憂愁、擔心的問題了。

破碎的信心怎麼拾起?

這幾天,公眾都沉浸在各種問號加感嘆號中。

近日,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連續處在各種被諮詢中,有上海朋友問此前打了長生生物百白破那個批次的是否有影響;還有一位朋友說,剛花了 1000 多元錢打了長生生物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不知道是否有效,後續幾針該如何繼續,或那些不合格的疫苗是否真的被控制,沒有打到自己的身上?在進行接種時,為什麼只有長生生物這一種選擇,能否有進口的?

與此同時,長生生物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同為一人、如何上市、私有化、操盤者往事、狂犬疫苗造假案、乙肝疫苗致死風波等一系列相關的疫苗事件又被扒出來。這繼此前山東疫苗案爆發的時間並不久遠。

事情發酵至此,已然不是一家長生生物的事情了。疾控專家們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在朋友圈,很多朋友都曬出了詢問進口疫苗的情況,在一些社交網絡上,也有些人也在質疑接種疫苗的必要性了。

有朋友評論說,多年來,國產疫苗積攢的一點點信任正在被摧毀。在山東疫苗案後,多位專家就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國產疫苗的發展歷程並不容易,對於監管也是非常嚴格,批簽發都有一套正規的流程,包括後續對運輸過程中的嚴格監管。事實上,疫苗對於疾病的預防非常重要,如因為乙肝疫苗的接種,使得中國乙肝患者大為減少。

但是,問題還是又出來了。

有人做出了對比,與國外的藥企尤其是生產疫苗的企業做出了對比,他們相關此類的報道非常少,即便是報道出來了,也會看到隨之而來的重重的懲罰。

2018 年 1 月份,菲律賓衛生部部長杜凱提到:" 根據流行病學部門 1 月 10 日發佈的登革熱觀測報告寫道,有 17 個案例中,其中有 4 人是因登革熱休克而死。" 賽諾菲登革熱疫苗不得不退還未使用的疫苗貨款,並退還第四季度收取的 8700 萬歐元的費用。2 月 5 日菲律賓眾議院舉行了關於登革熱疫苗事件的第四次聽證會,期間有議員詢問菲衛生部官員,賽諾菲公司是否負有刑事責任。

而在日本,有企業負責人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其造假、製造偽劣產品的企業代價非常高,比如一旦發現造假偽劣產品,企業負責人被罰沒得幾乎傾家蕩產,而且不準再進入這個行業,所以其國人們對自己國家生產的東西信任度很高。

多位此前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指出,在質量監管方面就應該向日本等國家學習,應該對故意造假等行為給予重罰,並且入刑。有關注此次疫苗事件的人士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此前剛公佈的長生生物百白破處罰為例稱,344.28 萬元,這種涉及人命安全的處罰,相對銀行金融業處罰而言也是非常輕。

與藥物不同的是,因為疫苗是起著預防的作用,是否起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有的信任只能建立在疫苗本身合格上,所以這道關卡如何把握,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此次即將破碎的信心又將如何拾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