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網絡遊戲中,虛擬人物引誘玩家花錢提升裝備,造成玩家經濟損失,服務商的這種行為是否構成欺詐?

  • 案件介紹

某報社退休記者代理其子訴至法院,聲稱其子位於沙漠深處開採石油,閒暇之時開始下載某款遊戲遊玩,其子為了追求遊戲極致,進入遊戲排行第一,不斷投入金錢購買裝備,將準備結婚的8萬多元投入到遊戲娛樂之中,致使婚事告吹。

故其起訴服務商,要求退還遊戲費用,理由是該遊戲通過設置某虛擬最高等級機器人,吸引他人與之戰鬥,並不斷追加購買裝備,構成欺詐,雙方最後協商一致,退還部分遊戲費用,和解解決了本案。

  • 法 官 釋 法

根據相關規定,禁止在網絡遊戲中設置抽獎、博彩等活動。為吸引用戶,一般網遊中會設置免費抽取獎品的行為,贈與用戶一定數量的獎品,這實際上不屬於賭博行為。

而本案中由於雙方調解解決,對於是否真實設置了虛擬最高等級的玩家存在懸念,姑且認為確實存在,法律適用上有兩種觀念:

一種認為,如何設置人物屬於服務商的行為,法無禁止即可為,類似通關遊戲中,服務商設置任務、道具不屬於欺詐,作為成年人應當能夠意識到這類遊戲均屬於虛擬空間,所對應的人物、道具和情節均屬虛擬,其花費金錢購買服務,指向的主體均為遊戲服務商的在線服務活動,並非形成一定價值的實體物品。在遊戲娛樂過程中,玩家獲得的體驗即為支付費用的對價。

一種觀念認為,通過虛假的人物來提高遊戲的體驗,引誘玩家花費金錢購買近似道具物品,屬於欺詐。那麼網絡遊戲遊玩過程中,類似行為是否構成欺詐?

對於這個問題,應當從多個角度來看:首先是交易對象,玩家購買虛擬道具從服務商處購買,服務商是否誇大道具的功能效用?服務商通過虛擬的人物來展示裝備的功能效用,如為真實效用,並未誤導消費者,不應當認為構成欺詐,如購買的虛擬道具物品效用與展示不一致,則可能構成欺詐;

其次是交易物品的對價,成年人對於遊戲內人物道具的認知,應當符合一般理性人的原則,不可因為斥巨資購買的物品即為欺詐,價格便宜就符合市場行情。遊戲內的物品等級越高,越稀缺價格自然越高,不可因此而否認合同交易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再次,欺詐訂立的合同除特殊情況下無效外,屬於可撤銷、可變更的合同範疇,遊戲服務商設置虛擬人物的行為是否足以影響玩家做出虛假的意思表示,是構成欺詐的關鍵點,如果玩家購買的道具能夠達到虛假人物的同等效用,則該行為並未構成欺詐,也不足以認定玩家被誤導。撤銷或者變更合同將會導致交易處於不穩定狀態,損害到整體的交易秩序。

  • 相關閱讀

買網遊裝備陷入詐騙套路,30多個省市近千人被騙

玩網遊的不少市民喜歡在遊戲裡花錢買裝備,以此增強遊戲人物技能。然而,家住南川區的楊先生怎麼也沒有想到,為了買到價廉物美的裝備,自己陷入了不法份子的圈套中,前後被騙走8000餘元。10月31日,南川警方歷時一年,成功破獲該起電信詐騙案,涉案金額高達150多萬,受騙者遍佈重慶、四川、湖北、廣東等30多個省市。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指認作案現場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現場抓捕

去年11月,南川警方接到市民楊先生報警稱,自己在網上花了8000多元買遊戲裝備,可錢拿了,卻始終不見東西,懷疑是被人騙了。

原來,楊先生在玩網遊的時候,看見遊戲中有玩家發佈出售裝備的消息,這個裝備的價格,比官網裡的價格低很多,楊先生立刻聯繫了這個銷售遊戲裝備的QQ號碼,“對方給了我一個網站,裡面有各種熱門遊戲的裝備,都比官網裡價格低,我當時就花了50塊錢,買了其中一套裝備。”

可是,楊先生並沒有如願收到裝備,於是他再次聯繫銷售遊戲裝備的QQ,對方告訴他聯繫網站客服可以解決。

“當時客服給我解釋說,因為我是首次在他們平臺購買裝備,需要充值500塊錢開通發貨渠道,而這500塊錢在渠道開通後,是可以提現退回來或者用於以後再買裝備的。”楊先生沒有多想,就在平臺上充值了500塊錢。

很快,網站客服發了一個網址給楊先生,讓他填寫提現信息。楊先生按照要求,填寫了自己的姓名、銀行卡等相關信息後提交,客服又發來截圖說楊先生信息填寫錯誤,錢被凍結,需要存入3倍資金用於解凍。

楊先生仔細一看,自己的銀行卡賬號確實寫錯了一位數,於是楊先生又往平臺裡充值了1500元錢。就這樣一環一環,楊先生往平臺裡充值了8000餘元。

據辦案民警介紹,其實銷售裝備的QQ,網站平臺,客服人員都是同一夥人,網站上的遊戲裝備也都是假的,根本無法購買。他們分工合作,即便是被害人填寫了正確的信息,他們都可以通過後臺更改信息,讓其號碼錯誤,騙其無法提現。

通過掌握的網站信息,民警順藤摸瓜,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藏身地點在福建。經過長時間摸排走訪,最終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

至此,已經有近1000名受害人被騙,遍佈重慶、四川、湖北、湖南、廣東等30多個省市,涉案金額一共達158萬餘元。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惕這幾類網絡遊戲詐騙

提醒廣大玩家:不要以為騙子離你很遠,也不要認為自己防忽悠技術很高,更不要輕易向他人賬戶內匯款,一旦發覺對方可能是騙子,應馬上停止匯款。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網警說案」虛擬人物誘導網遊玩家購買裝備,這是欺詐嗎?

來源:海淀法院、重慶商報、南通公安、中國普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