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黎巴嫩真主黨為何能在黎巴嫩擁有自己武裝部隊?

RUUS


黎巴嫩真主黨擁有多少武裝力量,現在並沒有確切的數據。伊朗法爾斯社報道稱,職業軍人達到了21000人,加上後備力量,總人數不少於65000人。每年的軍費預算在10億美元左右。對比一下,敘利亞政府軍都只有20萬常規軍,真主黨的武裝力量已經相當強悍了。事實上,真主黨的武裝實力也遠在黎巴嫩政府軍之上。

真主黨初期是靠“小米加步槍”打游擊戰抵抗以色列的。後來得到了伊朗的資助後有了火箭彈,這些火箭彈的射程足以覆蓋到以色列北部領土。現在火箭彈的數量估計在6萬-15萬枚之間。經過敘利亞內戰,真主黨在敘利亞境內已經擁有坦克團了,真主黨武裝已經走向機械化和正規化。

(真主黨的裝甲車隊)


要了解真主黨為何能擁有自己的武裝,就要從真主黨的發家史說起。

1975年,黎巴嫩發生內戰,基督教馬龍派、遜尼派、什葉派、巴勒斯坦難民等都有屬於各自的武裝力量。

1982年,以色列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裝暗殺。以色列出動10萬多人的部隊,對藏身於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武裝發動了進攻。幾天之內就打到了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還順手摧毀了敘利亞軍隊部署在黎巴嫩貝卡谷地的空軍基地。這也就是第五次中東戰爭。

但敘利亞及其支持的什葉派民兵武裝阿邁勒運動不僅沒有對以色列發起反擊,反而對以色列避而遠之。阿邁勒運動中的一些人就分裂出來了,組建了真主黨,接受了伊朗的資助。

1985年,真主黨正式宣佈成立。總部設立在貝魯特南部郊區。在貝魯特以南到以色列邊境的南部地區開展抵抗以色列的游擊戰。

不得不說真主黨抵抗以色列的成果還是很豐碩的。我曾經參觀過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博物館。裡面除了陳列各種真主黨從以色列軍隊繳獲的武器,還有展示瞭如何通過地道戰打擊以色列軍隊。

(真主黨博物館陳列著繳獲的以色列武器)


1990年,黎巴嫩內戰結束。各武裝組織達成停火協議,並同意放下武器。但是真主黨以繼續抵抗以色列為由保留了武裝力量。事實上,其他黨派組織也都私下保留了武裝力量,只不過不像真主黨那樣拿到檯面上來說而已。

此後真主黨持續開展抵抗運動,到了2000年,還逼得以色列從黎巴嫩撤軍。支持真主黨的人越來越多。除了在軍事方面,真主黨還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福利體系,吸引更多的支持者。我聽黎巴嫩的記者說,黎巴嫩什葉派的人普遍生活得比其他派別的好。這與真主黨不無關係。到了21世紀初的時候,真主黨形成了嚴密的組織架構,手中握有的軍事裝備更加專業化,儼然成為了一個國中之國。

真主黨的強大影響力也逐漸體現在政治上。2009年之前的議會選舉中,沙特扶持的遜尼派政黨聯盟都獲得多數票。但是在2018年的議會選舉中,真主黨及其盟友一舉超越了遜尼派聯盟,支持真主黨的陣營成為議會中的簡單多數。這些盟友大多擁護真主黨保持武裝力量。所以解除真主黨武裝的事兒更加沒人提了。


(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


所以不管是從武裝實力,還是從政治勢力上來說,真主黨都無愧是黎巴嫩的霸主。誰拳頭硬,就聽誰的,這真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莫聞初


能有人提出這個問題,關注真主黨真不容易!木叔研究這個十幾年了,好朋友馬上去黎巴嫩真主黨接壤的聯合國維和部隊,等他去那邊時候木叔再多問有趣的細節,先從歷史和現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簡而言之,真主黨的問題就是伊朗的問題,兩個訴求:第一,伊朗試圖在黎巴嫩建立什葉派基地,擴大中東影響力;第二,針對以色列的打擊甚至侵略。

黎巴嫩地處地中海東部,北邊與敘利亞接壤,南邊是以色列。該國仿效西方實施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並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基督教、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分別在該國政治格局中三分天下取其一。因此該國成了各種政治勢力“合法”角逐的場所。在這種體制下,什葉派的真主黨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政治空間,並不斷髮展壯大。首都貝魯特甚至被稱為“小巴黎”,黎巴嫩的開放程度可見一斑。

首先,真主黨的起家,有很深的什葉派烙印。這個組織的前身是伊朗什葉派領導的“弱勢者運動”, 1960年從伊朗遷移到黎巴嫩南部後,開始救助那裡困苦的什葉派穆斯林。

由於擔心伊朗做大危害本國利益,以色列於是對黎巴嫩發動全面軍事入侵和佔領。時間是1982年。後來這個“弱勢者運動”在伊朗的支持下轉變為真主黨,使命是領導民眾對以色列佔領軍的抗爭,幫助南方什葉穆斯林渡過艱難的日子。在反抗以軍的過程中,真主黨撈取了大量的政治資本。

如今的真主黨活躍在黎巴嫩以什葉穆斯林聚居區的南部,但已經參與到黎巴嫩的政治當中。

黎巴嫩政府已經承認真主黨是一個合法的政黨,可以參加議會選舉。早在內戰結束之後的1992年第一次選舉中,就獲得了12個席位。在以後幾次選舉中,真主黨的支持率呈逐步上升趨勢。如今在國會的128個席位中﹐真主黨已經佔有數十個議員席位,並且在政府內閣中爭取到一些部長職位。不過,參政並不表明它贊成議會制,只是將其視為表達意見的場所。在議會中,真主黨以反對黨的面目出現。

其次,真主黨只被承認是黎巴嫩國內的自治組織,不具備外交權力。而真主黨追求的是建立“國中之國”,並不願意受到中央政府的管轄。所以私自保留武器不受轄制。反對以色列,就是藉口。

真主黨其實不僅能武,也善文。

黨內有許多分工機構,例如協助孤兒和烈士家屬的“沙希德社會”、幫助受傷戰士就業和養老的“賈爾哈協會”,以及真主黨自己的“瑪納爾”衛星電視臺。他們對民眾生活的關心並不亞於黎巴嫩政府。真主黨在南部創辦慈善事業、發展教育、進行醫療和文化宣傳。該黨的民兵組織還負責保護社會治安和保衛邊疆,抵禦以色列入侵。真主黨對社會的服務和貢獻贏得了人心。這成了真主黨立足國內,超越黎巴嫩的基本支撐。

從反抗者到反對黨過渡的過程中,從草莽走到講臺,以色列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真主黨的領導人曾說過一句名言:“如果有人用石塊打我,我絕不可能送其一支玫瑰。”只有堅持反以的目標,並對國內人民實行安撫政策,真主黨的壯大就不是黎巴嫩政府和國際社會所能束縛得了的。

第三,武裝起來的真主黨是“什葉派新月”重要一環

早在2005年初,當時的中東強人,約旦國王阿卜杜拉曾有一個著名的表述,將伊朗、敘利亞以及哈馬斯和真主黨未來可能建立的聯盟稱為“什葉派新月”。

這個比喻形象地表現了遜尼派阿拉伯國家的憂慮。而有了真主黨這樣的夥伴關係,伊朗和敘利亞一直不肯在強大的國際壓力面前低頭。

第四,武裝反抗以色列的真主黨的首領,是實現這個所謂“什葉派新月”的重要力量。

被對手稱之為“中東地區最危險也是最狡猾的政黨領導人”的納斯魯拉自從掌舵真主黨之後,該黨的聲勢一天比一天壯大。

對手說他狡猾和危險,是出於對他的無可奈何。而熟悉他的阿拉伯人則稱他為“鼓舞士氣的專家、天生的阿訇和心理戰天才”。不過納斯魯拉不僅善於心理戰,在戰略策劃上也不落人後。

他不止一次地說,沒有真主黨,就不會有今天的黎巴嫩。言下之意是要與黎巴嫩政府分一杯羹,甚至想與黎巴嫩政府比個高下。“我們真主黨從1982年起就一直是冒險家。我們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勝利、自由、解放、榮譽和尊嚴。”

這意味著真主黨根本瞧不起黎巴嫩中央政府,也說明該政府管不了真主黨的武裝。


木春山談天下


這個問題要從真主黨的發展歷史來看。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真主黨冠之以“黨”的頭銜,它首先是一個政黨,是一股政治勢力,這與世界上的其他伊斯蘭政黨甚至是一般政黨是一樣的,區別不大。其次是他最大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並且不受黎巴嫩中央政府控制,類似於軍閥。這是其他伊斯蘭政黨做不到的。第三,真主黨還是一個社會福利組織,這是比較容易被人們忽視的。 依據伊斯蘭教扶危濟貧的教義和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真主黨把社會福利活動作為工作的一大重點,使自身具有了社會福利組織的性質。實際上,真主黨把社會福利活動視為關係到自身生死存亡的戰略事業,予以高度重視。

1978年、1982年以色列曾兩度以消滅巴勒斯坦民族解放武裝為藉口,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區。以色列的人侵激起了黎巴嫩人民的反抗,並組織了各種形式的抵抗組織。真主黨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然而,真主黨的產生還同黎巴嫩國什葉派自20世紀6O年代以來興起的政治覺醒運動以及伊朗對真主黨的支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真主黨因為內戰而誕生,武力消滅以色列是其早期的奮鬥目標,而在黎巴嫩建立像伊朗一樣的伊斯蘭共和國是其最終目的,這與其什葉派背景分不開。顯然要實現這些目標,靠正常的議會競選道路是很難實現的,所以真主黨從建立開始就把武裝力量當作是自己的依靠,用武力爭取勢力和生存。事實證明,真主黨的選擇是明智的,對此各種衝突中,真主黨的名聲越打越響,力量越打越強,慢慢成為黎巴內甚至中東地區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再加上伊朗的支持,讓真主黨有了外部依靠這也是真主黨敢於與黎巴嫩中央政府對抗的原因之一。但要真正影響黎巴內政壇,光靠武力並不是長久之計,所以真主黨逐漸走上了合法化政黨的道路,也積極參加黎巴嫩國內的選舉,並且在老百姓當中頗具威望。

成為黎巴嫩合法政黨後,至今真主黨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武裝力量,這與現代國家體制看似相悖,但確有七其原因:第一,從真主黨發展歷史來看,它就是靠武裝力量起家,這是真主黨能夠生存下去的根本保障,幾十年來這樣的思想已經深入真主黨,所以它不會輕易放手;第二,真主黨雖然在黎巴嫩成為合法政黨,但其面臨諸多挑戰,也讓它不敢輕易繳械。一是來自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威脅。直接西方國家都把其看作是恐怖組織,欲除之而後快。二是以色列的威脅,真主黨已經是以色列的眼中釘,很難用和平手段解決雙方衝突。三是黎巴嫩政府的威脅。真主黨雖然已經加入黎巴嫩的政治進程,但其武裝力量的存在一直是政府的心頭大患,實際上政府不是不想除掉真主黨的武裝力量,而是暫時還做不到,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國家有獨立於中央政府的武裝力量一定會成為政府消滅的目標。所以在國內真主黨也必須自保。第三,真主黨的武裝力量雖然人數不多,但歷經各種戰爭的洗禮,戰鬥力不容小覷,這也是真主黨能夠生存的最大資本。而動盪不安的中東局勢讓黎巴嫩政府經常遭受以色列的打擊和敘利亞的打壓,而黎巴嫩政府又無力依靠自身力量反抗,所以默認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力量的存在也是為了牽制以色列和敘利亞。


詹思丁


黎巴嫩共和國是一個位於地中海東岸的小國,與敘利亞、以色列兩國接壤,其國土面積僅為1萬平方公里左右。由於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所以黎巴嫩在過去曾遭受以色列的入侵,結果產生出了真主黨(屬於“什葉派”穆斯林)這個特殊的組織。黎巴嫩真主黨以對抗以色列的入侵為主要任務,現在已經成為了黎巴嫩國內最大的政黨,佔有全國4分之一的席位。


真主黨最早是在1982年時為了抵制以色列的入侵而建立起來的,並得到了鄰國伊朗(最大的“什葉派”穆斯林國家)的支持。可是,在1990年黎巴嫩的內戰結束時,其他政黨均紛紛解除武裝,唯有真主黨堅持保留武裝至今。

在2008年黎巴嫩全國對話會議上,黎巴嫩政府強烈要求真主黨解除這支武裝力量,但遭到了回絕。黎巴嫩真主黨給出的理由是:由於以色列目前依然控制著黎巴嫩的部分領土,並且隨時可能威脅著黎巴嫩的國家安全。因此,真主黨保持一支武裝力量來提防以色列是完全合理的。這種觀點甚至還得到了黎巴嫩國內不少其他黨派人士的認同,所以黎巴嫩政府對此無可奈何。



為了回應真主黨,黎巴嫩政府強調說:“一個國家只有一個政府、一支軍隊,所以軍令、政令都必須統一”。不過,最讓黎巴嫩政府不能容忍的是,野心勃勃的真主黨還想從黎巴嫩國內劃出一個區域創立自己的“國中之國”。而且近年來,真主黨為了擴大影響力和抵制政府的干預,不斷在黎巴嫩各地發展教育事業、推廣醫療救護,並在貝卡谷地和黎巴嫩南部建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這讓黎巴嫩政府感到不安。


為此,黎巴嫩政府多年以來一直奔走於美、英等國之間,希望國際社會可以幫助黎巴嫩政府解除真主黨的武裝。但美英等國雖然打著“消滅恐怖主義”的旗號不斷警告真主黨,但實際上只是想借機插手黎巴嫩內政,並不是真心實意地想幫助黎巴嫩政府,所以真主黨的武裝問題至今都沒能得到解決。


世界人文通史


黎巴嫩真主黨的存在就是為了反擊猶太人入侵而存在的,1982年以色列10萬大軍入侵黎巴嫩,1985年該武裝組織正式成立。以色列當年瘋狂入侵黎巴嫩,想要擴大領土範圍,該武裝組織目前其實是黎巴嫩最大的軍事力量,主要接受來自伊朗的武裝支持。

黎巴嫩真主黨在黎巴嫩是個很特別的存在,該組織一方面是對抗來自以色列的侵略和威脅,另一方面在國內又是個社會福利組織。目前已經成為黎巴嫩的合法政黨,參加議會選舉,和黎巴嫩政府的關係極其微妙。

首先,真主黨是在黎巴嫩內憂外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1982年,以色列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裝暗殺,以色列出動10萬多人的部隊,對藏身於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武裝發動了進攻。戰爭導致60多萬黎巴嫩人流離失所,激起了黎巴嫩人民的強烈反抗,於是各種抵抗組織相繼產生,真主黨也在伊朗的支持下成立了自己的政治軍事組織,它也是目前黎巴嫩最大的政黨。

其次,在1990年黎巴嫩內戰結束時,真主黨以繼續抵抗以色列為由保留了武裝力量,並持續抵抗以色列的打擊。還在2000年逼退了以色列在黎巴嫩的軍事力量。至此,真主黨手中握有的軍事裝備越來越專業,支持真主黨的人也越來越多。

第三,除了在軍事方面,真主黨還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福利體系,吸引了更多的支持者。黨內有專門協助孤兒和烈士家屬的“沙希德社會”、幫助受傷戰士就業和養老的“賈爾哈協會”,以及真主黨自己的“瑪納爾”衛星電視臺。他們對民眾生活的關心並不亞於黎巴嫩政府。還在黎巴嫩南部發展教育、進行醫療和文化宣傳,該黨的民兵組織還負責保護社會治安和保衛邊疆。真主黨對社會的服務和貢獻深得人心,並且在老百姓當中頗具威望。

最後,動盪不安的中東局勢讓黎巴嫩政府經常遭受以色列的打擊,而黎巴嫩政府清楚自身實力不足,無法反抗。因此,為了牽制以色列,黎巴嫩政府已經默認了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力量的存在。


迷彩先生-軍事科普和時評,用專業易懂的語言解讀最新軍事資訊,期待能夠在評論區和大家積極討論,歡迎大家關注和訂閱。


迷彩先生


一個彈丸之地,竟然教派眾多,也是夠民主,夠多元化的了。

真主黨是黎巴嫩什葉派自己的政黨,為保護本教派利益和安全,成立了自己的民兵武裝。在多年廝殺中,不斷壯大。現已成為中東地區不可小覷的武裝力量。由於經常與以色列較勁,也頗受國際社會矚目。

在動盪地區,有槍就能保一方平安,請多保重,也請多自重。


新文化街男孩


黎巴嫩是一個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混雜的國家,每個宗教下又有不同教派,各派都有自己的武裝。黎巴嫩內戰結束後,各派在政府均有一定勢力,但自己的武裝也沒有放棄。就像我國軍閥割據時。

1982年的黎巴嫩正處於內憂外患,內戰進入第7個年頭,以色列大舉入侵黎巴嫩,佔領了黎巴嫩半壁河山,近60萬名什葉派難民湧入首都貝魯特南郊。這些難民沒有住房,沒有工作,也沒有人關心。他們渴望返回自己的家園。於是,在當時伊朗精神領袖霍梅尼的一手支持下,真主黨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南郊誕生了。它是穆斯林什葉派政黨,打出的旗號是開展武裝鬥爭,將以色列佔領軍趕出黎巴嫩南部,幫助難民早日返回家園。

以色列打擊黎巴嫩真主黨,是經過黎巴黎政府默許的。因為黎巴嫩真主黨武裝是黎政府的頭號大敵,它威脅黎巴嫩的政府。

但是,黎巴嫩真主黨武裝是屬於伊期蘭教什葉派的,而伊朗89%的國民都是什葉派穆斯林,可以說伊朗是世界什葉派穆斯林的中心。以色列打擊黎巴嫩真主黨就是打擊它的兄第姐妹。所以伊朗和以色列成為了死敵。

以色列是美國的盟友,當然對伊朗要進行恐嚇打擊,其根源仍然是黎巴嫩真主黨。


適情雅趣


這就是中東地區教團模式的常態,在中東長時間是教團統治教民,而哈里發這些時和這些教團的頭領打交道,而教團的內部哈里發是沒什麼權力過問的,這導致教團內出現武裝是很正常的!黎巴嫩本來就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治的,但是伊斯蘭教目前處於優勢地位,加上敘利亞和伊朗這倆活寶的干涉和援助導致黎巴嫩內部一直戰亂,真主黨就是他們的白手套,在黎巴嫩內部搗亂擴張勢力!

很多人以為中東也是世俗國家形態,擁有類似的中央政府,其實是誤解,世俗權力在逐漸的被這些教團勢力取代,在今後的幾十年,大量的世俗政權會處於危機狀態,美國能保它們一時,但是保不了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