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文化那點“破事”以及蘭溪和世界盃

文化那點“破事”以及蘭溪和世界盃

那天早上,政飛書記打電話來,聊起在古城復興、全域旅遊的背景下,想給蘭江街道每個村進行文化定位,南樓村作為著名設計大師吳志強院士的故里,村裡又有幾位搞建築的老總,應該用哪兩個字定位。當時我的想法是能否用“廣廈”,有設計、建築、安居三層涵義。過了幾天,他發來信息說,初定為“匠心”南樓,直讓我拍案叫絕。

那天早上,我們還聊到了新編蘭花女故事眾籌之後的事。要推進全域旅遊,每個鄉鎮街道甚至一些有資源優勢和經濟基礎的村,都應該抓緊把文化資源梳理、整編出來,一部微電影,二三個微視頻,三四本地方文史書籍,應該成為標配。蘭江街道作為蘭溪的首善之區,也許已經大體具備,畢矮的故事已經有人拍過,文史書籍光新出的就有《蘭江街道志》、《新編蘭花女故事》等,而一般性的微視頻拍起來很容易。我主要是有點私心,想“忽悠”政飛書記把《新編蘭花女故事》拍成微電影,順便可以把蘭花女故事IP轉讓的事也搭上順風車。順便再說個事,不知何故,蘭溪民間傳說中的名人故事,不知為何往往把先賢說得很不堪,在我有限的見聞中,就有說楓山先生的最大心願是擁有一把金鑾殿,說趙首輔是個大奸臣,把國家的錢挪用來修建棲真寺,自己從中大肆貪汙……梳理、整編實在有些必要。

文化那點“破事”以及蘭溪和世界盃

再回到古城復興、全域旅遊上來。看過陳偉老師的書,也有幸跟陳偉老師接觸過幾次,個人對陳偉老師是十分敬佩的。在我看來,蘭溪老城要麼不開發,如果要開發,那麼能碰上陳偉老師的團隊,是十分值得珍惜的一段緣分。蘭溪文史群裡一些地方性的專家,也很看好陳偉老師的團隊。當然,古城復興和全域旅遊是十分浩大的系統工程,從願景、規劃到實施、運營,過程中間充滿了不確定性。

文化那點“破事”以及蘭溪和世界盃

當下是世界盃時間,讓我們以足球術語來縱觀一下蘭溪歷史:在公元的第一個千年中,蘭溪在後半場“替補”登場,作為一個新秀,表現中規中矩。在浙江杯足球第二個千年聯賽中,蘭溪彷彿是意大利隊,不僅戰績十分驕人,而且顏值也是一直爆棚。只是不知為何在終場前被人家打了幾個反擊,最後比分上陷入了被動。第三個千年之始,竟然小組都沒有出線,讓無數美女粉絲黯然垂淚。但是,現在,英明神武、風度翩翩的冠軍教頭裡皮決定重新出山了,喜大普奔,我們最好的機會來了。文化那點“破事”以及蘭溪和世界盃

看了幾本城市復興方面的書,有個觀點是高度一致的:外地優質團隊的介入和統領確實十分重要,但是本地內生性的文化創意力量對於城市復興,也絕對不可或缺。蘭溪作為歷史上走在前列的縣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應該說,文化底蘊是相當不錯的。但是,現狀也有不容樂觀之處,流失的流失,老邁的老邁,生疏的生疏……如果不抓緊整合、操練、實戰,到時真正上場的機會來了,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恐怕還不太好找。

通過半年左右對文化產業相關著作的閱讀,我感覺文化產業核心當然是內容,而作為一個縣級市,在內容方面靠自身的力量很難有大的作為,核心內容的突破和提升有時還得藉助外力,在自身而言,關鍵是流量的爭奪和用戶的裂變。離開這一關鍵,奢談文化產業大發展,只能是隔靴搔癢,對牛彈琴。2016年是我國自媒體元年,到目前為止,就全國而言,自媒體發展已經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繁榮與混亂並存,創意與抄襲同在,很多自媒體人早早搶佔了制高點,玩得風生水起,名利雙收。就蘭溪而言,卻是“淺草才能沒馬蹄”,只有幾個先行者在微信公眾號上玩出了一些名堂。而與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企鵝號等到全國範圍爭取流量、吸引讀者相比,微信公眾號雖然影響力巨大,卻主要是在區域內朋友圈自娛自樂。

文化那點“破事”以及蘭溪和世界盃

要復興古城,吸引幾十、上百萬遊客到蘭溪來休閒旅遊,感覺必須有幾十、上百家有一定影響力的百家、頭條等自媒體,齊心協力來講好蘭溪故事,傳遞蘭溪聲音。奇妙之處在於,這樣操作不僅能宣傳蘭溪形象,而且不用什麼資金投入,如果運轉得法,甚至還能賺很多錢,成為一條致富路徑。但這些號都是需要長期“包養”的,否則到時人家門檻更高了,連號都不一定能夠註冊下來,註冊下來也不一定能夠通過審核,通過審核了也可能已經失去了做大做強的空間。

當然文化圈的事情本來就夠亂的,文化產業一裹挾進來,很有可能會亂上加亂。在養號的過程中,在推介的過程中,很可能會有很多波折。文化和文化產業圈今後很可能會成為國民宣洩壓抑的集體情緒的主要出口,成為吐槽的“聖地”。在這個問題上,最近我頗有些感慨,須得有些心理承受力,要像劉震雲教育女兒那樣,有份“不要臉”的勇氣才好。像我這樣,雖說一直崇尚不同意見間就事論事的激烈交鋒,可面對謾罵和對家人祖宗的問候,總歸還是會感到有些沒勁。

歷史上或者武俠小說中好像有個人物,平生最愛講話,最後人家把他舌頭割了,他還“嚕嚕”個不停。我覺得自己似乎也是如此。

文化那點“破事”以及蘭溪和世界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