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警惕中國式次貸危機發生?

警惕中國式次貸危機發生?

美國次級貸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已經過去十年,目前世界經濟蓬勃增長,亞洲地區外貿繁榮,中國人懷著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毅然決然地背上了數十萬、數百萬元的貸款購房置業。中國房地產市場迎來20年的上漲週期,房地產貸款業務迎來井噴,房價也水漲船高。人民群眾享受房價上漲帶來了資產的增值,金融機構躺著收利息,房地產開發商大興土木賺的盆滿缽滿……。但筆者嗅到一絲絲不同味道,感覺中國版本次貸危機一步步走過來。

第一:中國家庭債務標杆加速,增速已經超過了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的房貸增速的峰值。,目前消費貸款漸成潮流,買房、買車、買蘋果手機可以貸款,大額房貸也成為中國家庭債務的大頭。平均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甚至北京等一線城市一套房可以達到上千萬。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家庭的存量槓桿和購房者的邊際槓桿都在快速上升。中國家庭槓桿率上升的速度非常驚人。2006-2017年,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從11%上升至48.6%%,十年間增長3倍多。高速增長的槓桿,反應了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我們居民收入和購買力嚴重不成正比。有人在掏空自己所有積蓄,甚至上一輩人存款。

第二:經濟磚家鼓吹年青人、低收入者接盤,銀行等金融機構放寬對房貸限制。

警惕中國式次貸危機發生?

最近管清友、樊綱在不同場合不約而同的提到了買房的問題。樊綱稱如果六個錢包湊在一塊兒能夠幫著支付首付的話,建議還是買房好。管清友也認為示,現在買不起的時候你就多買兩套,如果你嫌貴幾十年以後你更買不起。還有工商銀行對個人房貸相關年齡做出了調整,將借款人的最高年齡從65歲延長到70歲,借款年齡與貸款期限之和不得超過75年,個人住房貸款的最高年限依然是30年。

第三:因各國收緊流動性,全球利率增高導致中國實際利率被動升高。這也許會刺破中國的資產泡沫。研究表明,中國家庭在金融機構的負債以消費性貸款為主,約佔居民負債的2/3,大約是經營性貸款的2倍。其中,在消費性貸款中,以住房貸款為主的中長期貸款佔八成左右,但從增量看,短期消費貸款增長速度較快,高於中長期貸款。考慮到有不少中國居民買房還會進行民間借貸,互聯網金融融資,或者向親戚朋友借貸,包括首付貸等,因此,只考慮銀行貸款可能會低估中國家庭的房貸壓力,低估中國家庭債務風險。其實金融監管體系內借貸與籠子外融資加起來的話,中國家庭負債率也許會更高。

中國家庭負債率雖有增長,但與歐美家庭負債率相比較還不算太高。但最擔心的是家庭負債率結構性風險。因為中國家庭高負債率主要是住房負債形成的。而目前中國住房整個負債率風險非常之高,或可能成為金融風險的相互導火索。房價下跌可能引爆家庭債務大幅度違約的金融風險,而家庭債務鏈條斷裂也可能引爆整個房地產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