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木賊是什麼?

ELEVEN2229


木賊,別名銼草、筆頭草、筆筒草、節骨草,來源於木賊科植物木賊Equisetum hiemale L.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採割,除去雜質,曬乾或陰乾。《本草逢源》:“木賊主目病風熱暴翳,取其發散肝膽風邪,久翳及血虛者非宜多服令人目腫。”

木賊性平,味甘苦,入肺肝經,具有疏風清熱,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風熱目赤,目生雲翳,迎風流淚,腸風下血,痔血,血痢,婦人月水不斷和脫肛等症。

臨床應用

1、用於風熱目赤,翳障多淚。常配蟬蛻、谷精草等疏風散熱,清熱明目之品同用。

2、用於便血、痔血。本品兼有止血功效,常與黃芩,地榆槐角等涼血止血藥同用。

用法用量: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

使用注意:氣血虛者慎服。

藥理作用

1、木賊所含的硅酸鹽和鞣質有收斂作用,從而對於接觸部位,有消炎,止血作用。

2、對心血管的作用:木賊醇提液能增加離體豚鼠心臟冠脈流量。0.2ml/kg(100%提取液)靜脈注射對垂體後葉素引起的T波升高和心率減慢有一定的對抗和緩衝作用。木賊醇提物10-15g/kg腹腔注射或20g/kg十二指腸給藥,對麻醉貓有持久的降壓作用。降壓強度和維持時間與劑量有一定的相關性。並能對抗組胺收縮血管作用,對切斷脊髓的貓仍有降壓作用,故認為其降壓部位的外周性的。對家兔離體血管有明顯擴張作用。

3、其它作用:阿魏酸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釋放的作用在動物實驗中有鎮靜、抗驚厥作用,其半數致死量(mg/kg),小鼠腹腔注射為946,大鼠灌胃為3000。毒性表現為共濟失調,肌肉強直及四肢發冷。

選方

①治目障昏蒙多淚:木賊草(去節)一兩,為末,和羊肝搗為丸,早晚各食後服二錢,白湯下。(《方脈正宗》)

②治目昏多淚:木賊(去節),蒼朮(泔浸)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茶凋下,或蜜丸亦可。(《聖惠方》)

③治風寒溼邪,欲發汗者:木賊草(去節)一兩,生薑、蔥白各五錢。水煎熱飲,即汗。(《聖惠方》)


(本答案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倫俊傑提供)

歡迎關注“逸仙藥師”,內有關於各種疾病合理用藥的文章!


逸仙藥師


木賊和烏賊可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物種,我們常說的木賊其實是指木賊科植物,在有的鄉下地區田間地頭、河邊溪邊偶爾還能見到。

木賊有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別稱,千峰草、銼草、筆頭草、筆筒草、接骨草、馬人參等。是一種多年生常綠草本,多數高30~100釐米。根狀莖粗短,黑褐色,橫生地下,節上生黑褐色的根。喜生於山坡林下陰溼處,易生河岸溼地、溪邊,或雜草地。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華北、內蒙古和長江流域各省。頭上尖尖的是木賊的孢子囊穗,是它的繁殖器官,多呈卵狀,一般長1.0~1.5釐米,直徑0.5~0.7釐米。

在遠古時期木賊植物就已經盛行,並在一時稱霸植物界,現今也有〖植物活化石〗的稱號。別看現在木賊好像跟雜草似的,在地質歷史時期,木賊目是節蕨植物門中最大的一類。最早在泥盆世出現,石炭紀、二疊紀極度繁盛,多數為高大的喬木,溫帶區則以草本為主。中生代除早期外,主要是草本類型,在白堊紀開始衰退,個體逐漸變小。到現在僅存一屬即木賊。

木賊科植物的藥用價值極大,木賊的全草皆可入藥。木賊味甘、苦,性平。在中醫上歸肺、肝經,可以起到疏散風熱、明目退翳及止血的功效。木賊通常夏季開始採收,除去其中雜質,曬乾或陰乾貯藏。

經過億萬年的演化,木賊植物為了在險峻的生存環境中存活下來不斷縮小個體,適應環境。留下了其中進化較為先進的一屬,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為我們對遠古時代的植物研究找到了依據。


科普團


1.節骨草、無心草、筆頭草、筆管草等,均以形態得名。


2.為木賊科植物木賊全草。夏、秋木賊是一味中藥,李時珍曾經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此草有節,面糙澀。治木骨者,用之磋擦則光淨,猶雲木之賊也”。

3.採收,割取地上部分,按粗細紮成小捆,陰乾或曬乾。


4.多年生草本,高50釐米以上。根莖短,黑色,匍匐,節上長出密集成輪生的黑褐色根。莖叢生,堅硬,直立不分枝,圓筒形,直徑4~8毫米,有關節狀節,節間中空,莖表面有20~30條縱肋稜,每稜有兩列小疣狀突起。葉退化成鱗片狀,基部合生成筒狀的鞘,鞘長6~10毫米,基部有1暗褐色的圈,上部淡灰色,先端有多數棕褐色細齒狀裂片,裂片披針狀錐形,先端長,銳尖,背部中央有1淺溝,裂片早落,僅在莖先端及幼莖上者不脫落。孢子囊穗生於莖頂,長圓形,長1~1.5釐米,先端具暗褐色的小尖頭,由許多輪狀排列的六角形盾狀孢子葉構成,沿孢子葉的邊緣生敖個胞子囊,孢子囊大形。孢子多數,同型,圓球形,有2條絲狀彈絲,十字形著生,卷繞在孢子小,遇水即彈開,以便繁殖。孢子囊穗6~8月間抽出。


5.生於山坡林下陰溼處、河岸溼地、溪邊,喜陰溼的環境,有時也生於雜草地。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安徽、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主產東北及陝西、湖北等地。

6.木賊具有疏風散熱,解肌退熱功能,臨床可治療尖銳溼疣、牛皮癬疾病。


7.毒性為全株有毒。馬、騾中毒後主要出現中樞神經中毒症狀,以運動機能障礙為主,有站立不穩,步態蹣跚、後軀搖擺、眼瞼下垂、肌肉強直、全身或局部肌肉顫動、陣發性痙攣,呼吸困難、全身出汗,最後陷於虛脫和窒息狀態。


七彩生物界


木賊又叫筆筒草、銼草,它的全草可入藥,中醫認為,它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明目退翳的作用,可治療目生雲翳、目赤發熱、喉痛、腸風下血等症,那木賊長什麼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