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你知道韓國當年也有計劃生育嗎?

文在寅總統上臺後宣稱要“應動用所有政策手段,全力解決低生育率問題,否則將對韓國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實際上韓國已經動用了你所有的可能想到的手段,包括李明博總統時期投資的3.7萬韓元擴大無償保育政策,發佈促進生育的五年計劃,然而並沒有什麼用,那麼當年的韓國政府到底怎麼想的,怎麼想去搞計劃生育然後又自打臉的呢?

你知道韓國當年也有計劃生育嗎?

自從並朝鮮戰爭結束後,和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一樣,由於戰後復員軍人較多,加上衛生和醫療的改善,尤其是抗生素的普及,導致韓國人的死亡率急劇下降,而復員軍人導致戰後嬰兒潮的出現----這點和美國並沒有什麼不同。

戰後韓國缺乏勞動力,由於韓國政府既禁止國內公司生產避孕產品,又阻止從國外進口避孕產品,導致韓國根本沒有有效的避孕辦法,嬰兒潮+死亡下降+缺乏避孕措施,韓國生育率一路飆高,在60年代,韓國人口增長達到驚人的2.92%,而實際上整個60年代GDP增長率並不高,僅為2.6%,由此,韓國開始啟動計劃生育政策,即:家庭計劃生育,爭取把人口降下來。

韓國的計劃生育並沒有中國的計劃生育如此的激進和強制,韓國計劃生育整體來說是溫和的,以經濟為手段,以法律為導向促進韓國人降低生育率,例如免費的節育,政府的宣導,免費的避孕產品,人工流產合法化等等,從節育手段上來說,中韓差不多的,不管是避孕套的發放還是對女性放環。

韓國的計劃生育工作可以說做的“非常不錯”,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時代的悲哀,無論是韓國農村還是韓國城市,普遍都接受了計劃生育的概念,僅以1963年為例,接受放環的婦女比1962年暴增了20倍,而到了1967年又比1963年暴增了9倍,截止到韓國真正取消計劃生育政策的時候,已婚婦女的避孕率已經高達78%。

而人工流產則是反向性推廣,從大城市一路推廣到農村,這又與中國很相似,北上廣深當年滿大街的“人工流產”廣告我們已經屢見不鮮,二線城市例如武漢,南京之類的,恐怕也不鮮見,由於政府的鼓勵,韓國各大醫院紛紛降低了流產的費用,以至於即便是在韓國農村的婦女也能輕鬆承受得起。

政府為了宣導計劃生育,在韓國大規模宣傳計劃生育的好處,而且宣導的口吻和中國幾乎驚人的相似,包括恐嚇性語言,鼓勵性語言,政府製作了“6個孩子的家庭會滿街乞討”“一個好女兒頂10個兒子”“只生一個,好好養育”之類的海報,日曆,以及滿天飛的少生優生的宣傳卡片,政府派出了專門進行計劃生育的宣傳隊,文化部做了大量的電視片,教育部對在校學生進行計劃生育的介紹和宣傳,農村建立起家生育母親俱樂部,搞定期聚會,可以說整個韓國全方位,多層次,涉及到所有的政府機構,學校,軍隊都在進行計劃生育的宣傳。

到70年代末,韓國政府進一步在福利問題上加強計劃生育,包括2個家庭內的收入免稅,優先得到住房貸款,生育少的低收入者可以優先得到貸款,給予結紮的進行補助,但凡有點記憶的中國人大概還記得當年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國在財政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對獨生子女進行補貼,比如說獨生子女費之類的東西,並且對於超生者高額的罰款。

在政府的宣導以及福利措施雙管齊下,60年代,婦女整體生育率從6降低到1.57,在整個國家的生育慾望下降的情況下,韓國的生育率再也沒有突破1.57,整體在1.57以下運轉,而即便是在1996年取消了計劃生育政策,並且在2005年實行了鼓勵生育政策,韓國生育率依然沒有起色。

導致韓國生育率上不來的原因很多,除了人們的觀念改變以外,整個韓國的經濟和文化的變化,是導致韓國促進生育率越促進越失敗的原因之一,由於韓國急劇的城市化進程,韓國目前人口越來越多的湧進了城市,家庭規模變小,傳統的大家族生活方式解體,韓國夫妻不再圍繞著家族生活,而是圍繞著夫妻進行生活,而城市的服務體系非常完善,再加上城市房價日益升高,導致韓國夫婦沒有慾望,沒有能力生育。

對於傳統中國人來說,為什麼非要生兒子?生兒防老的概念根深蒂固,而韓國進入八九十年代後開始確定了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制度,並且在1998年開始制定《國民生活基本保障法》,普及全民的公共養老金政策,目前整個韓國基本普及了國民社會保障體系,社保為韓國人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養老降低了對未來老齡化的擔心,醫保化解了未來不確定的疾病分享,工傷保險減少了意外風險,整個社保體系代替了家庭的保障功能,降低了對孩子價值的預期,傳統的“生兒養老”的觀念被瓦解。

而所謂的“質量比數量要好”,即所謂的“優生優育”目前基本近乎諷刺。實際上韓國人對子女投入非常的大,在2009年的韓國銀行報告裡面,80%的韓國小孩接受輔導班,韓國家庭平均每個月在課外教育投入高達31萬韓元,相當於1800多人民幣,佔整個家庭教育支出的一大半。那些“廉價的”“普及大眾”式的輔導班幾乎要絕跡,這其實和中國非常相似,孩子越養越貴,一個負面新聞爆棚的幼兒園居然可以上市,那些廉價的幼兒園幾乎無人入住,互相攀比的風氣越來越濃,從懷孕,到生產,到養育,家庭竭盡所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生育條件,最好的食物,最好的教育,在這種情況下,誰又能養多個孩子呢?

韓國這個國家在經濟方面是很了不起的,沒有像智利那種大型銅礦,也沒有新加坡那種上天賦予的優良港口,從朝鮮戰爭以後,依靠著自己的努力,創造出驚人的經濟奇蹟,並且能安全的度過97亞洲金融風暴,使得整個國家的價值鏈又上升一個檔次,在商業上屢次擊敗日本企業,在面板,半導體,生物醫藥方面頗有建樹,可是這麼一個國家,無力對抗節節敗退的生育問題,這給予中國到底怎麼樣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