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農村學校取消農忙假合適嗎?

  農村學校,過去每到夏秋兩季農忙時,都要分別放麥假和秋假,讓學生回鄉參加勞動。夏季拾麥穗,秋季掰玉米、種麥子;並且撐布袋裝糧食,或者在家看曬場、學著幫忙做飯。這樣,一來減輕些家中勞力負擔,二來培養了勞動觀念。因農忙佔用了課時,學校便把暑假放得短一些,照樣完成教學任務。但近幾年,卻有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門,勒令農村學校取消了農忙假,與市裡學校保持一致,只准放較漫長的暑假和寒假,其理由是為了工作上統一管理方便,並認為現在農忙大部分是機械化作業,已無學生可乾的活計。

事實真的如此嗎?

教育行政部門為方便工作管理而取消農忙假,乍聽不無道理。但若從教育學生全面成長的角度看,從教育的長遠意義看,則不免有失偏頗。眾所周知,我國的中小學基礎教育現狀,仍存在不少缺陷。尤其是農村學校,教學設施不全,教師隊伍缺編,特別是小學音體美教師奇缺。在廣大農村小學,幾乎都是一人包班上課,上音體美課真是學生難以實現的奢望。就是勞動課,也是課程表上的擺設,虛有其名。課本是有的,即使上,老師也是照本宣科念一下,然後讓學生去背會應考內容,根本談不上勞動操作。應試教育體制下,非考試科目一律靠邊站,讓學生背勞動課本還算是好樣的。如今學校又取消了農忙假,現在的學生可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考試書”!

再一個,農業實行機械化作業,照樣還有需要手工作業的活幹。夏季割麥,聯合收割機過後,田裡仍有失落的麥穗,尤其是地頭,一落就是一片,需要人用手一穗一穗撿起來。秋季更忙,大部分農村的玉米,並不能用上聯合收割機,仍要靠人工一穗一穗地掰下來,也要一袋一袋裝起來,運回家後還要一穗一穗地撕去苞皮。收秋之後,還要趕種麥子——犁地、打畦、播種,其中也有許多用得著學生的地方。這怎麼能說沒有學生可乾的活了呢?

十年前,央視等媒體就時有報道,有些城市的學校為了彌補勞動課的不足,派學生到農村去體驗生活,時間至少一週,與農村學生同吃、同住、同上學、星期天同勞動的。可農村倒好,卻向城市學校看齊,不但是勞動課上不勞動,反而把農忙假取消,延長了農閒時的暑假。誰不知道,農忙時節最需要人手呢?如今夏秋農忙季節,田野裡大部分是留守婦女在勞作,在外打工的男人,能回來的也想方設法不遠百里、千里趕回來幫忙,但我們農村的學生卻還穩坐教室讀書。幫不上家裡忙不說,還要面朝黃土背朝天終日勞累的家長為他們趕著做飯,生怕誤了上課!當學生在學校搖頭晃腦地念書時,難以想象他們,去如何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取消農忙假,教育行政部門有為工作一說,可我們倒要問:為應試耶,為素質耶?我們的教育,是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人才,至少應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有些城市學校尚且知道利用農村特點彌補其教育的不足,而農村學校卻把特有的教育資源拋棄了。

綜上所述,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取消農村學校的農忙假,除了有利於方便工作統一管理,說穿了也就是為方便統一組織考試和檢查外,對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為此,我們強烈呼籲,讓農村學校恢復每年夏秋兩季的農忙假吧!我們不是也不應該在培養新生貴族,因為我們要教育培養的,是新世紀的勞動者、建設者!

附:一首打油詩,表達了農民對此的看法和心境:

收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咱孩子,

只會死讀書。

農忙不來幫家忙,

農閒放假玩邪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