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依託大數據管好“小稅種” 上海打造車船稅聯網共治新模式

依託大數據管好“小稅種” 上海打造車船稅聯網共治新模式

近年來,隨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滬上機動車保有量呈快速增長趨勢。據統計,2017年,上海市地稅局共對518萬餘輛機動車徵收車船稅23.6億元,這一“小稅種”已逐漸成為稅收管理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由於機動車涉及千家萬戶,數量龐大,流動性強,履行代收代繳義務的保險機構網點眾多,管理難度很大,該局探索多部門協同治理新模式,打造大數據聯網管理平臺,取得了顯著成效。

數據大集成

上海市地稅局與保險監管、公安等多部門共管共治,聯合建設了上海市機動車車險信息平臺,各部門之間可做到明細採集、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實現了對全市車船稅的源頭管控。

多部門數據集成大大提高了車船稅代收代繳的便捷性和準確性。該信息平臺能夠獲取車輛應納稅額等數據,每一位機動車車主在購買交強險時可以明確納稅義務,及時準確繳納稅款。稅務機關也能通過該信息平臺實時監控收繳車船稅的信息,確保徵管信息真實可靠。

有了車船稅大數據,稅務機關迅速精準落實稅收政策“如虎添翼”。每當國家關於節約能源、新能源車輛的車船稅減免稅政策發佈後,上海市地稅局都第一時間會同相關部門,在該信息平臺相應修改有關程序,確保政策及時落地。符合減免稅條件的車輛車主投保時,保險機構的業務員只需輸入車牌號碼或新車車型信息,該信息平臺就會自動搜索、比對,實時顯示減免稅信息。

據統計,近5年來,全市已有76萬餘輛次的節約能源和新能源車通過該信息平臺享受車船稅減免稅政策,納稅人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風險實時控

所謂“見稅出單”,是指在該信息平臺上,車主只有足額繳納了車船稅,保險機構才能為其開出保單。從保險機構出單申請、銀行入賬記錄獲取、數據比對校驗通過,直至發放保單,全程都由該信息平臺實時交互信息,保證稅款足額繳納。在此工作模式下,全市已實現車船稅零欠繳。

據瞭解,目前在滬行駛的非滬牌車輛約有148萬輛,已佔全部機動車保有量的近三成。針對此類車輛容易產生的信息採集錯誤、計稅依據不準確的風險,自2018年起,上海市地稅局在該信息平臺開發啟用了新的校驗程序。

在新程序下,凡是非滬牌照車輛車主提供的完稅憑證所顯示稅務機關省份與車輛登記地不一致的,即被認定為未按規定納稅。系統將要求車主在購買交強險時一併繳納車船稅,同時提醒車主原在其他省份繳納的車船稅可在當地辦理退稅,堵塞了稅收徵管漏洞。

監管更有力

上海市地稅局藉助日漸成熟的該信息平臺,通過掃描管控盲區、鎖定疑點信息和數據反向驗證等信息手段,切實提高了監管的精準度和工作效率,也使原本繁重的檢查工作變得更高效、更精準。

2017年,上海市地稅局依託該信息平臺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順利開展了車船稅代收代繳執行情況專項檢查。在全市35家保險機構近兩年內代收代繳車船稅的海量信息中,通過設置“非滬號牌車輛”“新購置機動車”和“投保人名稱與證件號碼類型不一致”等風險點,篩選抽取了17.3萬條車輛信息,精準鎖定疑點。在此基礎上,該局又經過案頭分析、問題歸類、實地抽查和約談檢查,指導有關保險機構進行整改,進一步規範車船稅代收代繳工作。

上海市地稅局財產行為稅處處長嚴慶表示,車船稅代收代繳聯網管理模式運用至今已有10個年頭,功能日臻完善,累計徵收機動車車船稅146.7億元,納稅車輛達3142萬輛次。這一模式有效解決了車船稅徵收面廣、數據難集中等問題,既讓納稅人投保、繳稅可“一站式”辦結,有助於保險機構依法履行代收代繳義務,又有利於加強稅源管理,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已日益成為稅務機關“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載體和有效依託。

來源:市地方稅務局聲明: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

責任編輯:茂陵 報錯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

上海市安全防範技術協會主要職責:

• 開展國內外學術、技術、貿易交流合作;

• 做好會員及相關單位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

• 開展行業調查研究;

• 制定行業發展規劃;

• 做好行業資訊服務;

• 推進行業標準化工作和行業市場建設;

• 推動名牌產品戰略;

• 加強行業信息化、智慧化、人工智能、大數據、智慧雲建設;

http://www.ssata.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