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微信訂閱號改版之後,微信公眾號的流量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正好碰上iPhone手機軟件更新,幾次打開Apple Store都沒檢測到微信更新,後來先更新了一下iOS系統,終於更新到微信6.7版本了,體驗了幾天,來說說我的看法。



1、信息流瀏覽模式

這是目前自媒體通用做法,今日頭條、百家號、一點資訊、大魚號、知乎、豆瓣都是如此,原本以為微信會繼續堅持以自媒體創作者為主體,沒想到最終還是繳械投降,以文章展示為導向。


不過微信訂閱號的信息流只推薦星標用戶(也就是關注),排列順序也是以發佈時間為準,按這個規則來看,對那些殭屍賬號有利,也就是我們已經訂閱,但又不怎麼去看的訂閱號。

因為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不再直接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體,而是直接進去信息流滑動預覽模式。這就給小號一些流量機會。所以,同志們抓住機會,生產出好的內容。

2、信息單元更重要了

信息流是在文章大海里選個體,所以信息單元要比以前更重要了,因為讀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標題+圖文,對比更強烈了。我看這段時間,標題黨和美女圖片黨會更加猖獗了,這叫一眼定成敗。

另外一個就是信息單元的文章數目,以前一般四條內容較常見,但是升級改版後,將會以兩條內容為主,因為一個信息單元,最多顯示兩條內容,如果三篇及以上,則會被摺疊。


所以,從內容生產者角度,要吸引流量兩篇最佳,一主一副搭配。而對於廣告投放者來說,別再相信那些拿三條、四條就忽悠你幾萬廣告費的大號了,要不然這錢就白交了。

3、推送時間更關鍵了

以前推送時間固定就可以了,但是現在改版後就不一樣了,就算公眾號粉絲再多,時間沒把握好,同樣會淹沒在茫茫文章大海之中。

當然,推送的時間正好是用戶瀏覽的時間最佳,通常來說中午午飯後,晚上下班後,這兩個時間段較為重要。


就像我所說的,目前更新版本的並不多,拾書君周圍的朋友幾乎很少更新了,但一般更新的都直言體驗不好,其實人就是這樣,習慣了一種閱讀方式,更改後肯定會有不適應,但時間久了,也就一樣了。

因此,這次升級對普通用戶來說,沒多大關係,但定位的變化,對企業甚至自媒體號是一個挑戰。


拾書小記


微信公眾號最近改版確實很頻繁,其中的原因多少還是受到了同行的競爭壓力的影響,不得不做出一些變化。

首先,查公眾號推送的內容不必進入訂閱號,而是改變了原先打開訂閱號——點進某個公眾號——看內容的順序,變為直接打開訂閱號消息——進入訂閱號推送的內容,使得內容閱讀的路徑變短,整體流量可以得到增加。

其次,標題和封面變得更加醒目,標題改在封面上方展示,二者分開,進一步突出了二者的展示效果。而且摘要被移除,只有轉發好友或者微信群才能被看到,其作用已經可有可無了。封面的尺寸也改變了,寬度變窄,約為5:2,封面的作用被大大加強,對於吸引流量顯得更加重要了,所以在封面設計上還要重新下一番功夫。

第三,所訂閱的公眾號內容展示條數也有所改變,第三條及以下內容被摺疊,顯示為餘下N篇,需要進一步點擊才能顯示。用戶點擊的慾望也會減少,這也導致第三條以後的信息流量大幅下降。

第四,置頂訂閱號變為標星,當你曾經置頂的號推送後,在標題前面會顯示星號,如果想要重新查看置頂的訂閱號,則需要點擊右上角的摺疊菜單進行查看。同時增加了“多少好友讀過”,好友閱讀量高的文章也會吸引更多好友來閱讀。

微信的不斷改版,本質上是對訂閱號流量的一次重新洗牌,所以大量之前被忽略的公眾號會重新進入我們的眼球,分走大號的流量。所以短期內,小號閱讀量增加,大號閱讀量降低。

不過從長遠看,優質訂閱號的內容流向朋友圈和社群,整個微信環境得到淨化,用戶對於訂閱號的黏度也會相應增加,加上有多少好友讀過的顯示也可以增加微信公眾號的活躍度。

所以,針對微信訂閱號的改版,訂閱號內容作者也好好適應一下,如何使自己的訂閱號內容更加便捷的呈現在讀者面前,提高閱讀量與傳播量,則是當下需要思考的問題,如標題與封面圖案等都需要仔細斟酌篩選。


王長勝


目前的情況來看,微信訂閱號改版之後,在形式上有這麼幾個重大變化:

1、訂閱號默認首頁改為“訂閱號消息”,也就是大家說的信息流頁面,而將原來的“訂閱號”頁面隱藏在右上角灰色按鈕。2、“訂閱號消息”暫時仍然按時間順序排列,但打破了原來以公眾號為主體的邏輯,改為以消息內容為主體。3、公眾號主頁“取消關注”非常明顯,具有強烈的誘導性。

的確,“訂閱號消息”這種信息流的設計削弱了公眾號主體的權重,不分公眾號大小,大家每次推送在信息流獲得曝光的機會基本相同。有人認為這是在削富濟貧,把大號的流量分配給了小號,這種說法有待商榷。但不得不承認,改版讓原來關注較少的公眾號從中獲得了一定的流量曝光,增加了閱讀可能,相對來說獲益更多一些。

之所以我認為訂閱號改版是削富濟貧有待商榷,是由於:改版後並沒有取消原來的訂閱號頁面,只是將摺疊隱藏在“訂閱號消息”的右上角灰色按鈕而已;訂閱號的置頂功能仍然保留,只是換了星標的不同說法,進入訂閱號頁面後找到重點關注公眾號還是和原來一樣便捷;“訂閱號消息”信息流中大號的推送同樣也能獲得曝光,從中獲得一定的流量。

在剛開始,讀者不太瞭解或習慣從“訂閱號消息”灰色按鈕中調起訂閱號頁面時,大號們的推送容易被信息流所淹沒,其閱讀量確實有可能受到影響而下降。但當讀者慢慢習慣多操作一步、從訂閱號頁面查看自己重要關注的訂閱號時,大號們的打開率就會逐漸回升到原來的水平。即:訂閱號改版,短期內大號受影響閱讀下降,但長期而言基本不變甚至有小量增長。

準確地說,訂閱號改版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類似於資訊首頁的“訂閱號消息”頁面,用戶打開訂閱號後都必須先瀏覽“訂閱號消息”再跳轉,相當於創造了一個微信內部流量增量的機會。因此,我認為微信此舉的出發點主要還是:想為那些平時不容易被讀者重點關注的小號創造新的曝光機會,從而增加整體打開率,提高活躍度。當然,也不排除微信方另有私心,為了今後賣信息流廣告打下基礎。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次微信訂閱號改版對於公眾號運營方來說,更大的問題不是信息流而是取關標識過於明顯帶來的麻煩。公眾號的取消關注從原來的右上角和左劃取消,變成了更直接的頁面提示,這就使得用戶取關的操作路徑更加方便,推送文章之後被取關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以我本人而言,每次文章推送原來取關的人數只有三四個,而改版後的第一次推送取關人數達到11人。而這種情況並非個例,私下也聽一些機構賬號反映改版後掉粉情況比較嚴重。

總之,公眾號信息流改版不會像某些人預言的那樣是自殺行為,其影響只是短期的;倒是公眾號主頁那個“取消關注”的影響更巨大,微信方面應該儘快優化處理。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