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帕金森能治好嗎?

姽嫿布木布泰


帕金森病的前世今生


二十多年前,在第26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有一個至今令人難忘的場景。曾在拳臺所向披靡的拳王穆罕默德·阿里用顫抖的雙手點燃了奧運火炬。

拳王阿里被譽為最偉大的拳擊手之一,他18歲時便獲得了奧運冠軍,隨後連續十次蟬聯拳王稱號,1981年退役之後42歲的他被診斷患有帕金森綜合徵。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身患此病的阿里,顫巍巍地舉起奧運主火炬,以這種方式重回奧運賽場,再次贏得了人們的掌聲。


帕金森究竟是什麼,竟有這麼大的威力,將拳王擊倒?


帕金森綜合症最早發現於200年前,1817年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首先描述了這種渾身顫動的疾病。1997年,人們開始把他的生日4月11日定為帕金森病日。

什麼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
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主要症狀表現為患者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身體失去了柔軟性而變得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原發帕金森病的病因一般認為主要與年齡增長、遺傳和環境等綜合因素有關。

大多數人認識的帕金森病,是肢體的抖動、行動緩慢、肢體僵硬感等,醫生稱之為“運動症狀”,這也是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就醫的原因。實際上,在這些症狀出現之前很長時間,帕金森病就有許多蛛絲馬跡,包括頑固性便秘、嗅覺減退、抑鬱焦慮、睡眠障礙等。






治療帕金森病用藥原則應該以達到有效改善症狀、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為目標。

提倡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不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狀,而且可能會達到延緩疾病進展的效果。

苯海索


主要適用於有震顫的患者,無震顫的患者一般不用,尤其老年患者慎用,狹角型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金剛烷胺


對少動、強直、震顫均有改善作用,對伴異動症患者可能有幫助。腎功能不全、癲癇、嚴重胃潰瘍、肝病患者慎用,哺乳期婦女禁用。

左旋多巴


對震顫、強直和運動遲緩均有較好療效。餐前1小時或餐後1個半小時服用。活動性消化道潰瘍者慎用,狹角型青光眼、精神病患者禁用。注意不能突然停藥。

司來吉蘭


單用治療早期帕金森病或與左旋多巴及外周脫羧酶抑制劑合用。應早、中午服用,不宜在傍晚或晚上服用以免引起失眠。



對於早期藥物治療效果顯著但隨著時間的延長治療效果明顯減退,並且出現運動障礙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對肢體震顫和肌強直有較好的療效,但對姿勢步態異常、平衡障礙沒有明顯療效。手術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症狀,而不能根治疾病,手術之後仍然需要藥物治療,但是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減少藥物劑量。

如何有效延緩帕金森病的發展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的疾病,病情進展個體差異很大,帕金森疾病本身並不致命,引起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肺炎、骨折等併發症。


早期輕症患者的肢體功能受損程度較輕,提倡患者自己打理生活,並根據自己的體能、身體狀況、社會職能等因素,積極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和適度的鍛鍊。做家務、散步、養花、織毛衣、寫毛筆字、歌詠等活動不僅有助於預防關節攣縮和關節僵硬,還可以舒緩患者的緊張和焦慮情緒,避免社會價值感和存在感過早的缺失。其次,康復與運動療法對帕金森病症狀的改善乃至對延緩病程的進展有一定的幫助,有助於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運動功能。如健身操、太極拳、慢跑等運動;進行語言障礙訓練、步態訓練、姿勢平衡訓練等。



帕金森病患者多存在抑鬱等心理障礙,抑鬱可以發生在帕金森病運動症狀出現前和出現之後,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同時也會影響抗帕金森病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因此,對帕金森病的治療不僅需要關注改善患者的運動症狀,而且要重視改善患者的抑鬱等心理障礙,予以有效的心理疏導,必要時進行抗抑鬱藥物治療,從而達到更滿意的治療效果。



如何照料帕金森患者


對帕金森病患者除了專業性的藥物治療以外,科學的護理對維持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患者本人和家屬都應調整心態,儘可能充分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理解和陪伴是醫治帕金森病患者精神和心理障礙的最好良藥。

帕金森病前期,運動障礙不顯著,病人往往僅有輕微手顫,動作緩慢不明顯,不會摔倒,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要家人陪伴。但有些病人會有嗅覺障礙,睡眠障礙,往往會有夢魘現象,這些都是帕金森病不典型症狀。

隨著病情進展,帕金森病人出現逐漸加重的運動障礙,動作緩慢,轉身障礙,易向前跌倒等,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陪伴。此外,在此階段,病人逐漸調整用藥種類和藥量,往往會增加心理負擔,而自行停藥和減量,造成治療障礙。家屬在這階段幫助病人要配合醫生治療,督促其按時服藥。



在帕金森病後期,患者可能出現認知障礙,家屬要及時觀察,必要時需服用相關藥物改善認知障礙。這個階段服藥種類多,家屬要幫助病人正確服藥。這階段的病人往往神志清醒,精神壓力大,更需要家屬的安慰和支持。





以上由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藥學部 趙瑛 提供答案!

感謝審稿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藥學部 黃璞


PSM藥盾公益


帕金森病是由於基底節區多巴胺能神經元減少所致,隨著多巴胺水平的下降,患者會出現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行動遲緩等症狀。早期,患者通過服用藥物可控制症狀,但隨著疾病進展,藥物的作用逐漸下降,維持時間縮短,尤其到疾病的中晚期,藥物療效下降,副作用逐漸顯現,患者會出現不受控制的不自主動作,以及失眠、便秘等情況。醫學發展到今天,雖然我們目前還沒發現能夠治癒帕金森病的方法,但是我們已經擁有了不少對抗帕金森病的武器。


針對帕金森病患者,目前最好的手術治療辦法是腦深部電刺激術(DBS),又稱腦起搏器治療手術。該技術是利用腦立體定向手術在腦內特定神經核團(如丘腦底核,蒼白球內側核等)植入電極,通過高頻電刺激可抑制異常電活動的神經元,將運動控制環路或紊亂的神經遞質恢復到相對正常的功能狀態,從而達到減輕患者運動障礙症狀、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DBS治療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震顫、強直、運動遲緩和異動症狀,減少用藥劑量,減輕藥物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DBS作為一種成熟的治療方式,目前已在美國、歐洲、日本、中國等全世界範圍內批准應用於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療。我國目前應用DBS治療的帕金森病患者居世界前列。

帕金森病手術後是否一勞永逸,手術後還需要吃藥嗎?

腦起博器手術不是根治性手術,並非一勞永逸,手術主要目的是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解決一些藥物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劑末現象、異動症等。腦起搏器治療是帕金森病患者在藥物“蜜月期”過後重要的治療手段;其中選擇丘腦底核進行手術的患者,術後可以減少口服藥物,一般減少到服藥前的四分之一的劑量左右。


兒科醫生鮑秀蘭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是由掌管大腦運動功能的下降所導致的各種症狀,一般以運動遲緩、手顫抖、肌肉僵硬等運動症狀為主,其次還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症狀。

帕金森病的症狀

帕金森可以治癒嗎

現狀還沒有確切的,可以完全治癒帕金森病的辦法。在帕金森病的發病的機制中有很多不明之處。但近年來,家族性帕金森病的調查研究還在不斷進展,同時孤立性帕金森病也在一直在努力查明原因。帕金森病真正意義上的“治好”,可能離我們也不遠了


帕金森病是由運動遲緩,肢體震顫等症狀開始的,隨著症狀的惡化,身體保持平衡會變得非常困難。後期為了防止摔倒,助行器和輪椅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運動障礙中,與多巴胺這種神經遞質的分泌不足有關,主要原因是大量異常的蛋白質在大腦內積蓄,導致了黑質的變性和死亡。隨著治療方法的進步,現在帕金森病也被成為是“壽命不短”的疾病了,但是帕金森病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謎。

帕金森病能預防嗎

據說大腦的紋狀體部分的分泌多巴胺的減少達到80%左右時,就會出現帕金森的症狀。但是多巴胺在大腦正常衰老的情況下也會減少。綠茶中的“多酚”和咖啡中的“咖啡因”有預防帕金森病的作用;另外,吸菸的人患帕金森病的概率較低,但專家表示:不提倡通過抽樣預防帕金森!


才財有道


帕金森病的治療手段目前主要是藥物和手術。但不管是藥物還是手術目前所能做的只是改善患者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而不能治癒,甚至連延緩帕金森病的發展都還不能夠。


雖然帕金森病不能夠治癒,但是經過精心的藥物調整以及進一步的手術治療,帕金森病患者可以獲得有長達數十年有較好生活質量的改善。

藥物治療就不在這說了,主要介紹一下帕金森病的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在以前以損毀手術為主,雖然效果明確,但相對來說,風險更不可控,而且不可逆,併發症相對多。

現在的手術主要是腦深部電刺激術,也叫腦起搏器置入術,稱為DBS手術,它是通過把電極置入腦內的相關核團,給予一定頻率和波幅的電刺激來到達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症狀的。

在以前,這個裝置只有進口,而現在,我們國內自主研發的腦起搏裝置已成熟地廣泛應用在了包括帕金森病在內的各種肌張力障礙患者,並正在進一步拓展它的應用範圍。

就在剛剛結束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天壇醫院張建國教授團隊和清華大學李路明教授團隊等合作的“腦起搏器關鍵技術、系統與臨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神外DuangDuang


帕金森是一種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和人們身體損傷非常嚴重的神經病,一旦得了帕金森病以後,在一生中,經常不斷的吃藥,而對帕金森病,只能作為控制,而無法治癒,而且治療費用和藥物價格都非常高昂,因為帕金森是一種慢性病,再加上帕金森是一種不斷進展的疾病,此病現在是無法治癒的,此病能使人的生活質量的下降,目前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隻能作為對病情的控制,在用藥控制的情況下,還會產生一些併發症,使人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有的病史長的病人,因為對藥物的反應差,最後使病人的症狀無法控制,造成病人全身僵硬,生活和行動不能自理,有的病人長期臥床不起,這種病對人們的身體和生命有很大的摧殘,現在的科學家雖然進行了長期的醫學研究,但是暫時效果還是不理想,有些病人在很無奈的情況下進行了高昂的醫療費的手術治療,雖然有些效果,但是必須還繼續的服藥,做輔助治療,一旦得了帕金森,對自己的家人和家庭經濟狀況都帶來了很大的危害,造成了嚴重的家庭經濟困難!一旦得了這種病,給自己的家人都帶來了麻煩,因為這種病的藥物治療價格很高,所以造成自己家庭的經濟困難。





幸福的源泉599


1、帕金森:帕金森病的治療效果還是可以的,前提是確實是帕金森病,不是帕金森綜合徵,而且診斷正確的話。

2、對帕金森病來說,早期時對左旋多巴的治療效果是很好的,而且通過調整藥物劑量和種類可以使效果維持很多年。除口服藥之外,還可以做康復治療,效果也可以,前提是你找到了會做帕金森康復的醫生。除口服藥和康復之外,還有一種腦深部電刺激,如果病例選擇合適,效果也許很好的。以上的幾種治療方法,一般可以維持生活自理達10年以上,當然因患者具體狀況的不同,疾病預後也是很有差異的。

3、除上面的所有措施之外,即使在患者完全臥床之後,如果能得到恰當的護理和康復措施,防止急性併發症(如肺炎)的出現,也是可以生存若干年的。我的一個帕金森病患者,從發病到去世經歷了18年的時間,去世時82歲高齡。

4、對於帕金森綜合徵,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另當別論。


獻給父母的老人書


你好, 帕金森病屬於運動障礙疾病,是由於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紋狀體多巴胺含量顯著降低,造成乙酰膽鹼系統功能相對亢進。主要臨床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帕金森是不能治癒的,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它是一種呈緩慢進展病程發展,晚期可能會出現強直以及合併有肺炎,營養不良等合併症!帕金森病可以通過用藥,可以控制疾病的發展,控制症狀的波動,目前並沒有什麼特效的方法可以根治。目前西藥治療僅以緩解症狀為主,外科手術以腦深部高頻電刺激為主 ,手術後仍需要長期口服藥物,不良反應較大,療效不夠理想。近年來中醫藥作為一種突破性的療法,在帕金森病臨床治療上取得了一定進展。

帕金森病人平時在日常飲食要注意脂肪的攝入量,否則影響藥效的吸收。這對疾病的治療是沒有幫助的,還有就是平時要少吃肥肉以及一些脂肪含量高的肉類。

希望對你有幫助。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功能神經科主任吳景文教授表示:


帕金森不能被完全治癒,但是能夠有效治療。我們醫院可能在治療這個疾病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和特色。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專門有一個專家團隊來開展這個疾病的治療,

首先在病人的診斷上,有一個很好的多學科的團隊,有內科的外科的一個團隊去確認疾病。第二,在藥物的治療上,我們有一個綜合的調藥的小組,可以給患者進行調整。那麼在手術上呢我們其實也是個多學科的團隊,既有影像科麻醉科,還有功能神經科的醫學專家們共同合作來把這個靶點制定出來,然後進行手術。所以實際上帕金森病的這個治療,是一個多學科的一個團隊的一個協作的過程,它不是一個單一的學科能夠完成。

首先就是定位比較準確,因為有最先進的世界的一個定位儀器,在理論上的誤差是不超過一個毫米。我們想把我們的射頻電極或者是我們的刺激電極放在什麼位置,那是一定能夠實現。第二就是我們所有的設備都是進口設備,精度非常高。

第三就是療效不錯。凡是經過我們選擇的患者的手術療效是應該是不錯,高達95%以上,甚至更多的患者都會有一定的療效。


海上名醫


第一:首先明確帕金森病是一個由於大腦系統多巴胺分泌細胞退化、凋亡引起腦內多巴胺分泌不足而產生的一系列神經系統症狀。重點在於退化、凋亡,所以它是不可逆轉的,也就是說,帕金森病是不可逆轉的神經系統疾病,不可能靠藥物、手術使這個疾病逆轉。

第二:內科治療。最基本的、常用的就是多巴胺補充藥物,最早有左旋多巴,現在常用的是美多芭也就是多巴絲肼,還有一個長效多巴補充劑叫息寧,好像目前國內很難買到。其他藥物的有受體激動劑、單胺轉換酶抑制劑、脫羧酶抑制劑,這些都需要在內科醫生指導下使用,而且要根據症狀加減藥物。

第三:外科治療。最早是立體定向腦內靶點毀損術,這個手術副作用大,目前面臨淘汰。目前推薦的外科療法是腦內電極植入術,屬於神經調控療法,但是對手術醫生、醫院要求較高,一般醫院開展不了,目前開展此類手術的都是區域或者國內知名神經外科專科。電極植入能夠明顯減少藥物用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但它也不是能夠逆轉疾病的發展,需要調控醫生根據病情調整刺激參數。

第四:康復療法。也是最容易忽視的方法,尤其出現肢體僵硬,關節僵硬的情況下,康復療法是能緩解病情改善生活質量不可少的一環,經過指導後在家中就可以進行康復療法。

這就是目前主流療法,至於什麼幹細胞移植、顱外磁療等等都是療效不確切,或者沒有臨床實驗指導的療法。希望對帕金森患者有所幫助。


秋天不回來88


帕金森病是神經系統的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受目前人類科技水平所限,現階段帕金森病的所有治療手段只能改善疾病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的進展,也無法完全治癒帕金森病。但有效的治療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緩病情的進展。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在有效的治療下,進展是緩慢的,預期壽命與普通人群無顯著差異。

帕金森病的治療是一種綜合治療,而且需要終生堅持。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一種有效補充。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及良好的護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狀。以前曾有觀點認為,帕金森病患者應在症狀影響工作和生活後再開始治療,但目前的大量研究證實,帕金森病一旦確診,就應該馬上開始治療。

藥物治療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治療手段,主要的藥物包括以下幾類。

複方左旋多巴製劑

複方左旋多巴製劑(多巴絲肼、卡左雙多巴)仍是目前最有效的藥物,對震顫、肢體僵硬、運動遲緩均有效,尤其適合年齡較大和已經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當然,年輕的患者早期小劑量使用複方左旋多巴目前也認為是相對安全的,既能顯著改善運動症狀,也不會明顯增加副作用。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服用複方左旋多巴後有效,但是因為個體差異,可能有人服用多巴絲肼效果好,有人服用卡左雙多巴效果好,前者更常見。此類藥物特別強調服藥時間,應該儘量規律化。大部分患者在開始服用左旋多巴時都有較明顯的療效,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藥效持續的時間和療效都會減退(劑末現象),或者出現肢體不自主的活動(異動症),或者出現肢體突然僵住動不了,一會兒又突然能動了(開-關現象)。這些都是帕金森病常見的運動併發症,跟病情本身的進展、個體特點和使用複方左旋多巴治療有一定的關係。研究證實,大劑量服用複方左旋多巴,尤其是每日服用超過2片美多芭的患者,更容易出現運動併發症。所以醫生會盡量控制患者的複方左旋多巴藥量,同時合用一些其他藥物來彌補治療效果的不足。但為了維持一定的生活質量,醫生在認為必要時,也會適當地逐步增加複方左旋多巴的劑量,患者也沒必要過於恐慌。複方左旋多巴的常見副作用是噁心、直立性低血壓、運動障礙及幻覺。

多巴胺受體激動劑

多巴胺受體激動劑(鹽酸普拉克索、鹽酸吡貝地爾、鹽酸羅匹尼羅)療效僅次於複方左旋多巴,對震顫、肢體僵硬、運動遲緩均有效,起效不如複方左旋多巴快,但是持續時間往往較長,而且發生運動併發症的概率明顯低於左旋多巴,因此也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帕金森病非常重要的藥物,是複方左旋多巴重要的補充。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尤其適合發病年齡較小的患者,可以單獨使用起始治療,也可以跟小劑量複方左旋多巴聯合使用起始治療,還經常用於已經服用複方左旋多巴患者的添加治療。鹽酸普拉克索除了能改善運動症狀,對抑鬱也有一定療效。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的常見副作用是噁心、直立性低血壓、幻覺、水腫、衝動控制障礙和嗜睡。餐後服用可以減少噁心的發生。

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

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鹽酸司來吉蘭、甲磺酸雷沙吉蘭)療效較複方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均稍弱,常用來治療早期的運動症狀和步態障礙。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複方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等合用來增強療效、改善症狀波動(劑末現象和開-關現象),並且還有一定的神經保護作用,對延緩病情進展有益。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的常見副作用是興奮、頭暈、頭痛、消化不良、便秘以及左旋多巴副反應加重。

兒茶酚胺氧位甲基轉移酶抑制劑

兒茶酚胺氧位甲基轉移酶抑制劑(恩他卡朋)能夠減少左旋多巴的降解,從而達到增強左旋多巴療效和作用時間的效果。此藥必須與複方左旋多巴類藥物合用才能起效,單獨使用是無效的。恩他卡朋的常見副作用是噁心、異動症和尿色變深。

抗膽鹼能藥物和金剛烷胺

抗膽鹼能藥物(鹽酸苯海索)和金剛烷胺是以前常用於帕金森病治療的藥物,前者對震顫有效,後者對震顫、僵直和步態障礙有效,金剛烷胺還用於減輕異動症。因為療效一般,且副作用相對較多,目前此類藥基本作為二線用藥使用。

帕金森病除了震顫、肢體僵硬和運動遲緩等運動症狀以外,還有一些非運動症狀,如噁心、便秘、抑鬱、幻覺、睡眠行為障礙(睡眠中喊叫、肢體掙扎、墜床等)、認知功能減退、體位性低血壓等。這些非運動症狀也會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到病程的中晚期甚至可能超過運動症狀帶來的影響。因此非運動症狀的治療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噁心可以使用多潘立酮治療。便秘可以通過多飲水、粗纖維飲食、適度活動來改善,或者可以用乳果糖、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治療。抑鬱可使用普拉克索、舍曲林、艾司西酞普蘭等治療。幻覺可使用氯氮平、喹硫平等治療。睡眠行為障礙可使用氯硝西泮和褪黑素治療。認知功能減退可使用多奈哌齊、卡巴拉丁等治療。體位性低血壓可使用米多君、屈西多巴等治療。此外中藥對便秘、體位性低血壓、失眠等亦有一定療效。

總之,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患者自始至終貫穿全程的治療手段,應該嚴格遵從醫囑,定時定量堅持服用,不能私自調整藥物,病情有變化及時跟醫生溝通,爭取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一種重要補充。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腦深部電刺激(DBS),另一種是局部核團損毀術。DBS對大部分患者的運動症狀療效比較確定,微創、可逆,目前臨床使用較多,但是價格昂貴。當患者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藥物效果出現減退,經過反覆調整也不能達到理想效果時,DBS手術治療可以作為一種選擇。我們通常建議病程達到4~5年的患者再考慮手術,不宜過早。當然,手術的時間也不要太晚。有的患者認為手術要到藥物完全無效的時候再做,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當藥物幾乎無效時,往往預示手術的時機也錯過了,即使手術效果也不好。有明顯認知功能障礙或者精神症狀的患者不宜手術。手術可以改善運動症狀,但不能根治疾病,術後仍需要藥物治療,但大部分患者可減少劑量。

目前大量研究證實,物理康復和運動治療對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狀和延緩病情的進展有一定幫助。患者可以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藉助相關專業器材進行步態障礙訓練、姿勢平衡訓練、語言障礙訓練等。條件允許時,也可以在通過太極拳、健身操、慢跑等運動進行鍛鍊。這些對改善患者的運動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延長藥物的有效期都有一定幫助。

幹細胞移植和基因治療在帕金森病治療方面雖然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目前還處於研究階段,療效不確定,還有很多風險和問題有待解決。目前國際和國內的主流指南都不推薦將其作為常規治療手段。

心理疏導

有研究證實,近一半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抑鬱等心理障礙,抑鬱既可能發生在運動症狀出現之後,也可能發生在運動症狀出現之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影響抗帕金森病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因此,要重視改善患者的抑鬱等心理障礙,予以有效的心理疏導聯合抗抑鬱藥物治療,從而達到更滿意的治療效果。

護理和照料

帕金森病的病程是緩慢進展的,目前的所有治療均不能完全阻止病情進展,因此當病情進展到晚期,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顯下降,此時護理和照料就變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對臥床患者來說,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要給患者提供方便、安全的生活環境,有效防止跌倒、誤吸、褥瘡等情況的發生。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