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981年兩角硬幣能值多少錢?

殘疾父子


81年二角硬幣屬第三套人民幣之長城系列輔助幣,發行於1981年4月,發行數量524萬枚。規格23×1.5毫米,重量4.18克,是我國曆史上發行的,唯一一套二角硬幣。





特徵:正面圖案齒輪和稻穗及年份,“貳角”漢字都是不一樣的寫法,別具一格。背面國徽和國名,邊齒為間斷性絲齒,色澤金黃,含銅百分之七十,含鋅百分之三十。




整個版面設計精巧、圖案寓意深刻,材質精良,是由進口黃銅製造,製造工業精湛,而且還是限量發行,是二角硬幣發行史上的絕版,其歷史紀念價值非同凡響。


我大約統計了下,包括其它年份的二角長城輔助硬幣,全部加起來只不過一千多萬枚,與無論哪套人民幣紙幣的發行量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以致造假者都看中了它的升值潛力,筆者認為長城輔助硬幣二角乃至所有普通長城系列幣,都是被低估的品種,升值只是時間問題。現在普通流通幣市場價格大概在60元左右/枚。




總結:這個問題就說到這裡吧,如果大家覺得有點借鑑價值,就請關注、點贊、轉發,謝謝!


逆水舟話收藏


1981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那年咱們中國造的所有錢幣都很值錢,就拿1981年的1分硬幣來說,目前價格已達到2000-5000元一枚,一角紙幣當年發行量也不小,價格不是很高,50-200元。


駒迷駕到888


.


臥龍4890


這枚幣這個品質頂多80到100


小林說錢


1981年貳角硬幣屬於人民幣第二套流通硬幣—長城流通硬幣。長城流通硬幣自1980年發行到1986年,總共發行了7年,其中1980年、1981年、1983年、1985年(85年貳角未公開發行,只在央行裝幀套冊裡有)公開發行並投放市場,而1982年、1984年、1986年未公開發行,只由央行造幣廠少量鑄造並裝幀套冊,主要為贈送外賓和對內溢價銷售。


所以,長城流通硬幣實際上等於只面對大眾公開發行了不到四年(1985年的貳角未公開發行投放市場),其餘三年多點(多出個1985年貳角硬幣)都是裝幀套冊溢價銷售的。雖然1980年、1981年、1983年、1985年也有套冊,但是總體發行量來說還是偏大。所以,實際上在錢幣收藏市場,不考慮樣幣、精製幣、評級幣,以及各種錯鑄幣的前提下,人民幣四套流通硬幣裡,價值和價格最高,也是最稀有的就是1986年瀋陽造幣廠的套冊了,僅未公開發行了660套。

1981年貳角普制流通硬幣共發行了524萬枚左右,另有2.34萬套81年精製套幣。在長城流通硬幣裡發行量算是不大不小,在長城貳角流通硬幣裡發行量基本最多了,要知道1983年貳角長城流通硬幣才發下了55萬枚左右。

目前在錢幣收藏市場,1981年普制長城貳角流通硬幣全新未流通品相散幣大概在200元左右一枚,其中錢幣商人賣價和回收價格是兩個極端,差別較大。一枚全品相1981年普質貳角長城流通硬幣錢幣商人賣價可能在三四百元甚至五六百元,而回收價應該在150元左右一枚。另外1981年精製貳角長城流通硬幣散幣市場價格在千元左右一枚。



至於我們普通人以前家裡留下的流通使用過的流通品相,那麼根據具體品相在錢幣收藏市場價格相應會更低一些。有些自己覺得還蠻新的硬幣到錢幣商人嘴裡自然就是品相沒法看了,商人麼,就是為了賺錢的,最低的價格回收,最高的價格賣出,要的效果是利益最大化。就跟古裝電視裡那些黑當鋪一樣,一件新買的袍子送去就成了蟲吃鼠咬掉毛的破袍子一件了,再賣出去的時候就是才買了一天,一次還沒穿過的油光水滑的新袍子了。我是醉夢殘秋,喜歡錢幣郵票收藏,有同樣愛好錢幣郵票收藏的朋友請順手點個關注,謝謝了!!!



醉夢殘秋


81年2角屬於長城幣的一員。長城幣分別有1角,2角,5角,和1元。除了一元是銀白色,圖案是長城,其他三枚都是黃銅色,金黃色,尤其惹人愛,正面圖案為麥穗,製作精美,在收藏錢幣界很受歡迎。

發行年份樓上已經說的很準確,我就不再贅述了。不過近年來2角行情見長,美品早已經超過200,直逼300。相比1角,5角,1元的長城幣,2角是最受歡迎的,錢幣收藏也有逢二必火的說法。所以選擇美品2角作為藏品,絕對是明智的選擇。也可以集成一套,裝入盒子,如樓上圖,也非常具有觀賞性和升值性,但是因為盒子是密封的,不能把玩錢幣,也是小小的缺憾。


行者無疆4475


你好。81年貳角硬幣是長城幣中的一員。長城流通幣包括: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面值。長城幣從1980年到1986年共發行了7年。

但是對社會公開發行只有四年,也就是1980年、1981年、1983年、1985年,其它年份的長城流通硬幣發行量不大,均在海外流通。而貳角硬幣對社會公開發行僅三年:1980年、1981年、1983年。

這三個年份中80和81年的流通幣普品在130左右吧。83年偏高,在300左右。(一品一價,僅做參考,不做交易)硬幣收藏適合整套收藏,量少為王,存世量多少決定了價值的高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