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雨季一到,皖南的這幾個古鎮就美成了詩

雨,是皖南的一道符號

六月雨季已至

經歷了大雨滂沱的夜晚

自然也會有煙雨細潤的時刻

安徽的這幾座古村鎮

簡直美成了詩

不信就一起來看看

雨季一到,皖南的這幾個古鎮就美成了詩

池州市石臺縣【白石嶺】

雨季一到,皖南的這幾個古鎮就美成了詩

攝影:李長平

白石嶺,安徽石臺縣大演鄉的一個自然村落,建立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村莊掩映在層林盡染之中,村內小橋流水,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生命力旺盛的古樹,閒散安逸的村民,村外則是連綿的青山,與國家級保護區牯牛降一脈相連,有觀之不盡的奇峰異景,是皖南旅遊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夏日煙雨來臨,遠山低沉,雲環霧繞,美景就在眼前。

合肥市肥西縣【三河古鎮】

雨季一到,皖南的這幾個古鎮就美成了詩

三河鎮有2500多年的歷史,依託水鄉古鎮,形成了古街、古巷、古橋、古城牆、古廟宇、古戲臺、古民居、古茶樓等“八古”獨特景觀,是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歷史上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家雲集之地。夏季來這裡體驗下古鎮的煙雨綿綿、小橋流水,別有一番韻味。

宣城寧國市【胡樂鎮】

雨季一到,皖南的這幾個古鎮就美成了詩

位於寧國市西南部的胡樂鎮,是徽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因明初始建巡檢司,又得名胡樂司。雨後,明清徽派建築、古橋、兩岸青山與河水相互呼應,映襯出一幅幅水墨畫,這景象恍若時光倒轉,夢迴千年。

宣城市旌德縣【江村】

雨季一到,皖南的這幾個古鎮就美成了詩

江村始建於隋末唐初,已有近1400年的歷史,是一座典型的按風水理念選址的江南古村落。江村文化底蘊豐厚,人文薈萃,歷史上曾有“小杭州”的美譽,村內牌坊、祠堂、老街、名人故居保存完好,千年古韻依舊。雨中漫步江村,青石板路、粉牆黛瓦,目之所及,如夢似幻,別具風味。

宣城市涇縣【查濟古鎮】

雨季一到,皖南的這幾個古鎮就美成了詩

古鎮位於宣城涇縣的桃花潭鎮,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白牆黑瓦的徽式建築,質樸的村民,這裡的祠堂、這裡的名人故事還在坊間流傳著。盛夏雨季,査濟村外遠山朦朧,皖南美景躍然紙上。

池州市青陽縣【陵陽古鎮】

雨季一到,皖南的這幾個古鎮就美成了詩

陵陽鎮位於安徽省青陽縣南部,是一個文化積澱深厚、自然景色優美、民風民俗純樸的小鎮。陵陽鎮地處安徽“兩山一湖”旅遊腹地,自古水陸通衢、商賈雲集、人才輩出,是徽商通往蘇杭的必經地,境內明清徽派古建築多有留存,全鎮有156棟古民居,40餘座古橋,尤以太平山房、李氏宗祠、寧氏宗祠和南流橋為代表。細雨敲打著斑駁的馬頭牆,雕樑畫棟更顯清晰,雨中的陵陽古鎮愈發迷人。

黃山市徽州區【呈坎】

雨季一到,皖南的這幾個古鎮就美成了詩

攝影:安徽旅遊論壇 美女蛇

呈坎原名龍溪,距今已有1800多年曆史,是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的組成部分,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理學家朱熹讚譽為:“呈坎雙賢裡、江南第一村”。呈坎整個村落按《易經》、“陰(坎),陽(呈),二氣統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佈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宮。盛夏時節,高深的村巷之中,清涼有風;村口的雨中荷花之景,也憐楚動人。

黃山市歙縣【徽州古城】

雨季一到,皖南的這幾個古鎮就美成了詩

攝影:安徽旅遊論壇 風塵

徽州古城,古稱新安郡,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始建於秦朝,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也是保存最為完好的中國四大古城之一,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雨季漫步城中感受古時府郡的威嚴莊重。

細雨如煙是皖南 ,2018年的雨季,在這些美如詩畫的古村鎮裡,我們等你 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