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今天早上,我給二歲兒子的老師包了五百塊紅包

今天早上,我給二歲兒子的老師包了五百塊紅包

小P是我的一個朋友,兩年前成了寶媽,早上她在我們幾個人的群裡說,自己給老師包了500塊錢紅包,“老師沒要,我硬塞給她的。後來她又微信轉給我,我沒收。本來想給她送化妝品的,可不知道她的消費習慣,就沒有貿然送。”

事情起因並不複雜,第一次到幼兒園的小P兒子在過了個週末後,不願意再去幼兒園,被小P兩口子送到園裡後,坐著哭了半個小時。小P是通過教室內的實時監控看到的,讓她鬱悶的是,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只有一個老師上前安慰,但效果並不好。“和我兒子很熟的那個老師最近去教新的小朋友了,孩子還不適應新的老師。”小P說。

其實就小P第一次為兒子給老師送禮這件事,在我們群裡經歷過激烈的討論,不贊成派認為,小P即使給老師一萬元錢,老師也並不能立即讓小小P不哭,從而讓通過視頻看著的小P不焦慮,小小P哭是因為環境的改變以及剛剛熟識的老師的離去,而新來的老師則只能通過每天的陪伴來換取小小P的信任,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看不出來那個紅包的作用體現在哪。小P給老師包紅包也許僅僅希望老師不要對她兒子過於疏忽。而贊成派認為,紅包還是有作用的,至少收了紅包的老師看到小小P再哭時,會想盡辦法來哄住他,會想辦法讓自己和小小P的感情升溫。

小P兒子會長大,小P老師會換,小P的送禮之路看來還要走下去。那麼有多少人給老師送過禮呢?

今天早上,我給二歲兒子的老師包了五百塊紅包

媒體曾經就這個問題做過一個網絡問卷調查,從這1000多份調查樣本中,其實還是能窺見大多數家長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80.5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家曾經給孩子的老師送過禮物,而對於家長給老師送禮這種現象,79.53%的受訪者表示很普遍,身邊很少有家庭沒有給老師送過禮物。

在調查中,27.88%的受訪者給老師送禮選的是購物卡等儲值消費卡類,26.43%的受訪者選用的是較為傳統的菸酒類產品,甚至有8.74%的受訪者選擇直接送現金紅包……

儘管在這次調查中,多數家長認為自己曾經給老師送過禮,然而另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現象卻是:52.93%的受訪者坦言,根本就不知道是否起到了作用,但是,至少不會有壞處。

另外,有13.8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送禮的作用能夠得到一些體現;其餘33.26%的受訪者則表示自己贈送出的禮品根本沒有體現出作用。

至於為何要給老師送禮物,家長們的心思也各有不同。有人是“迫於無奈”,有人是希望老師能給孩子更多的關照,也有一些家長認為只是單純地想向老師表達謝意。

其實學會給老師送禮也是考驗情商的一件事情,一位家長,是送了一批書給孩子所在的班級,為班集體建了一個“閱讀角”,讓孩子輪流管理這個角落。這種禮物不僅老師不會反感,孩子也會因此更有責任感和自信心。當然,贈送書籍,並非是衝著孩子“被優待”的目的去的。

有時候家長費時費心費錢的給老師送了禮,最後卻沒有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回報。然後心有怨氣,繼而把這種怨氣,表現在與孩子、老師的溝通中,反而產生了負面效果。畢竟,送得了一時,送不了一世。與其將心思過度放在送禮這樣風險高、結果不可控的問題上,不如多花心思教好孩子。這或許才是給老師和孩子共同的禮物吧。

那麼你給孩子的老師送過禮嗎?歡迎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