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建築學:集一石一木,築安居之所

不知大家在遊覽故宮時,是否觀察過它精美的木質結構設計;在夜晚仰望“小蠻腰”廣州塔時,又能否從璀璨燈光中看到橢圓形的漸變網格結構……建築就像一本打開的書,一磚一瓦中蘊含著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更是凝聚著建築人的心血。從古至今,人類社會不斷髮展,也逐漸醞釀出三大最古老的專業,包括醫學、法學和建築學,醫學維持人體的秩序,法律維持社會的秩序,而我們所要介紹的建築學,則能為社會創造一個生存環境。建築學與其他學科很“專”的狀態不同,基於五年的長學制,它的學習內容非常“廣”,是一個集工程技術、人文社科與藝術設計等多元化知識體系於一體的系統性學科。

記得我剛入學那會兒,總能看到學長學姐揹著畫板星星點點地在學校角落,用畫筆定格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畫面,當時就覺得建築學是一個富含藝術氣息的專業。後來才逐漸明白,繪畫、雕塑等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藝術的思維方式,擁有不受束縛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這對於習慣了理性思考為主的理科生來說算是很大的挑戰了。

建築學大致可分為對“外”的建築與對“內”的建築。建築對“外”,是有關於城市、社會和自然的研究。建築師關注人們如何生活,想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就要了解現如今人們是如何生活的,也需要了解人類聚居地—— 城市的運作機制與發展歷程,所以這期間就牽扯到社會學、城市發展歷史等問題,也就是說,我們除了學習繪畫和培養想象力外,還要涉獵中外建築史、社會文化習俗史等課程。

建築學對“內”,是指人可以真實地存在於自己設計的空間之中,實實在在感受空間的虛實、光影的變化、材料的質感等等。在我看來,這是建築學最具魅力的一個特點。而建築要“落地”,便涉及到從設計到建造的問題。設計和建造是建築學的重要環節,本科大多開設有建築設計、建築構造等核心課程,也兼帶有構造、力學等理論課程,重在幫助大家擴大知識面,提高建築方案設計和建築施工圖繪製的能力。

通過以上介紹,大家可能覺得,建築學專業的學習內容可真複雜!確實,要想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一個安全良好的環境,我們就必須要掌握龐大的知識體系,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院校建築學的學制都是五年的原因。

相比於其他四年制的專業,建築學多了一年的學習時間,除了課程數量較多,還有哪些特殊之處呢?一般來說,為了讓大家有更多的機會和“實際操作”接軌,建築學有一整個學期的時間專門用於專業實習。實習單位主要有設計院、事務所和房地產相關企業等。在設計院實習的同學,大多跟著經驗豐富的建築師學習實際建築項目的設計流程,在整個過程中運用四年所學理論知識,強化認知建築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而在私人事務所,則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方案設計,最大限度激發設計的靈感,提高設計的能力。

作為土建大類的“龍頭”專業,再加上涉及到藝術、設計等諸多領域,建築學專業的畢業生有著多樣的就業選擇。如果大家非常樂於將一根根線條、一張張圖紙變成實實在在的空間,那可以選擇到規劃局、建設委員會、建築相關企業等從事建築設計、工程造價、土木工程等工作;如果對實際建造不太感興趣,也可以轉行進入純設計或者純藝術行業,苦心經營自己的一方天地。總而言之,無論以後是否直接從事與建築相關的職業,五年的建築學學習經歷都將是一生當中珍貴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