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杜絕創業尷尬癌,四連擊幫你精準定位

田源,職業餐飲人,中國烹飪大師,子茂餐飲創始人。2月24日晚,應觀見餐飲圈邀請,田源領銜帶來了關於定位的萬人大課,旁徵博引深入淺出,令所有聽課的餐飲人受益匪淺。

杜絕創業尷尬癌,四連擊幫你精準定位

找準定位,才具有核心競爭力

定位,是1969年首先由美國人傑克特勞特提出的。定位就是產品或個體對於市場格局的認知理論綜合產品或個體自身優劣,找準自身所處的位置而做的前期鋪墊,是為後期精準的營銷做基礎的理論依據。

定位一詞來自商業當中的戰略概念,最早是源於軍事領域的,指企業在外部市場競爭當中,需要先確定一個能被顧客接受的位置,這個位置回過頭來引領企業內部運營,才能使企業產生成果,轉化為業績。挖掘出獨特的企業價值,找準定位,才能夠具有核心競爭力。

田源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三分天下的定位和歷史上其他一些定位論成敗的例子生動地講解了定位對於國家和企業的重要性,並引出了課程主題——[如何定位才算精準]

自我定位

田源認為定位要從我做起,先自我定位;根據市場的需求和人群需求做定位;最後再根據市場的格局做定位。

先從第一點來看自我定位,所謂自我定位就是作為一個餐飲創始人或者實體經營者來說,自我定位其實也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所有企業所發生的問題,都跟創始人是息息相關的。必須要先了解自己,根據自身的優勢劣勢,和自身的發展空間找出主打產品是什麼,主打方向是什麼,擅長什麼,要做誰的生意,戰略目標是什麼等。

中華傳統經典,大學在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也就是說用到我們企業中來作為企業領軍人物要成就一番事業的,要提升自己的德行,厚德載物,也正源於此。在親民就是利他,在止於至善就是做到最好,做到極致。傳統這哲學對於餐飲也是有很大的益處的,大家可以學習一下國學經典。

根據需求定位,解決供需矛盾

根據需求定位,根據人群的需求來定位。前有定位在服務的海底撈,後有定位於食材安全性新鮮度的巴奴毛肚火鍋,胡桃裡的定位把晚餐和夜生活連在一起,定位也非常精準,值得餐飲人學習。懶得出門催生了線上外賣平臺,高性價比鑄就了外婆家綠茶等……

在不同的區域,在不同的時間,在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品類,一定是有空白的,只要找準定位,要麼做第一,要麼做唯一,一定有機會。

根據市場格局定位

第三點要看市場格局的定位。要做一個品類餐飲之前,需要要充分分析所在城市的市場格局定位,做一個當地市場成熟度不那麼高的品類,而不是選一個競爭激烈、市場飽和的品類,就像當年海底撈沒有直接開在成都的火鍋紅海中一樣,做聰明的選擇。

定位的目的就是找市場的需求,找市場的痛點,找供銷矛盾,找不痛快,哪裡不痛快哪裡就應該有機遇,這是定位最核心的意義。發現市場當中的供銷矛盾,客人覺得服務不好太遠了,菜不好吃,價格太高,或者千篇一律沒有新意,這些是餐飲人或者餐飲實體去努力的方向。

所有商業的本質也就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找出這個需求滿足它,為他提供高的性價比,讓他的消費體驗變得非常好,那麼這家企業就做成功了。

找準市場的定位,找矛盾、找需求、找不同,然後解決這些問題,讓這些問題止於我,定位就成功了。定位只是一個起點,一個準確的努力方向,且行且定位,學會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格局來找定位,從以上所講的四個方面來精準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一本書或文章能說盡餐飲,因為餐飲各個不同,區域各自不同的消費人群,聽一節課看一本書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能是啟迪智慧,在實踐中摸索、取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