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聚焦」網絡亞文化的邊界在哪裡?

相較於現實生活的真實性,網絡亞文化體現著獨特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具有較強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對人們的思想意識、行為特徵、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等方面有著深刻的影響。

作為整個文化體系的分支,網絡亞文化以一種反主流的姿態,在形成自己獨特性的同時,折射出許多值得深思的現象。

政治邊界:意識形態的雷區

移動互聯的交互特質與傳統媒體的功能屬性融合,改變了受眾被動接受信息的地位。惡搞等亞文化現象的多重疊加傳播,掩飾了議題背後的政治意圖和意識形態色彩。但是,亞文化的狂歡決不能超越政治的底線,網絡亞文化一旦觸動了政治意識形態的雷區,必將遭遇主流文化的整肅。

政治邊界指向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傳播內容泛政治化,含沙射影、指桑罵槐、借古諷今等解構方式看似惡搞,實則掩藏了背後的政治意圖,有些民眾難以識別;二是娛樂無下限,傳播者對任何現象、任何素材均加以泛政治化的豐富或解構,譁眾取寵、惡意炒作等現象屢見不鮮,不斷觸碰社會公序良俗和法律道德底線,進而在現實中影響政治秩序和民眾生產生活秩序。

法律邊界:創新表達的框架

網絡亞文化有著深厚的現實生活根基,其傳播內容的交互特性,很容易引發受眾無意識和非理性的行為,圍觀和轉發往往讓傳者和受者在所謂的符號民主中獲得畸形的快感,從而催化了社會思潮的深層次傳播。跨時空的虛擬交流重構了人們的行為結構,在現實社會中受到限制的觀念、行為被網民移植到虛擬空間中,成為網絡亞文化繁殖的土壤,在社會治理層面隱含相當的風險。

但是,網絡媒介雖然賦予了受眾一定的話語權,但是自由只有在法律的框架內才能夠得到有效發揮。法律邊界的意義在於,個體在新的話語世界進行創新與表達,這是一個聚眾的過程,也是一個網絡時代群體自我身份認同的過程,但相關行為應該在憲法和法律所允許的範圍內。

道德邊界:網絡倫理的空間

網絡亞文化或導致網民失去對時代的深切體驗以及社會責任,缺乏價值觀層面的觀察深度。網絡亞文化特有的虛無、消極面,對公眾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有所誤導,碎片化的表達及傳播方式迎合了輿論場獵奇窺私、八卦娛樂等心理,給受眾的認知和心理留下惡俗烙印。

與此同時,網絡結構缺陷、經濟利益驅動和網絡法律法規建設不健全對亞文化的泛濫傳播推波助瀾。觀念層面上,個人自由主義盛行;規範層面上,道德規範運行機制失靈;行為層面上,網絡不道德行為蔓延。這些行為無疑會引發網絡倫理討論,網絡亞文化作為主流價值觀念、思想觀念、行為觀念之外的“另類文化”,道德責任不再可有可無,併成為了人們重新自我確認、自我滿足的重要渠道。新的倫理價值標準產生於這種新形式的空間互動,傳統人際互動中的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之間的道德界限不再模糊。

技術邊界:相對封閉的私域

移動互聯不僅改變了信息傳播的結構模式,還顛覆了傳統媒介傳播時代的主客體關係,公眾漸漸由旁觀者發展為網絡亞文化的傳播者和參與者。網絡亞文化依託於網絡媒介技術的強大功能,同時也受制於技術平臺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技術邊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網絡亞文化的解構方式涉及文字、圖片、音視頻等雜糅再編,對硬件設備的配置有相當要求,對基本軟件和編程方面的技術亦存在客觀要求;二是傳播效果要想得到受眾認可,涉及到對軟件和技術的系統掌握和靈活運用,並非人人都能跨越技術門檻;三是由於技術平臺和社交媒體極強的私密性和強關係性,且目前的監管存在技術“盲區”,網絡亞文化在傳播關係中構成了相對封閉的私域。

深入調查研究網絡亞文化的形成與熱潮,剖析其圈層傳播的變移路徑以及邊界閾限本質,有助於社會管理者解析其積極效應與消極效應,從而為社會思潮的有效引領提供有力依據。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特約輿情分析師 顏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