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比老炮兒更猛的是這仨老兵 告訴你什麼是真的火場江湖

比老炮兒更猛的是這仨老兵 告訴你什麼是真的火場江湖

比老炮兒更猛的是這仨老兵 告訴你什麼是真的火場江湖
比老炮兒更猛的是這仨老兵 告訴你什麼是真的火場江湖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老炮兒”,北京俚語,指的是在某一行業曾經輝煌過的中老年人,至今仍然保持著自尊和技藝,受人尊重。部隊裡的“老炮兒”,泛指上士以上的戰士,他們當兵經歷豐富,工作能力出色,深得官兵喜歡,是部隊裡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比老炮儿更猛的是这仨老兵 告诉你什么是真的火场江湖

圖丨他們好像三座大山,把火勢牢牢壓住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自然保護區的火場西北線,武警興安盟森林支隊3個“老炮兒”風力滅火機手各顯神通,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書寫了老兵青春的芳華。

班長威信高,叫你上就得上

“邱祥雲,走,跟我上!”小心翼翼躲在角落的他還是被班長齊東旭抓了個正著。剛剛聽說中隊要擔負攻堅任務,新兵的邱祥雲心裡便想:可千萬別把我挑中。沒承想,班長看了一圈,還是叫上了他。他無奈地起身,拿起身旁的油鋸跟了上來。

比老炮儿更猛的是这仨老兵 告诉你什么是真的火场江湖

圖丨齊東旭:這樣的笑容反倒有些稚嫩

“為啥總叫上我!”“誰讓你藏得最好。”其實戰士們都知道,邱祥雲愛偷懶,偏偏齊東旭就盯上了他,作為帶領班級獲得比武第一名、個人榮立二等功的班長,齊東旭的威信無人能敵。當兵比你長、能力比你強、幹得比你多,你還有啥不服氣的。

比老炮儿更猛的是这仨老兵 告诉你什么是真的火场江湖

圖丨戰鬥中哪還顧及什麼姿勢

風機轟隆響,打了半天的火,還是無窮無盡地燃燒著,就像打仗,前面的敵人被掃射掉了,後面的敵人又撲過來了。山裡的林子密,遠處的火已經被縱橫交錯的枝丫遮住了視線。“邱祥雲,快,給我據出一條道來。”看著班長漆黑臉上射出的目光,邱祥雲蹭地一下衝了上去。左揮右砍,還沒等道路被打通,班長便又開始了戰鬥。山高坡陡,站立很困難,齊東旭便跪著打火,汗水浸透了面罩,生氣的他索性扯掉。身後的邱祥雲看著,嘴裡叨咕著:都四級警士長了,哪來的幹勁?

比老炮儿更猛的是这仨老兵 告诉你什么是真的火场江湖

圖丨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你小子,打火還尋思這個。我是班長,任務交給咱班了,完不成打臉啊。”似懂非懂的邱祥雲思索著:面子是什麼?

淡定,打火時妝容不亂

慢條斯理的楊龍仔細穿戴著裝備,檢查著挎包。作為一名上士老兵,這樣的任務他已經完成過多次。鞋帶打緊,順帶往鞋子裡塞一下,起身前進,從兜裡掏出一塊糖含在嘴裡。全副武裝的他不停擺動著風機,風筒緊貼地面,沒過多久,他便超越前一個風機手繼續戰鬥。

比老炮儿更猛的是这仨老兵 告诉你什么是真的火场江湖

圖丨楊龍:我就說,打火時妝容不能亂

激戰正酣,中隊長楊曙光拍打著他們的肩膀示意休息。“隊長,這火好打,就是容易形成樹冠火,得貼著地面吹。”楊龍一邊喝水一邊說著。擰緊水壺蓋,他又拿出了巧克力,掰了一塊分給旁邊的兄弟。隊長把話接過:大家注意,這種松樹油脂特別多,按著楊龍說的辦,同時要注意清理,防止復燃。

比老炮儿更猛的是这仨老兵 告诉你什么是真的火场江湖

圖丨火焰炙烤,需要遮住面頰

“楊龍,你包裡揣的啥,怎麼那麼鼓?”中隊長好奇地問到。“多裝了幾瓶礦泉水”“水壺裡不是有嗎?”“我怕不夠。”幾個戰士眼巴巴望著楊龍的挎包,再看看自己快乾了的水壺,一下明白了許多。“看啥,渴過幾次你就知道了。”拿著毛巾擦了擦汗,又拿溼巾整理一下妝容,掏出幾粒花生米,嚼得津津有味的楊龍便又起身投入戰鬥。

比老炮儿更猛的是这仨老兵 告诉你什么是真的火场江湖

圖丨汗流浹背,誰打火誰知道

全能手,搭房管家樣樣精通

打火全程沒吭一聲的段向華,下了火場已是傍晚。林區溫差大,剛經歷了一場烈火的炙烤,轉眼間冷風已吹透背脊。還沒來得及歇息,他便又跟著戰友們搭起了帳篷。撿樹枝、鋪葉子,小房子越弄越像樣。

比老炮儿更猛的是这仨老兵 告诉你什么是真的火场江湖

圖丨段向華:帳篷要搭好,兄弟們才能住的好

“段兒,過來歇會,烤烤火。”指導員牛飛喊段向華。“指導員,我看那面黑雲快飄過來了,得抓緊幹了。”完成最後一道工序,段兒又檢查了一圈,確保不留縫隙,才安然休息。火堆旁,他把襪子脫下,腳上的泡已經破了。貼上創可貼,等襪子烤乾,雨也“如期而至”。“段兒,咱們雨衣、雨披帶的夠嗎?”指導員擔憂地問著。“夠了,就是昨天二中隊過來借了3個雨披,沒啥事。”

比老炮儿更猛的是这仨老兵 告诉你什么是真的火场江湖

圖丨濃煙滾滾,任誰也是無比煎熬

陣雨過後,炊事人員開始了忙碌。司務長的他一邊計算著給養貯量,一邊合計著怎麼才能讓兄弟們吃飽吃香。“把肉罐頭切碎放在粥裡,再做個拍黃瓜,多放點大蒜,消消毒。”

比老炮儿更猛的是这仨老兵 告诉你什么是真的火场江湖

圖丨那一年,我18歲,參軍到部隊

入伍14年,管錢管物、生火做飯,他一直在背後默默地付出。上山能打火,下山能管家,寡言少語的他深受官兵的喜愛。在許多戰友眼裡,他就像是大哥,可以依靠,可以訴說。林區裡沒有信號,幾個新兵長時間沒法給家裡聯繫,眼神充滿了無助。老大哥的他看到了,主動靠過去講故事,“那年打火,我在山上待了15天!”

比老炮儿更猛的是这仨老兵 告诉你什么是真的火场江湖

圖丨沒戴帽子的三個“老炮兒”珍貴留影

似水已流年,轉身堪回首。青春須早為,豈能常少年。部隊這群“老炮兒”將青春揮灑,把忠誠鐫刻。流年無恙、光陰留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