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張文臺: 給世界一場沉醉

沂州海棠在臨沂已有300餘年的栽植歷史,沂州海棠果又稱長壽果。其釀造成酒之前,從未得到大規模利用,果實大多自然脫落腐爛成泥。

千年沉寂之後,這些果子終於與一人不期而遇,這個人就是綠益家創始人——張文臺,他化腐朽為神奇,將其釀成沂州海棠長壽果酒。

張文臺說,他之所以決心釀造原生態的長壽果酒,其最大的用意就是希望大家從長壽果酒健康的沉醉裡醒來時,能更加清醒地意識到綠色、健康食品對於未來的美好意義。

張文臺: 給世界一場沉醉

求學新加坡

張文臺,自青島大學畢業後來臨沂工作,2007年去新加坡亞洲管理學院攻讀MBA,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在國外就讀學習期間,他發現新加坡土地資源匱乏,大部分日用品及食品依賴進口,因為地利之便,馬來西亞是新加坡食品的主要來源地。

那時,在新加坡學習之餘他週末經常搭船去馬來西亞,那裡是美食的天堂,其食品天然、綠色、生態,由此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歸國後,一顆理想的種子就在他心底萌發,決心做自然、生態、健康農業,讓綠色食品走進億萬家庭,同時要用自己的行動喚醒全社會健康生活的理念。

張文臺: 給世界一場沉醉

多年的世界500強企業高層管理經驗,練就了他迅捷敏銳的觀察和反應能力,他除了繼續從事原來職業經理人的工作以外,就是廣泛學習,試圖尋找到一塊沃土以播種那顆理想的種子。

他先是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五星戶外,經常在週末和節假日帶隊進行戶外運動,多年以來,走遍了臨沂的山山水水,和國內外名山大川。

作為資深戶外運動愛好者,尤其遠離工作的繁忙和城市的喧囂,行走蜿蜒幽徑,傾聽山間鳴泉,登高望遠,看天上雲捲雲舒,令人心曠神怡。雖然樂此不疲,仍不忘初心。他認識到,除了運動使人身心健康,飲食健康更為重要。

2015年秋,張文臺作為河東區政協常委,隨區政協組織的部分委員到湯河前西莊調研沂州海棠苗木產業發展狀況。

臨沂市河東區湯河鎮處於沭河和湯河的沖積扇上,沃野平坦,土地肥腴,一直都是沂州海棠的原產地,這裡的人們自古就有培育海棠苗木銷往各地的傳統,他們有著“一畝苗,十畝糧”的觀念。建國以來,各村都以生產隊為單位培育和銷售海棠等苗木。幾萬畝的海棠,無邊無際,蔚為壯觀。

考察期間,正值初秋,滿樹的沂州海棠碩果累累。他摘下幾顆嚐了嚐,味道酸甜,略有澀感。他問當地人這是什麼?大家告訴他這是沂州海棠果,也叫“長壽果”。

他又問這麼多長壽果能不能進行加工利用?當地群眾都說這種果子又酸又澀好看不太好吃,也沒有其它用處。

真情釀得美酒香

張文臺,凡事都追根溯源、窮究其理,他覺的這種果子很獨特,一定有其利用價值。

他帶著這個疑問,與其他人先後到新疆、山西、河北、濰坊等海棠產區瞭解各種海棠果的加工利用情況,他發現有的地方鮮食,有的地方做成果脯、果醬等,其效果都不理想,更不能進行大規模利用。他突發奇想,能不能將海棠果做成果酒,既便於儲存,又能大規模利用。

他帶著這些問題來到齊魯工業大學,找到了生物工程學院的趙新節博士,諮詢了沂州海棠長壽果釀酒的可行性。趙教授給了一個答覆:“所有的果子都可以釀酒,長壽果可以試試!”

回到臨沂,他多次組織當地群眾採摘長壽果,送到齊魯工業大學實驗室進行試驗,均未得到理想的效果。他組織相關專家反覆論證,確定了研究方向,最終取得了可喜成果。在焦慮和忐忑中等待了半年以後,沂州海棠長壽果酒終於研發成功!沂州海棠長壽果酒又於2016年12月12日在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食品研究所獲得中試成功!

沂州海棠長壽果經權威機構檢測,富含多糖、多種維生素、有機酸、多酚類物質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用其釀造的果酒酒體晶瑩剔透、綿柔厚重、回甘芬芳,既有濃郁醇香又有長壽果獨特果香,品質上乘。

沂州海棠長壽果酒的誕生,對沂州海棠產業升級是個極好的消息!沉睡了千年的沂州海棠長壽果重新煥發了生機,終於實現了她應有的價值!

為了實現沂州海棠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資源,使海棠果變廢為寶,2016年,在張文臺的帶領下,由部分企業精英和國內知名專家共同組建了臨沂綠益家農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就沂州海棠產業可持續發展和沂州海棠果充分利用進行了專題研究。投入數百萬元研發經費,歷時兩年多時間,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7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綠益家”“沂州海棠”兩個商標已通過國家商標註冊局註冊。2017年11月,為了實現沂州海棠長壽果酒規模化工廠試驗,公司收購長壽果60餘萬斤,圓滿完成了2017年收購計劃,併為地方百姓創造直接經濟收入百餘萬元。

沂州海棠長壽果的研發成功,開啟了他“讓綠色走進億萬家庭”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