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守望先鋒》國服玩家的流失,是遊戲本身問題還是暴雪管理層的運營問題?

一碗飯LRT


如果你想參觀某個地方,結果在門口被看門人很不友好的呵斥:“你不夠格,這裡不歡迎你”。過一陣子在和顏悅色的請你來,你還會去嘛?

《守望先鋒》如今尷尬的處境只能說高傲的暴雪沒有打好第一槍吧。

作為中國玩家的老朋友,不可能不清楚中國玩家都習慣性的先遊戲再增值付費。

守望出來的時候,那時候玩家對於遊戲的概念其實大部分都停留在先遊戲後充值。因此,一個快200塊的射擊遊戲,絕對是把一大半的玩家堵在了門外。

雖然暴雪出品必屬精品,但是觀念不同,任你精品也不行。隨後就是《守望先鋒》的短暫火爆,雖然一度是熱門遊戲。

但是想入坑的玩家,都擠在198的門外觀望。但是高冷的暴雪並不想降價或者妥協。於是熱度過了,大家也不想玩了。

於是《守望先鋒》只能看著國服玩家的流失,卻得不到新玩家的補充。加之暴雪我行我素的操刀風格,遊戲趣味性開始缺乏,有趣的模式封存。

再到現在,儘管遊戲降價半折,甚至限時免費體驗,都已經沒人願意去玩了。大部分原來的玩家也只是偶爾玩玩。

所以說,這個鍋是不是暴雪的,我們自己揣摩。

當然,問題的回答只針對國服。



遊人說


說說我是怎麼棄坑卸載的吧

我只是把個人的原因寫出來,不代表所有人

我是從內測時候就開始玩的,到上月棄坑卸載才5顆銅⭐70多級

剛開始玩確實很讓人沉迷中毒,但從一次次的改版開始,遊戲體驗越來越差。甚至毫無遊戲體驗,這其中固然有外掛氾濫的一定因素。但身為一個魚塘手殘黨。這些都無所謂,又不是每一局都有外掛

就說我棄坑最後玩的幾局吧

那天上線,沒別的意思。就想拿個首勝獎勵。結果坑爹的來了。雖然上線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所以開頭幾局我選的都是奶媽,畢竟要想好好贏一局,拿個首勝,扣除個人技術因素,沒有奶媽幾乎的穩輸的,尤其是面對一個分工明確的對手,不需要你配合默契,分工明確就可以了。結果5個隊友,要多浪,有多浪,追著奶都追不上。還沒有人注意保護奶媽。毫無意外3連輸。好吧~_~,輸出一般般,選大錘吧。然後就是沒有奶媽,隊友又浪,還浪不過人家。快一個小時了,還沒拿到首勝。心態有點炸了。

那好吧,我也不正經玩了。瞎玩吧。然後隊友就有人選了奶媽什麼的,感覺挺對不起人家的。隊伍合理了,但我已原地爆炸。不坑別人幾次不舒服。然後我當然就瞎幾把浪,混了,輸贏與我無關。

等我心態平復了,走開始循環。

感覺匹配機制有問題。當我好好玩的時候,別人不好好玩。當我不好好玩的時候,別人開始好好玩了。

而且每一次匹配,必然匹配到上一局的隊友或者是對面的人。當你因為某個人心態爆炸的時候,再一次匹配到他,會怎麼辦?上局你用重建帝國,這把我直接秒選重建帝國。這下心理平衡了。

實在受不了了,直接遊戲中退出,然後懲罰來了。經驗減少。還要打好幾把才恢復正常。

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肝這個遊戲,你不在線一個多小時都不行。

一個多小時感覺什麼都沒有得到,經驗沒有。箱子沒有。遊戲玩家玩遊戲,絕大多數在遊戲都是有這樣那樣的追求,或者裝備,或者滿級或者其他。當你努力了半天卻發現什麼都沒有得到,純屬浪費時間,什麼感覺

直接摔鍵盤,然後整個刪除遊戲文件夾,ノBye~


冰點5210


首先《守望先鋒》不是涼了,而是熱度不在。這有其自身原因,也有時運不濟,如2016年大熱後,本該在2017年大展宏圖,卻無奈碰上了PUBG。下面就題主所問,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OW沒落與管理層無關,與遊戲本身息息相關



從暴雪的另一款遊戲《風暴英雄》上,我們可以為OW做一些參考。這款公測於2015年的MOBA遊戲,曾被暴雪寄予厚望,併為其發展傾注了無數心血。但在運營三年後的今天,遊戲依舊難有起色,也留下了一句“風暴哪都好,就是不好玩”。

究其原因就是遊戲過分追求團隊配合,而OW也有這樣的影子。特別是暴雪宣佈舉辦OW賽事後,就開始著手更改初代版本確立的遊戲體制,因為我是第一批OW玩家,從剛開始的節奏快速到後來的冗長無聊,也算是一個親歷者。



過分的團隊配合

在《風暴英雄》中,個人很難對一個團戰起特別大的作用,而在暴雪發現這個問題時卻沒有任何改變,反而在宣佈的2019年更新計劃中再次強調團隊配合。而OW的更新也圍繞著團隊配合開始,作為一個角色擁有技能的FPS,個人很難憑藉槍法和意識在遊戲裡大殺四方。



我們回顧那些取得成功的電競遊戲,哪一個不是兼顧團隊與個人?這些遊戲一方面給個人展現以我的機會,也講求團隊配合。而OW和風暴在電競化之路上,太講究團隊而忽略了個人在遊戲中的作用。

雖然《守望先鋒》不似兩年前那般火熱,但依舊是一款出色的遊戲,還會有更多玩家繼續守望著這世界。

好了,這就是我的回答了。你對此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遊戲菌兒


首先《守望先鋒》這款遊戲沒有大家說的那麼慘,只是遊戲熱度短暫時被其它遊戲搶走了。遊戲之前也是風風火火,只是現在由於“絕地求生”的出現,導致很多之前相對火熱的遊戲熱度急劇下降!

《守望先鋒》國服玩家流失這件事,其實每一個玩家都深有體會。從數據來說,人數是一直不間斷流失的!

遊戲過分的團隊配合以及電競化

《守望先鋒》變涼的問題不在於所謂的付費模式,而是暴雪對“電子競技”過分執著,讓遊戲看起來更加“電競”化,遊戲過於追求戰術和隊友之間的配合,拋棄了一些休閒玩家的遊戲體驗!遊戲拋棄休閒玩家這件事,要麼是遊戲策劃水平有問題,不然就是他們完全不在乎這部一分人的遊戲體驗,只為達到自己的目標,強調競技化!

太過執著自己目標

《守望先鋒》變成如今這般模樣,主要還是因為暴雪管理層的決策有問題。強調團隊配合和競技化沒有錯,畢竟可以帶來更多的持久利益,但他們不能因此拋棄那些休閒玩家。

雖然《守望先鋒》以沒有之前那般熱度高,但依舊是一款非常出色的遊戲,還會有許多老玩家玩家繼續守望著這個他們喜愛的世界!

這就是,我的回答,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白夜遊戲菌


作為一個19年遊戲齡的老玩家,作為一個遊戲開服就第一時間購買國服的玩家。對這個遊戲還是有一些體會的。曾經幻想暴雪的第一個fps遊戲,這個金子招牌,畢然充滿趣味,公平,競技,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第一時間花了這麼多年最貴的一次遊戲投入購買了遊戲。但是這麼長時間。漸漸熱情冷卻。

暴雪的若干罪:

1.這個遊戲從推出第一天起就是個半成品,到現在仍然是半成品。你是暴雪,你有豐富的競技,對戰,單機地圖的經驗,你有大筆的競技排位系統可以借鑑。你看看你搞了什麼?掉線重連扣分,甩車騷話半藏舉報毫無用處。幾句玩笑話,你封號30年。最噁心的是,排位連勝制裁,等玩家連勝後,你分配的都是什麼絕食玩家。噁心玩意。我們是憑本事上分,還是跟你暴雪瑪利亞玩誅仙?

2.這個遊戲極其打消玩家積極性,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暴雪口口聲聲說這是個競技遊戲。打完比賽,卻不出記分牌。不知道每個人貢獻多少。連lol打完比賽都回到聊天界面,自己為隊伍貢獻多少,技術水平,一目瞭然。守望先鋒呢?奶肉一肚子委屈,不但沒贏,還沒有遊戲的娛樂體驗,還被騷話半藏嘲諷。這些混子突擊趕緊趕場下一局比賽,依然我行我素。長此以往怎麼不冷了努力玩家的心。


搬泥露


《守望先鋒》國服玩家流失這件事,其實每一個玩家都深有體會。以數據說話,除官方數據外,百度指數是全國最能代表玩家對某款遊戲熱情的統計數據。

我們看到,《守望先鋒》這款遊戲在2016年的5月達到了人氣的巔峰值,而後在8、10、12月和隨後的2017年1月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人氣下滑。

這些人氣的峰值集中在每個賽季的末期和結算日周圍,並在賽季結算後繼續下滑,最終在2017年初穩定下來(也是大家都開始調侃“屁股涼了”的時間點)。

《守望先鋒》的涼,問題不在於所謂的付費模式,而在於暴雪對“電子競技”的過分執著。這種執著讓遊戲看起來更加“電競”,追求戰術性思維和隊友間的緊密配合,卻一下子拋棄了休閒玩家,使他們的遊戲體驗極差。

作為一款類MOBA遊戲,按道理來說一個隊伍裡應該有坦克、狙擊手、奶媽和刺客。但有些時候,玩家其實也想玩點野路子——

我曾經和隊友開黑時就故意選了5個D.VA的組合,整場比賽敵人被我們瘋狂圍攻,大家笑得腮幫子都疼。後來頻道里有人說“我們不如來一場愉快的CS吧”,於是己方和敵人就真的都換成了士兵76。雖然最後輸得媽都不認識了,但這種比賽氛圍真的非常溫馨。

這樣的遊戲體驗,我們極少在其他遊戲中遇到過。

在早期的《守望先鋒》裡,你真的能遇到這樣單純又可愛的敵人和隊友。不過好景不長,競技模式上線之後沒多久,一切都變了。

戰鬥大錘不存在了,隨緣箭法的源氏也不敢上場了,託比昂在進攻地圖備受歧視,隊伍中沒人選治療英雄就會看到髒字……

當遊戲的目的由“單純的歡樂”變得越來越“功利”時,我們嗅到了戾氣、見到了外掛、被敵人或己方隊友羞辱。玩家們的情緒從“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變成了“我*****”。

我不相信暴雪的遊戲策劃在設計和測試過程中沒有發現這種情況,因為遊戲中玩家的情緒控制同樣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遊戲拋棄休閒玩家這件事,要麼是暴雪的遊戲策劃水平有問題,要麼是他們完全不在乎這部分人的遊戲體驗,只為了達到預計的階段性目標(比如強調競技化)。

《守望先鋒》變成今天這樣子,主要還是暴雪管理層的決策問題。強調競技沒有錯,畢竟這可以帶來更多持久利益,但他們不該因此拋棄休閒玩家。


狼叔說遊戲


技術大牛看不起搞市場運營的,市場營銷大牛看不起做技術的。這是永恆的話題。

暴雪在遊戲業荒蕪的年代,定義了遊戲的方向,到今天還在繼續教玩傢什麼叫遊戲。而時代變了,遊戲業不在荒蕪,遊戲多到已經玩不過來的地步,大家追求的不再是這遊戲多牛,而且能讓我玩的心情好,舒服。這就要靠懂市場懂運營的人去設計了。但暴雪根本不認同,暴雪還覺得他服務的人,是那群狂熱的深度遊戲玩家,忽略了更大的市場。

這個題不好解,暴雪沒有失去人心,守望先鋒依然是牛逼的遊戲,只是直播界已經放棄它了,因為小眾。守望單排和吃雞單排,我更願意花時間獨立吃雞,為什麼?因為守望太吃隊友,而它內部匹配系統又太神秘,輸出12000,殺45個,自覺補位,又怎麼樣,下一局給你匹配來的隊友還是重建帝國,麻省理工畢業的託比昂,帶妹雙排的自由飛翔組合,進攻堡壘。就算吃雞有外掛問題,但也比強制你和五個Sb組隊好的多,國服語音和彈幕對罵停過嗎?你說魚塘素質低也就忍了,可你都3000多分了,還對罵呢,怎麼玩。守望不紅真的不怨誰,就是遊戲體驗極差,我早就去美服了,國服真不能玩。一款設計這麼好的遊戲,沒有主流的單人模式,只有個城堡單人血戰,南極站,完全展示不出守望的魅力就是高級打靶。可你說守望精髓在於組隊吧,又沒想過優化組隊互動的體驗,磨磨唧唧出了一個隊友評價和拉黑系統,還只能拉黑倆人,什麼用都沒有。

暴雪自立門檻,想要主導玩家而不是服務玩家,讓很多本來應該屬於他的玩家,流向了別的遊戲,在暴雪團隊眼力,PUBG可能是垃圾,但它的走紅真的吸引了很多玩家,而這些玩家就算不要吃雞,可能也不會去玩守望。因為那些人沒時間找五個朋友去磨合團隊,都是下班,放學之後隨便玩一下,花點錢買個開心,大家別不信,就那點深度玩家和職業玩家的數量,連起來不夠繞三環路一週的。看他們那點人數,你想紅?你逗我呢吧。


Eskey知星大鍋鍋


講真來說個人觀點:這個鍋不該暴雪來背,先不說暴雪其他遊戲,就單單來說守望的國服流失真的是一點都不意外,去年身邊好多一起玩守望的朋友只是因為單純的新鮮體驗了一下,他們也沒有看cg,沒有看看漫畫,更別說灕江塔阿努比斯等等各個地圖的彩蛋了,雖說玩遊戲是為了釋放壓力得到輕鬆,但如果什麼遊戲背景都不知道,是不是就錯過了什麼,我玩遊戲會邊玩邊去了解遊戲的背景,和遊戲裡的各種彩蛋和周邊,在我的理解裡,遊戲單純只有遊戲而沒有深入的背景那麼僅僅只是一款遊戲,充其量是特別火的遊戲,如果作者把遊戲精神用cg或者漫畫或者遊戲彩蛋的形式展現出來,並且能夠影響到一代甚至更多的人,那麼他不僅僅是一款好遊戲更是一種優秀的遊戲文化,謝宏宇這個名字看到的時候真的是淚目。

當然遊戲模式更新和英雄太慢的問題確實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話題,但我感覺暴雪也是盡力了,一個投資上億美元耗時10+年數的遊戲只因員工認為操作太難不好上手說墮胎就墮胎的遊戲公司如果說暴雪對遊戲不負責那真是開國際玩笑。畢竟守望是泰坦裡摳出來的冰山一角,做成這樣也真是很厲害了,再加上這幾年其他遊戲公司的崛起,暴雪也感到了壓力,也在努力改變現狀。

說到底玩家流失還是在玩家身上,雖說美服玩家也在有所下降但是依舊熱度不減,跟風遊戲是國內玩家普遍的情況,很少有玩家說,因為一款遊戲影響到我我才發自肺腑的喜歡上了他,多數人還是說著好玩與不好玩,涼涼等。

作為一種遊戲文化我相信200年後不一定會有人大喊:“大吉大利今晚吃雞”但一定會從人群中傳出“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英雄”的口號

不喜勿噴



休斯敦火箭隊安德森


就目前守望先鋒在國內的現象來看,其實兩方都有問題,甚至還有別的問題在影響《守望先鋒》在中國的發展!

首先是遊戲本身

守望先鋒作為暴雪的出品,他的優秀程度在遊戲領域其實是沒辦法去否定的。它本身的遊戲設定,包括“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英雄”的口號其實都非常貼合遊戲玩家們的心情。甚至在遊戲本身的畫面人物的設計上都足以吸引很大一部分玩家。

在最開始《守望先鋒》的發行時,引起的劇烈反響並不僅僅是曇花一現的對於暴雪的期待問題,而是這款遊戲上線之後,玩家們在遊戲裡體會到的真正屬於OW的樂趣!問題是,可能是因為太火了?鋪天蓋地的外掛,炸魚塘讓基礎玩家們苦不堪言。而暴雪方面在面對OW的外掛除了封號之外沒有采取任何別的行動,喔如果說暴雪打贏了那一場製作OW外掛公司的官司算的話,那就是兩件。

外掛橫行讓大量的玩家流失,因為他們看不到自己迴歸遊戲後的未來。除此之外,本來作為FPS遊戲對於很多玩家來說在天賦上的限制比MOBA遊戲更大,這會讓大家的遊戲體驗非常差,在無論如何都打不過別人的情況下,只能選擇退坑了。加上互聯網玩家之間就算有語音也沒辦法做到戰術上的配合,除了開黑有點樂趣之外,已經找不到別的樂趣了。這樣的遊戲你還願意玩下去嗎?

然後就是暴雪的運營

暴雪的運營剛開始的收效中國地區其實為他提供了非常大的一部分利潤。但是暴雪的重心並沒有打算放在亞洲區域,而是直接放在了歐美。

這也是守望先鋒聯賽誕生之後,無法再國內起到足夠大的關注度的原因。

暴雪自己在採訪中曾提到過,他們想要打造一個屬於守望先鋒聯賽的王朝,就像LOL的世界賽一樣。而他們一開始的打算也是全權由自己主辦,他們不願意放權給三方去舉辦小一點的比賽。大小比賽都想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在國內守望先鋒剛起步就遭逢鉅變的情況下,守望先鋒聯賽的推廣直接陷入泥潭。根本沒多少人知道這個遊戲的比賽,也沒多少人去關注。

反觀作為歐美為重心的賽區,那邊的OW熱度甚至可以LOL媲美。同時歐美對於FPS類遊戲的天賦顯得也更高。

中國的守望先鋒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慢慢的越來越少人知道。參考一下絕地求生職業比賽的推廣,儘管沒有自己的服務器,但大大小小的比賽舉辦下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本次PGI比賽甚至影響力在那兩天超過了LOL!而作為守望先鋒的排面世界杯國內依舊沒多少人知道...

最後一箇中國的OW環境問題

意識到OW在中國起步就跌倒的情況下,大家都不願意在投資於OW了。早前組建的許多OW戰隊都在一月之內瓦解。

職業選手有撕逼的,也有退役的,還有轉行的。比如孤存。隨著第一代想要奉獻OW的人才們的凋落,中國的守望先鋒越發步入了死局。

大環境的排斥讓守望先鋒職業的發展越來越備受制約,那一隻國內唯一上得了檯面的上海龍也淪為其他遊戲項目的笑柄。畢竟四十幾連敗的成績很難讓遊戲玩家去接受。並不是說他們不努力,也不要說不玩OW的人沒資格嘲笑他們,要知道電子競技,菜是原罪!

大環境的惡劣讓守望先鋒再難聚集起玩家去關注甚至去體驗了。

這也是守望先鋒在國內迅速凋零的重要原因了...

儘管暴雪已經公佈今年除了上海龍還會有一支廣州的隊伍,但似乎也並沒有太多人關注了..反倒是絕地求生比賽的熱度越來越高,以後倒是有望媲美LOL的賽事高度了..


iGame玩傢俱樂部


歸根到底一句話暴雪太想撈錢了,為什麼現在暴雪在韓國都快活不下去了,就是各種限制,結果以前得贊助商都不幹了,比賽方也沒了。國服守望涼的節點就是暴雪傳出以後國內守望只能由他們來組辦,只有oc和owos兩級,很符合老美的心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國內遊戲火靠得是平臺直播,靠得是大大小小的比賽來供養各種戰隊,從職業級到非職業級!但是沒有比賽了組戰隊做什麼??燒錢麼?於是在暴雪宣佈收回比賽權的當月國服80%的戰隊解散,最後當傳出一個聯賽席位要2000萬美元一下子國內戰隊只剩下1%。而主播更加是,主播要人氣,沒比賽就沒人氣,又不是單機玩家,恰好三大直播平臺舉辦各類吃雞比賽,主播紛紛轉戰吃雞,不過吃雞的環境惡劣,倒是不少人又迴歸了!

現在國服環境不錯,但是上海龍給了一波重擊後,被世界盃亞軍得人氣帶起來了!國內守望要想死灰復燃就要看暴雪給不給民間辦賽的權利,給,國內的環境還能火起來,不給就這樣半死不活!

借用當時igice的一句話國內玩家目前是聚時亮晶晶,散是漫天星!守望不死,只是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