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小區居民分檔次嗎?我把他們分成了12檔

小區居民分檔次嗎?我把他們分成了12檔

雲南臨滄城

可以肯定小區居民是分檔次的。當然,具體與什麼為標準,那就有不同的分法。比如以房屋面積大小分的,以戶型分的,與職業或者收入分檔的,但這些對小區的治理好壞關係都不太大。實踐看下來,真的是不大,以前的一些所謂高檔小區,由於治理不善,如今變成了很多人想逃離的小區。

需要反覆說明和灌輸的理念是“物管絕不是小區事務的全部;物管僅僅是小區事務中的很小一部分;很多小區事務是要業主主動積極參與的。”那麼,影響到或者關乎到小區長遠平安和諧、房產保值增值的分類方法是什麼呢?本人的經歷是,以業主參與小區事務的熱情度以及參與能力來劃分,那麼小區居民從低到高的檔次是這樣的。

小區居民分檔次嗎?我把他們分成了12檔

雲南邊境口岸南傘

第一檔:亂停亂放,亂丟垃圾,破壞規矩,拖欠各種費用,一點屁大的事就會跟各方吵架的人。他們只會指責謾罵別人,毫不檢討自己,極為自私。這是最讓人討厭的人,是小區的毒瘤。有的還會是小區的隱患和定時炸彈。

第二檔:雖不會欠費,但只會指責謾罵的人。這是最低檔次的人。

第三檔:發現了小區中的問題而抱怨指責的人。

小區居民分檔次嗎?我把他們分成了12檔

南傘鎮

第四檔:對小區事務視而不見、漠不關心,冷漠,好像事不關己一樣。他們不知道小區很多的事務,臨時有事了,左打聽,右打聽。小區中這類人的佔比還不少。

第五檔:發現了問題,但經過調查瞭解後,知道了產生問題原因,也能理性看待和理解的人。

第六檔:發現了問題,還能經過深入調查,並且提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建議的人。

第七檔:不僅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建議,而且還提出瞭如何解決問題、如何來執行的人。

第八檔:在發現了問題、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建議後,又能積極主動參與到解決這些問題,或者推動這些問題解決的人。

小區居民分檔次嗎?我把他們分成了12檔

第九檔:主動積極組織團結小區居民,帶領大家解決這些問題的人。

第十檔:在問題沒有產生的時候,就預見到可能產生哪些問題,並提前制定提出瞭如何預防這些問題發生的人。

第十一檔:充分預見到各種問題的可能產生,而進而組織領導小區居民,有系統地推進解決各種問題,預防並避免各種問題的產生的人。

第十二檔: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預防問題,並且把小區引領到更加美好、推動小區各項新建設、讓小區建設佔到當地前沿的人。

小區居民分檔次嗎?我把他們分成了12檔

雲南滄源翁丁佤族原始部落

應當說,一至六檔次的人,在所有小區中都是最多的。七至九檔次的人,在一些比較完善的小區裡,也是不少的。十至十二檔次的人,在很多小區裡就沒有這樣的人。

當然,這樣的劃分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些二三檔次的人,經過一段時間後,也會提升到更高的檔次。作為小區居民來說,六至十二檔次的人越多,是這個小區居民的福分,即使是存在一些問題或者許多問題,都是可以一件件得到解決的,只是時間而已。因此,大家都應當積極主動地支持和參與到解決小區事務中的各種問題中去。但是,如果一、二、三、四檔次的人越多,那麼,這個小區的問題就嚴重的。相信就是最好的物管入駐,也是在不長的。最終,甚至會出現沒有物業公司願意入駐的情況。現實中,這類的小區並不少見。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入城居住的人越來越多,入住小區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那麼對照這些檔次的劃分,我們自己對照對照,究竟屬於哪個檔次的人呢?更多有關居民小區的話題,請關注“銳眼說小區”,裡面有很多可以分享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