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初老症”心態上的衰老

“如果你的年齡在30歲上下,時時感到煩心,對新鮮事失去興趣,不愛湊熱鬧,總覺得自己落伍,那麼你可能患上了一種全新的現代病種"初老症"”。網絡上流行關於“初老症”的測試,不少“80後”上網對照這些症狀後,發現和自己的情況“八九不離十”。

“初老症”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未老先衰,而是一種心態上的衰老。專家提醒,要警惕“初老”,以免造成另一種心理病。

都市白領青春尚在心力透支

“初老症”一詞源自臺灣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它特指在生活和工作的雙重重壓下,一些年輕人心理年齡往往比實際年齡大,對新鮮事物缺乏興趣,心態消極,並且身體開始出現衰退跡象。

記者發現,一些微博網友將“初老”添加為自己的標籤。一些網友甚至直接將自己的微博暱稱改成了“XX有初老症”“XX疑似初老”。

“80後”的趙款款就是其中之一:“我也是看了《我可能不會愛你》這部電視劇後,覺得劇中女主角程又青總結的病症和自己非常符合,就將"初老"貼給自己當標籤了。”現在是自由撰稿人的她以前是某雜誌編輯,“以前年輕,因為工作需要常常熬夜,熬一晚白天補一覺就精神了,但現在三四天回不過神來;以前吃飯穿衣都沒有節制,大冬天穿著絲襪加短裙就出門了,但這兩年冬天就會將保暖放在首位。”

在北京當老師的韓雪今年27歲,“我在25歲以後,經常覺得很累,也不是因為工作或者生活,就是覺得心累。”平時喜歡熱鬧的她,現在也逐漸縮小了交際圈。

“初老症”心態上的衰老

記者在網上發現,有很多化妝品頻道打著“初老症”的幌子,為廣大白領女性推出“抗老秘訣”,並且有詳盡的專家支招,為廣大的女性同胞提供經驗。

國內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都市人群非上班時段選擇“宅”在家裡休息,而最主要的休息方式就是睡覺、看電視和上網。“每天工作那麼累,一回到家就哪兒都不想去了,我現在越來越喜歡獨處,與其出去鬧,還不如回到家裡睡一個美容養顏覺。”“80後”康明樂說。

“只要坐下來,小腹就有一攤肉”“認識新朋友的幾率逐漸退化”“KTV熱門點播排行榜裡的歌曲完全不會唱”這幾條“初老”症狀在網友們中的認可率最高。

對此,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賀娟認為,“初老症”形成的原因,一是社會節奏太快。現代人存在工作壓力大等問題,心理承受能力變弱,就對自己和周圍不太滿意的狀態進行逃避。二是因為價值觀的變化。現在更多的年輕人是崇尚“快樂至上”,如果每天逛夜店,身體和心理自然就會承受不了。

而趙款款則告訴記者,她覺得“初老症”也是一種成熟的表現,僅將“初老症”看成一種心理病是不對的。“比如說,以前我是看流行時尚穿衣,現在則非常清楚自己適合穿什麼,而且還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自身內涵修養上。相比"初老症",我更認同程又青的熟女魅力。”

“初老症”心態上的衰老

如何拒絕“初老症”

“現代都市女性忙於工作缺乏時間和空間清理內心壓力,再加上女性內心易缺乏安全感,所以更容易患上"初老症"”。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說。

在上世紀70年代末的時候,年輕人流行“裝嫩”,不願長大,拒絕成長,80年代初的年輕人又學著扮老,裝成熟,雖然實際年齡還沒有到那個程度,但現在年輕人的“初老”是在承受了生活的艱辛和壓力後,表現出過早的成熟,這種成熟是真實的,不是裝的。

《我可能不會愛你》每集的劇前和劇末都會有不同的程又青語錄,劇前是“初老”症狀,劇末是熟女魅力,女主角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現在的都市女性一些熟女心經。

賀娟指出,患上“初老症”並不可怕,關鍵是年輕人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不要放棄個人的責任和使命,將以前向上的積極態度給抹掉,“如果年輕人只是追求片面的快樂,就會形成一種頹廢的趨勢。”面對這種情況,她建議,年輕人應該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生命觀,並追求健康的身心狀態。

夏學鑾也認為,年輕人應培養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來迎接壓力和挑戰。此外,也應合理膳食,多注意休息,並且進行適當的運動。

“初老症”心態上的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