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商業模式No.56」商業模式的創新:對企業來說既是危險也是機會

20世紀,當面對數碼相機和智能手機的崛起時,柯達這個曾經的江湖霸主,已經風光不再。管理層作風偏於保守,滿足於傳統膠片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壟斷地位,缺乏對市場的前瞻性分析,沒有及時調整公司經營戰略重心和部門結構,決策猶豫不決,最終因無法適應技術變革而被新對手們遠遠的甩在了身後,錯失轉型的最佳時機,面臨退市風險。

「商業模式No.56」商業模式的創新:對企業來說既是危險也是機會

柯達的衰落似乎很早就有跡可循,在企業的生命週期中會面臨無數危機,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市場遊戲規則的變化,產業政策的調整,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商業模式的創新,企業家思維模式的轉變……對企業來說,危機既是危險,也是機會。當危機來臨時,企業該如何應對?由於市場發展空間已經趨近飽和,原有的商業模式不斷被後來者效仿和跟隨,企業原有的市場份額會不斷被蠶食,因此企業需要通過商業模式蛻變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金蝶軟件掌門徐少春認為企業轉型是陳舊、單一、缺乏活力的商業模式向創新、豐富、實現互動的商業模式的轉變。商業模式的轉變促使企業業務和管理發生結構性的變化,以實現經營績效的大幅提升。因此,轉型所面臨的挑戰是企業現有的管理系統能否匹配新的商業模式,企業現有的戰略執行體系能否支撐新的業務目標的實現。

未來的經濟環境會更加複雜、多變,企業面對的是一個動態的成長環境,需要時刻準備著適應新的、動態的成長模式。企業需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果斷決策,調整未來的發展戰略,快速執行,確保戰略目標的實現。在這種模式中,卓越的戰略執行體系,企業內部各個管理單元之間的高效協同就顯得越發重要。

“浪花淘盡英雄。” 那些成功崛起並獲得市場領先地位的企業往往比其它企業更能快速洞察並捕捉市場機會,並善於充分利用這些機遇。一個不能快速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戰略和組織運營體系的企業是沒有生命力的,而金蝶,通過輸出“管理諮詢+解決方案+管理軟件”的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更高的價值,助力更多中國企業的轉型與突圍。一方面,通過規範內部管理流程,加強管控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或通過建立共享服務中心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通過領導力和人才隊伍的建設,建立與新的業務模式相匹配的組織和企業文化,以支持業務戰略落地。

同時,金蝶融合東方管理王道、西方現代管理學思想和百萬客戶的成功管理實踐,提出以組織領導力為核心的“金蝶協同六力模型”, 旨在破解管理難題,幫助客戶打造高效型組織,構建卓越的戰略執行體系,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金蝶協同柔性的IT架構平臺支撐企業戰略動態調整、組織架構柔性變化、管控模式改變和流程調整,以幫助企業在快速發展與變動中實現“動態平衡”。通過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對內,有效整合人、財、物、知識、信息等資源,打破部門壁壘,優化資源配置能力,對外,以客戶為中心,整合企業上下游資源、公共服務資源、合作伙伴資源等,降低運營成本、抵禦市場風險,形成一個良性的企業協同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