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闖王李自成功敗垂成給後人留下了什麼啟示

李自成自從加入到舅舅高迎祥起義軍後,屢敗屢戰,最慘的時候身邊僅有十八騎隨從。但李自成靠著堅韌不撥的毅力,終於一飛沖天,在佔領西安後,順利建立了大順政權。在這過程中,李自成接納了一大批知識分子進入軍中,比較有名的如李巖、牛金星、宋獻策等人。由於李自成對李巖和宋獻策等人提出的建議是言聽計從,一律施行。尤其是李巖提出均田免賦口號後,大順政權更是蒸蒸日上,一片欣欣向榮。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闖王李自成功敗垂成給後人留下了什麼啟示​牛金星見李自成格外看重李巖,擔心自己失寵,就三番五次在李自成面前造謠中傷李巖。由於李巖為了大順政權的長治久安,提出了一系列約束紀律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這不可避免傷害了一大批跟隨李自成的重要將領的切身利益,漸漸的李自成受牛金星影響,也開始對李巖不滿起來。

本來按照李巖制定的方略,大順政權先鞏固已佔有的大西北之地,罷兵息戰,等滿清和大明兩虎相爭,坐收漁利。可牛金星為了自己能早日在北京城坐上大順朝丞相寶座,是不遺餘力的鼓動李自成向北京進軍。於是李自成在牛金星鼓動下,全然不顧自已後方根基未穩,就冒然傾其全力向北京進攻。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闖王李自成功敗垂成給後人留下了什麼啟示​北京在大順強大的武力下很快被攻克,李自成輕而易舉的推翻了明朝統治,逼死了崇禎皇帝。此時,除了李巖,包括李自成在內的大順政權所有領導人,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而得意忘形。有許多高級將領甚至不顧一切的到處拷問明朝官吏交出金銀財寶,而全然忘記了身邊還有滿清這隻惡虎。隨著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李自成在一片石是輸的一敗塗地,只能心有不甘的退出北京城。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闖王李自成功敗垂成給後人留下了什麼啟示​李自成此時後悔也晚了,只能且戰且退,所佔城池紛紛陷落,沒有穩固大後方的惡果一一顯露出來。可李自成不檢討自己決策的失誤,反而在牛金星的挑唆下,惱羞成怒的殺害了一直對他忠心耿耿的李巖,使得大順軍上下離德,軍心煥散。不久,李自成就在湖北九宮山偵查地形時,被當地地主武裝殘忍殺害,結束了他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奇特歷史。

李自成之所以能輕而易舉從十八騎到奪取北京城,後又瞬間敗亡,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首先,李自成弱小時,起義軍上下都能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而明軍由於官兵腐敗,個個貪生怕死,與起義軍稍一接觸往往就潰不成軍。其次,由於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吸引了廣大身處水深火熱之中,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災民參加起義軍,使起義軍如滾雪球一樣迅速膨脹,這就是李自成能很快席捲大西北,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的主要原因。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闖王李自成功敗垂成給後人留下了什麼啟示​由於李自成在大順政權建立後就忘乎所以,偏聽偏信牛金星等人的挑唆,疏遠了一心一意為了大順政權的長久發展而嘔心瀝血的李巖,天下還未平定就開始享受起來。另外,建立大順政權後,李自成就應該及時轉變策略,把起義軍從流寇武裝真正轉變為大順正規軍,使大西北成為大順政權牢固的大後方。不要急於攻佔北京,推翻明朝,而是要好好整編隊伍,統一大家的思想認識,待時機成熟再進攻北京也不遲啊!就算形勢惡化到不可收拾,即使在北京站不住腳,也可徐徐退回西北,以圖再戰。

實際上李自成自己對此也有清醒認識,否則他也不會兵臨城下時想和崇禎皇帝談判,求封西北王。談判被崇禎皇帝毫不猶豫拒絕,李自成無奈之下,只能率領大順軍攻打北京。大順軍攻進北京城後,李自成就再也約束不了沒有遠大理想的手下將士,結果功敗垂成,瞬間敗亡。李自成以他活生生血的事實,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這也算是李自成本人沒有想到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