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班主任津貼該不該從績效工資裡“挖肉”?

文軒閣


首先表明態度:班主任津貼,絕對不該從績效工資裡挖肉!

在沒有實行績效工資制度之前,班主任津貼就一直存在,財政撥付專款,專門發放班主任津貼。這說明什麼?說明班主任津貼不是教師工資,只有擔任班主任的老師,才能享受班主任津貼。

績效工資是所有教師都有的工資,是工資中活的部分,是教師工資的再分配。而班主任工作,是教師工作的之外的工作,自然應該有另外的報酬。

將班主任津貼從績效工資裡挖肉,說到底,不過是財政為了省錢,變相剋扣了班主任的津貼罷了!


當代師說


教師績效工資包括基礎性績效部分70%和獎勵性績效30%,基礎績效每月和工資一起發放到個人賬戶,獎勵性績效工資則每年末集中發放。目前老師們怨言比較大的是獎勵性績效工資這一塊,由於每個人的獎勵性績效工資並不相同,很多老師沒有得到自己“應該得”的數額,因而被認為是“挖了肉”,認為拿自己的工資去補貼他人,很不合理。



這裡,老師們必須明確的是,獎勵性績效工資在其屬性上不再屬於個人,而應服從服務於學校工作。也就是說說,獎勵性績效工資在分配之前,不是任何一個人“身上的肉”。  之所以讓老師們有了“自己的肉”的錯覺,是因為每年都有個人應得數目跟老師們見面,老師們自然而然的愛同那個數字作比較,比數字少了就被認為是“割肉”了。

回到正題,班主任津貼該不該從績效工資裡拿出來發放呢?筆者記得在績效工資實行以前,當班主任每個月都有12塊錢的班主任津貼,每期由財政支出,也就是說國家承認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實行績效工資以後,班主任津貼就放在績效工資裡面。按道理說,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大家共同的事,不應該某一部分人擔當,績效工資就是學校用於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獎勵多擔當的手段,班主任工作屬於學校必備的重要工作,理所當然應該包涵在績效工資裡。

之所以有很多人對班主任津貼從績效工資裡提有怨言,是因為原來的班主任津貼都是財政另外支出,一下子沒有單獨支出,就認為被虐待了;再就是老師先入為主有了自己應得數額的印象,從而錯誤的認為被“割肉”。另外,很多學校校領導比照班主任也在績效工資裡進行工作量的浮動,這樣就有可能造成當了班主任還不夠本,不當班主任差異更是巨大的結果,從而讓“割肉”感得以強化。



要改變學校實行績效工資浮動給老師造成被“割肉”的錯覺,筆者認為需要做幾方面的改進。

1、提高教師基本待遇,讓他們工資總額至少達到原來包括績效在內的工資總額之上。

2、不再提老師績效工資的提法,主要按學校學生多少來提供學校獎勵經費,從而淡化自己應該得多少的印象,老師們在學校多做了事,做出了貢獻,理所當然應該多得,這也便於學校管理。

3、將學校領導等實行職級工資,不再於與普通教師績效放在一起,避免造成領導和老師的矛盾,領導多做了工作有職級工資,再也沒必要與民爭食。



當然,提議歸提議,錢怎麼發還是大人們說了算。你同意我的提議嗎?

我是頭條【文軒閣】,黃岡名師,黃岡市優秀校長,善做實事,敢說真話,想做真人,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也歡迎轉發評論!


文軒閣


按2009年1月正式開始實施的《關於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考核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班主任津貼確實可以在績效工資中列支:

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在績效工資中設立班主任津貼、崗位津貼、農村學校教師補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勵等項目。

績效工資制度的前生後世:

自教師工資實行縣級統籌後,基本解決了之前教育經費鄉鎮自籌為主時,拖欠教師工資的老大難問題。但與此同時,教師工資與公務員工資的差距卻進一步拉大。為提高教師待遇,確保教師平均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2009年,國家在義務教育學校正式實施了績效工資制度。

但績效工資制度實施後,效果卻並不如人意。

一是地區差別太大。雖然《意見》明確規定,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照“管理以縣為主、經費省級統籌、中央適當支持”的原則,確保落實到位。但具體實施中,經費主要由縣財政負擔。因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全國各地績效工資水平差距非常大。

二是總量過少。以筆者所在中部地區縣為例,如績效工資總量為人均22000元,則30%獎勵性績效為6600元,平均每個月僅550元。去年將績效工資的一部分納入基本工資,這塊已經減少到每月僅300元左右。這300元錢的績效工資,要發放班主任津貼、行政職務津貼及其它雜七雜八的補貼,“螺螄殼裡做道場”,能玩出什麼花樣?

三是分配不合理。錢本就不多,很多學校把行政、後勤等工作折算成課時量,都在績效工資中列支,致一線教師很難達到平均工作量。有些課帶得少又沒有職務的教師,甚至一分錢拿不到,還需要另外從基礎工資中扣錢出來。

績效工資制度的實施,不但沒有更好地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反而給學校的教學管理帶來許多困擾,一直以來,業界呼籲取消績效工資制度的呼聲幾乎從未停止。

而且,實施績效工資制度,也未能保障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工資。公務員規範津補貼後,有一段短暫時期,工資水平與教師相當。但很快,公務員又有了目標獎、黨建綜治文明檔案獎等五項獎。依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及政策不同,有很大差別。少的一兩萬,多的六七萬。但在發放這些獎勵金時,一般都把教師排除在外。——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班主任津貼該不該從績效工資中“挖肉”?按政策可以,但實踐看來,並不恰當。

絕大多數地區,獎勵性績效工資這一塊,總量已經很小。如果從獎勵性績效工資中發放班主任津貼,要麼津貼水平極低,根本無法調動班主任工作積極性,要麼切完班主任津貼後,獎勵性績效工資已所剩無幾,其它工作將用什麼來衡量分配?

其實,不但班主任津貼不應該從獎勵性績效工作中發放,行政、後勤、課時等其它工作量,都應另設增量績效工資,從中列支。然後將30%獎勵性績效工資“歸還”教師本人。

理由是,這30%的獎勵性績效工資體量太小,已無法起到衡量工作量和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作用。且現行的績效工資,是以教師基礎工資為計算依據的,這樣就會給教師”績效工資是教師個人工資的一部分”的錯覺。因而對“割自己的肉喂自己甚至喂別人”相當抗拒。

只有另設總量與公務員五項獎相當的增量績效工資,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在增量績效工資中設立班主任津貼、崗位津貼、農村學校教師補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勵等項目。並根據教師、管理、工勤技能等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分類考核。依據考核結果,在分配中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


毫米


績效工資是什麼呢?

我們國家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除了發放工資之外,還有一部分很大的待遇是績效工資。

績效工資又分為,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兩部分。這是由地方政府確定的。

有的教師反映, 每個月的工資都要扣30%的績效工資,很不公平。



其實在我們國家,所有的事業單位,都要扣績效考核工資。因為我們的績效考核工資就是我們待遇的一部分。

理論上說學校扣的是最少的,各級醫院衛生部門是扣40%,普通事業單位是扣50%。

嚴格來說,我們都要對工作人員的德績勤政廉等各個方面進行績效考核,可能部分事業單位,比較平均一些,扣掉的工資和發放的績效獎金,是差不多的。

不過學校的情況比較複雜,比如說班主任的負擔重,但是財政並沒有專門的崗位撥款,很多學校都是從績效工資裡出的。因此一部分人覺得分掉了他們的績效工資,不公平。有一種挖肉的感覺。


學校作為一個整體的事業單位,在進行績效工資設置的時候,有其專門的規定。而且我們的事業單位考核制度中,也沒有專設的這種班主任崗位工資。所以,這種不是很明確。

不過2018年1月,我們國家發佈了關於完善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完善中小學教師的待遇保障機制。也許會對廣大的中小學老師專設班主任崗位工資等特殊情況的工資也不一定。

不管怎麼樣,我們的改革總是越來越好的,顧及到大多數人的利益,希望大家耐心等待。


暖心人社


不管是班主任津貼,還是績效工資都是老師的原有工資裡拿出來再分配的。分配就不可能公平。

不管是班主任津貼還是績效工資都不多,來源還是老師自己的工資,所以沒一個老師高興的。

我們這兒一個月班主任津貼200+每月,績效工資從每個老師的工資里扣除300。比如我一個學期的績效1000+。比扣除的錢更少,相當於我的一部分工資給了其他老師。

你猜幸福指數有多少?

個人認為班主任津貼不應該從績效工資上拿出來。本來就不多,還徒增了很多煩惱。

老師的怨氣大,能用心教育嗎?


化學姐話教育


絕對不能扣,沒有實際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班主任,課間十分鐘,也有小朋友去辦公室告狀,他用了我的橡皮沒還,他不小心踩著我的腳了,同位過界了,等等等等。喝口水的時間都沒空。


風雲皇帝流氓


班主任工作辛苦繁瑣,像我等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晚上九點下班,每天出了三餐有近三個小時時間吃飯外,不是在上課就是在改作業,還有管理班級學生,一個班主任就是一班之主,既然平時做得多,肯定要有報酬,現在班主任在績效工資裡也就一個月三四百塊錢,很少,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補貼,而學校沒有其他經費,不從繼續工資裡出能從哪裡出,多勞多得而已!


之行漫漫


不做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教師績效工資中的每一分錢都是教師工資的一部分。我們蘇北某縣劃區時,為了拉平市縣之間機關事業工作人員工資差距,每人上調1100元,公務員原數打入個人工資賬戶,而教師每人摳330餘元做績效工資,以後每調一次工資都要扣除其中的30%作為年終績效。這還不算完,我們每年第13個月獎勵工資也作為年終績效。這怎麼能說不是“挖肉”呢?只有那些昧著良心·、坑蒙拐騙者才說績效工資不是個人工資。


皓月當空123169916


不應該。百度百科對“教育經費”詞條的解釋“費用範疇”一項第一條“支付範圍”一項的第四條裡說到班主任津貼,應該充分說明班主任津貼應該從教育經費裡支出吧!

百度百科“教師績效工資”詞條裡如此說:



可以看出績效工資和班主任津貼沒有半毛錢關係。


西安大崔


班主任工作苦,班主任工作累。我們這裡班主任津貼一個月一百五,一年一千五,在學校班主任早上六點就和學生一起跑步,晚上學生上了晚自習才離校,可謂披星戴月。即便這樣,在年底發績效時許多任課老師都有怨言,普遍覺得自己也好好工作了甚至超工作量了為什麼自己的績效都領不夠,這可能是大部分教師有怨言的原因。所以學校裡就出現了這種情況:班主任工作沒人願意幹,部分任課教師工作熱情不高。績效沒有起到績效的作用,起了反作用。希望教育部門能設立專門的班主任津貼,別因為“績效”寒了廣大教師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