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糧食落價工資上調,這樣一落一調,跟農民有多大關係,對工薪階層有怎樣的影響呢?

詩人云霧1單


糧價跌工資漲,使得現在農村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對農民和工薪一族影響很大。

1、對農民的影響。

現在很多物價都大漲甚至翻幾倍,唯獨糧價在近幾年內甚至在不漲反而下跌。工資上調,人力成本越來越高,種地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隨著農資價格的上漲和人力成本的上調,種地成本越來越高。而糧價和農產品的價格不漲反而下跌,使得很多農村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種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現在農村種地的只是一部分中老年人,“種地不賺錢”成為共識。

2、對工薪一族的影響。

工資上調,對於工薪一族來說是一個喜訊,但對農民來說是不利的信息。工資上調意味著工薪一族的工資收入提高,每個月的工資收入高,農村年輕人種地的就會越來越少。工資上調,對農資企業,意味著用工成本的提高,必然會提高農資價格,把用工成本的提高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農民種地離不開農資的使用,農民成為農資產品的消費者,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幾年農資產品價格年年上漲的主因。

工資上調意味著用工成本、人力成本上升,對農民來說就意味著農資成本提高,種地的人力成本提高,而糧價下跌,使得本來種地利潤就低在梁家和工資的影響下,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小規模種植甚至虧本。


昕瑞生態


說實話,2018年的糧食確實落價,而部分單位的工資也確實上調了!而在這一落一漲之間,對於農民的影響無疑是種糧收入降低了,對於一些工薪階層來說,收入有一定的提高也是事實。

為了不挑起口水戰,今天我就不說工資上調對於工薪階層的影響,接下來我就主要說一說糧食價格回落對農民造成哪些影響以及應對措施!

政策變動,我國糧食價格全面下調!

熟悉我國農業政策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在2015年以前,我國的糧食市場價格可謂是節節攀升的,而2015年之後,幾大主糧的市場價格可以說全面的回落!

2014年前後,國家正式取消了大豆的國儲,將原先2.4元每斤的國儲收購價取消,改為了市場價格收購,國家給予價差補貼!後來索性直接連價差補貼都取消了,直接改為了市場化收購加大豆生產者補貼!2018年,我國的大豆市場價格是多少?東北的朋友對此深有感觸吧,很多豆農向我反映,自己賣糧的價格只有1.6元左右!如果不是有著每畝100多塊錢的補貼,在東北種大豆,種一畝賠一畝!

2016年,國家正式取消了玉米的收儲制度,玉米價格一下子從巔峰時的1.2元每斤跌落至2016年的0.7元每斤!農民苦不堪言;

同時,稻穀的託市收購價格也逐步的下調,不管是早秈稻、中晚秈稻還是粳稻,都無一倖免。

2018年,最後一個收購價格沒有下調或者取消的糧食品種——小麥也迎來了自己的收儲價格標準的下調!

糧食價格下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

其實如果你們留心的話,就會發現,早在2015年,我國的糧食價格就開啟了價格下調的序幕,只不過那個時候只有極個別品種的市場價格出現了下跌!如果按照糧食價格下落的順序來看的話,它們分別是,大豆、玉米、稻穀和小麥!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只有一點,那就是我國的農業供需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無效且低端的供給太多,而急需且中高端的供給太少!說白點就是普通的糧食供給量太多出現了過剩,而中高端的優質糧食供應明顯不足出現缺口甚至只有進口!

這就是為什麼我國每年主糧出現豐收,卻還大量進口的病因所在!

糧食價格下調和農民增收不衝突!

筆者以為,糧食價格下調確實有利於我國糧食市場的長遠發展,畢竟長期以來國內糧食價格與國家糧食價格倒掛嚴重,不利於國內糧食產業的長遠發展,企業負擔加重,各種農產品市場價格過高!

但是,農民的種植收益不能夠因此而降低!雖然目前我國這些年有很多農民朋友已經不再以種地為生,但是依舊有大量農民朋友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由於種種原因,種地目前才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降低糧食價格無異於是降低他們的收入來源,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

因此,筆者以為,國家應該適當提高農業補貼標準,在糧食價格整體下滑的情況下,儘可能的提高農民的種植收入,爭取能夠保證農民的種植收益不降低,才是解決目前農民困惑的有力辦法!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6.21


糧油市場報


問:糧食落價工資上調,這樣一落一調,跟農民有多大關係,對工薪階層有怎樣的影響呢?

  • 首先我們來說下糧價下跌對農民的影響吧

我們先從大的環境來講,應該說隨著經濟的發展,目前農民家庭收入主要是打工收入,種地收入已經成為很小的一部分,沒人能指靠種地來實現養家餬口,因此,種地收入其實是輔助型的。

但是,雖然種地收入對農民的整體收入影響有限,但種地賺錢和虧錢卻完全是兩個概念。應該說,這兩年隨著糧價的下跌,化肥農資及人力成本的上漲,種地已經處於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部分地區已經出現撂荒現象,這對糧食生產來講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據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李鈺、韓一軍發佈的《近年來我國小麥成本收益變化分析》顯示,雖然2010-2015年我國小麥的收益總體呈上升趨勢。但與之相伴的是生產成本也在持續上漲,若扣除成本因素,2010-2015年我國小麥種植純利潤是下降趨勢,2015年的小麥種植利潤不足20元/畝。

  • 我們再來看下糧食價格下跌對城鎮居民的影響


目前我國居民恩格爾係數已經低於30%,這說明城鎮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已經不再是主要的開支,當然,如果考慮進房價的因素的話,這部分開支可能更少。

不過,還是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糧價呈現下跌勢頭,但我們要看到,糧食的加工成本在上漲,比如人工費、水電物流、廣告宣傳費、門面進場費等,這些費用的上漲已經遠遠高於糧價的下跌幅度,所以我們看到,糧價下跌對居民在食品支出方面的絕對值並沒有太大幫助,食品價格還是處於上漲之中。

因此,現代城鎮居民生活壓力早已從上世紀的吃飯問題轉移到了房子上面,在一些一二線城市,動輒幾萬一平的房價,是糧食根本比不了的。

  • 未來我們可以採取高糧價策略嗎

其實從國內外糧食價格的對比來看,我國的糧食價格其實是處於較高位置的,這才導致大量的進口。

但我們看問題不能只從一個方面來看,相對於糧價,在國內很多商品的價格都比國外價格高,有的甚至高几倍,從這個方面來看,糧價是低的。

此外,地少人多的國情,也註定了我們的糧價生產成本遠遠高於國外,在這種背景下,國內糧價高於國際糧價才是合理的。

再從國內商品價格的漲幅橫向對比來看,近十年來國內糧價漲幅幾乎可以用微漲這個詞來形容,而同期我們看到,目前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少用到“角”這個貨幣了,而糧價還是用分、用釐來衡量價格的。

說到了這裡,我們能不能實現高糧價政策,對糧食本身來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最終取決的還是房價問題——畢竟,我們已經在房子上綁定了一生,糧價再漲我們該拿什麼來交換呢?或許是等房價下跌了,人們對糧食這種商品的價值才會重新注重起來。


每日糧油


工資上調和糧食價格下跌對離退休和掙工資的人員是好事。而工資是根著國民經濟總收入(gdp)的增長而上漲。如此看來物價也會根著上漲。那麼人民的人均消費指數(cpi)也會提高。對於大多數的工薪階層而言也是一憂。而糧食價格下跌必定會導致農副產品價格也會下跌。比如:肉類和禽蛋以及水產養殖等。這對於工薪階層來說也是一喜。

gdp和工資上漲所帶來的涉農產品比如:化肥、農藥、種子都會根著上漲。而糧食價格不但沒有上漲反而下降。這讓很多農民想不開。其實糧食價格是根著國際糧食價格走的。外國人少地多,土地平整適合機械化作業,這就大大降低了糧食生產的投入成本。由於我們國家的人多地少,土地零散脊貧,農民還是半機械化半人力的生產和外國相比還是處於弱勢。儘管國家給了農民一定的補償,和以前相比農民還是吃虧了。舉個例子:我們遼南這大多數都是山地,玉米產量低。平均畝產為1000斤(按14%水分。)在2014年我們這玉米價格每斤達到了1.2元(國家保護家1.13元)。每畝地總收入1200元,扣除投入500元,每畝純收入700元(包括人工。)。現在玉米價格0.85元,投入550元,每畝可純收入1000✘0.85-550=300元,加上國家補償100元,也就是每畝一共收入400元,和2014年比每畝少收入300元。本人承包了幾家鄰居一共40畝土地,每年少收入300✘40=12000元。所以本人今年減少了土地承包數量。現在我們這裡已經有小面積土地扔荒現象。如果糧食價格繼續下跌,不利於農業生產,農民收入低了購買力自然會下降,也影響了國民經濟發展。


山野50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認為糧食價格下落城裡工作人員工作上調,跟農民關係很大,跟工薪階層影響不是很大。

因為現在糧食價格與其他工業品相比,本來就相當低了,種糧的農民效益很低,不少農民靠種糧越來越難維持生活了,甚至不少農民對糧價過低也是非常抱怨的。而不漲價到還好,讓一部分農民仍在堅持種糧,現在還要價格下落實際對種糧農民積極性是一種嚴重的打擊,可能不少農民就真的再也無法繼續堅持種糧了,農村擱荒地只會越來越多,年輕一代都中嚮往跑到城市裡打工,農村將不斷空心化和邊緣化,未來糧食供應會大問題,如果真的有一天遇到天災人禍或突發戰爭,國家拿不出足夠的糧食來供應城鄉居民,那麻煩可就大了。

而且糧食下落,城裡工作人員漲工資,只會越發加劇農村與城裡收入分配差距,導致農村種糧農民的日益貧困,城裡工作人員的收入越發增加,最終農民都不願意呆在農村種地。

對工薪階層來說,糧食下落,工資增加,可能在生活開銷上節約了一點點資金,畢竟現在糧食消耗不是很大,糧食下落對購糧支出下降影響有限;也就是說雖然糧價下落會讓城裡人收益,但這種收益不多,只是從長遠來說真正傷害了種糧農民的利益。


開偉觀察


現在國內的糧食價格確實一直是漲勢緩慢,而且一些糧食還有價格下調的趨勢,但是看到各省的基本工資都是每年再上調的,很多人也許會就會覺得,這麼發展下去,以後農村還有沒有人願意種地,到最後城鄉的差距越拉越大。其實現在城市差距已經是非常大了,但是國家還是在壓低糧食價格,而增加城裡人的工資,這不是讓農村人更不好過嗎?-

糧食價格下調,這個是部分還有暫時的,不管怎麼說現在所有的物價都是在穩定的上漲中的,糧食也是一樣的,如果真的出現工資普遍上漲,而糧食價格下跌的話,那麼真的可能沒人種地了。所以這個也是在國家的可控範圍之內的。

當然糧食價格下跌,最直接也是最先受影響的就是種地的老百姓了,因為這些種地一年都是靠著這些糧食活下去的,而現在本來所有的物價都在上漲,化肥,農藥,種子,人工等等都是在上漲,糧食價格不漲還不說,還要降低這個肯定會打擊種植戶的積極性的。

但是糧食畢竟是關係著我們每個人的利益,而且也是每個人每日必須的,所以國家對於糧食的控制也是最至關重要的,如果價格太高肯定會引起社會不安,如果價格太低的話,那麼就是前面說的會嚴重打擊種植戶的積極性。

對於消費者來說,可能會短時間的收益,因為畢竟生活開支減小了,可用支配會增多,但是長遠的來說對各行各業的人都是有影響的。一種產品的價格下跌,可能也會導致其他產品的價格下跌,那麼最種也會影響到消費者自己所從事的行業。那麼對於種植戶來說也是一個打擊,最終就會導致整個社會的不安。

但是不管怎麼說目前來說糧食的價格不管是對於種植戶來說還是消費者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現在種地的還是在堅持,消費者也沒有多大的怨言。當然國家也是一直在控制,多了就出口,少了就進口,大致穩定在在一個範圍之內,這樣對誰都是有好處的。

不過我也是在農村搞養殖種植的,對於搞農業的人來說確實太辛苦了,和那些公職人員是沒法比的,所以我覺得應該還是要小小的提升一下糧食的價格,現在真的是太難做了。如果再不漲價的話,真的很多人都堅持不下去了,我自己就是其中一個。


三農帝國


糧價跌落工資上調,有喜有悲,也算正常規律,過去,有個哲人說過,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也就是說:糧食多,糧食賤,國家越來越安全,相反,糧食少,糧食貴,國家終久要打擂。一旦打擂,糧食會越來越貴。至於說對農民和工人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上邊會有辦法,施行稅貼農業。總的說來,農業誇了,打不來糧食,各行各業日子都不好過。大家知道,國家從2007年以來光是生活貧困幫補數額之大,水利設施,農村環境,耕種收打,種糧直補及秸稈還田約達幾十億。這樣以來,農民雖說糧價低,但投資數額減少,而且,除種地收入外,農民還可以外出打工。而工人呢。他們工資雖多些,但他們的消費項目比農民多。物價比農村貴。相對來說,農村農民還是底子薄,農民消費之後還沒有工人落錢多。

因此,種地不掙錢。農民意見大,長此下去,土地拋荒落荒會越來越多。


農村土秀才


糧食落價,工資上調,從這一現象來看,這將進一步壓縮農業糧食的發展空間。

長期以來,糧食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居民生活的基本開支,但從人均消費糧食角度來看,目前城市居民消費糧食的數量,與總體消費食品的總量來比還是在下降,可以講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種表現,總體消費趨勢是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




工資上調的數量與社會總體物價水平相比較,還是比較低的,那麼分配到日常糧食開支的部分的增長率是微乎其微的。我國居民的支出主要集中在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所以說不是大量的增加收入,對於城市居民而言也是杯水車薪。



而對於農業而言,作為國家穩定需求方面講,維持整體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是首當其衝的,但是糧食價格總體而言是基本受到國家總量控制的,不會隨著產量的高低而提價或者降價。一般都是國家宏觀進行調控,以保證市場價格的相對穩定。

從我國糧食生產的角度而言,糧食價格下降,直接會影響種糧者的積極性和經濟收益,從實際生產的角度來講,目前我國糧食生產主要經濟來源還是糧食補貼,在沒有糧食補貼的情況下,種糧可以上說是效益極低。



從我國糧食產量而言,雖然我國是世界產糧第一大國,但是糧食需求的缺口仍然很大,所以必須依賴進口糧食來補充市場需求。但問題是進口糧食的價格相比國內糧食價格依然是比較低,這樣的結果是進一步導致糧價下降,當然國家一般都會對糧價進行必要的調整,讓其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運行,以便保證市場和國家的穩定。



正因為如此,個人認為,從目前糧價的變化和工資收入提高的幅度,並不能對整體社會產生大的影響。


瓜農之友馬博士


對於種地的老農來說,現在的糧價並不能讓人滿意。玉米的價格從2014年的1.2元降低到現在的0.8元一斤,大豆的價格從2014年的2.4元降低到現在的1.8元。只是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就已經有了巨大的價格落差。小麥水稻雖然有最低價在保護,實際上現在的最低收購價也在下調中。

本身糧食的價格就不是很高,從農業稅的取消之後,似乎大家就沒有享受到糧價的上漲福利,反而物價的成本在逐漸的升高,農資的費用在不斷的上漲,農民的收益在不斷的降低。雖然農民可以獲得農業的補貼,但這筆補貼和農資成本來看並不是很吸引人。但就算是這樣,近兩年的糧食價格還在下降過程中。

每年的三大主糧進口量在逐年提高,今年的進口總量達到了近2000萬噸,雖然沒有危害糧食安全防線,但本身的糧食剛好滿足供需,這些進口量的增加,只能打破這個平衡,以至於糧價只能被迫下降。當然糧食價格的下降,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讓大家到城市裡打工,我國農業現代化比較落後,目前只是在部分地區集中土地種植,但5億多的人口依舊生活在農村中,這些人的小農種植讓農業的現代化受阻。

當然現在的基礎工資上漲,還是為了能夠讓農民更好的來到城市裡打工。但農民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城鎮的物價開支大,這些人在城市裡生活反而更困難。當然工薪階層的生活物資並沒受到太大的影響,畢竟農作物的收購價和商品之間本就是不對等的比例,只要物價不上漲就滿足了。


惠農圈



糧食落價與工資上調沒有必然的關係。從表面上看,掙工資的收入高了,種地的收入少了,一多一少農民心裡不平衡了。要想心理平衡,就要分清糧食落價的原因和工薪上調的原因。

工薪上調是根據GDP的增長與物價指數CPI相關聯。發達國家工薪上調佔GDP增長率的50%左右,而我國僅佔20%左右。物價總指數變動增長率每年都在增長,它對應的是整個社會商品總額,包括住房,教育與醫療等,並不能光考慮糧食下調了,意味著物價總指數就降低了。因此工薪增長伴隨著GDP指數與CPI指數的增長,每年必須調整工薪,否則工薪族收入就下降了。

糧食價格的上調與下調主要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因為中國農業市場與國際早已接軌,全球糧食價格的變動,主要受農業機械化,科技種田,自然災害等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農業生產發達,生產糧食多,出口糧食也多,帶動價格下調,實際是好事。人們用較少的錢可以吃飯,以農業產品為原料的工業產品成本也降低,道理很簡單。

我國農業人口多,但機械化程度低,投入成本較高。和發達農業國家比,竟爭力差,效益低。進口國外糧食比國內便宜,因此壓低了國內糧食價格,這就是市場經濟的結果。

市場不能不開放,開放了農民利益受損,國家只好通過發放糧食補貼彌補農民損失。

有人說農民將來不種地了,讓地荒蕪。實際上,國家早就號召山坡地退耕還林。在山區,農民分的地不夠種,都偷偷開墾山地種植,造成水土流失,生態破壞。將來農村發展方向是推廣機械化,讓少數人科學種田。一家種十幾畝地不賺錢,一個種田公司種幾千畝上萬畝地就賺錢了。農民把地租給種田公司收租金就行了。

未來農村人口都往城市化過度,種田的人越來越少,但糧食不會減少。現在富有的工業化國家,不生產糧食,靠資源及工業產品賺錢進口糧食,活得比我們好。非洲部分地區工業不發達,農業又落後,總是處於捱餓狀態,就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