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行走不同的地方

品味不一樣的特色美食

遇見不一樣的習俗文化

這裡似乎離時尚圈太遠

這裡卻從不缺乏時尚


詞句似乎永遠都無法準確形容女性,無論是對於其容貌身段的溢美之詞還是對於其品格內涵的褒獎誇讚,當所有的一切都必須降落為詞彙時,卻總是缺失了某些真正賦予其靈魂的部分。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迎合著這些詞彙,無論是詞彙還是女性本身,似乎都在變得支離破碎。在西南邊塞的哈尼族婦女身上,可以看到一種自泥土中生長而出、可用肉眼觀察出生長脈絡的美學觀念。這種觀念與他們的生存方式緊緊融合,最終成為了一種如同呼吸般自然,隸屬於服裝的強大能量。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哈尼族一家人

相比于都市,哈尼族聚居區更多保存著男尊女卑的傳統思想,因而哈尼族的女性自出生起就承擔著自田間到灶臺極其繁重的工作。因此他們的衣著配飾,都留存著極多的工具意義。或者可以說,相比於皖南女人華美的衣飾和張愛玲筆下的華美旗袍那如同油畫般精緻的端麗,哈尼族傳統服飾的所有美學意義都是動態的,和天地水域,煙火襲襲糾纏在一起。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哈尼族女人揹著揹簍

哈尼族的女人總會揹著一個揹簍,其中一條帶子勒過額頭,這也許多多少少是他們頭上厚頭巾出現的原因,厚厚的布總可以抵禦些許揹簍負重的壓力。但絕不僅限於此,繁重的勞作讓批發過於累贅,單純的束髮又稍顯單調,一條頭巾配合哈尼族普遍深刻的輪廓,線條之間所有的美麗都一覽無餘。哈尼族婦女用一條毛巾三兩下就能纏出精緻的髮飾,在生活中積累的智慧於不經意間流露。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各種銀飾也頗得他們偏愛,大而誇張的耳環,或者乾脆墜在頭巾上。最新奇的是他們垂在胸口那條乍看彷彿是項鍊的裝飾品,一個小包裡裝著指甲剪、挖耳勺、針線包和所有他們需要的東西,本是工具卻也成了獨特的項墜。從這些精巧的細節裡,可以窺見哈尼族女人世代相傳,根植於日常生活中的美學智慧。

僅看肩部以上,厚頭巾包裹髮絲後愈發深刻的輪廓搭配著銀質的耳環和項鍊,面孔上沒有更多的脂粉修飾,甚至會在年紀漸長後留下刀刻般深沉的皺紋,但這統統成了他們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回首一停留,清澈明亮的眼睛裡滿是時光。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哈尼族老人的服飾也很有特點

哈尼族女人日常都是短褂長褲,大多數情況下以黑色為主,若有節慶會換上更加鮮豔的色彩,也會以更多的首飾裝扮自己。但在更多的日子裡,黑色耐髒易洗的特性佔據了服裝的絕大多數色彩。但就是這低到塵埃裡的顏色,卻以線條與輪廓和日日生長的梯田組成了一首質樸的詩歌。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哈尼族兒童服飾色彩較為鮮豔

她們總是蹲在地上,切菜燒飯,或者完成其他的家務。曾經居住在相對低矮蘑菇屋裡的哈尼族,就彷彿從一開始他們就選擇了一種極其接近土地的生活方式。而就像梯田將山川勾勒成了精美畫卷一樣,哈尼族的女人們也用他們來源於天性的智慧,在這簡單到幾乎粗糙的生活裡培育出了專屬的美感。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和梯田渾然一體的哈尼族服飾

由於勞作的需要,他們的上衣都很寬鬆,也幾乎不會選擇裙裝,但是在上衣和褲子之間,卻以布帶在要胯間來回纏繞,穿著方式複雜到必須依靠長輩的幫助。但就是這條特別的腰帶,不但讓從腰、胯到大腿的區域帶有原始意味的女性遐想,也在走路時,將自然的移動款擺帶出的線條感平添進了幾分嬌豔的味道。跟他們相比,如何精緻的腰帶都顯得太過刻意。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穿著民族服飾勞動的哈尼族婦女

哈尼族女人的衣服是很簡單的,但是她們會繡上各式各樣圖騰意味的圖案,會選擇流蘇和各種銀飾,更多的情況下,他們是以從面部延伸開的線條勾勒出全部的美學意義,而在王翎芳老師來看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著所有與服飾相關的精巧,都是和生活連接在一起的。他們穿著這樣的衣服斬瓜切菜、下水捉魚,洗衣做飯。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哈尼族女人每天都會穿著這樣的服飾下田勞作

她們走在田壟上的時候總會唱歌,黑色的衣著、背上的竹簍,還有渾然天成的姿態和背後的天地山水一起,成為了一場哪怕匠心巧運也難以移植和複製的T臺秀。因為重複著相同的勞作,哈尼族女人的一致性很強,但是在交互的過程中總能體現出個性,就像他們親手為自己繡上的裝飾,就像他們耳環上的細節。她們分明是在從事一種最為辛勞的工作,卻用詩歌式的優雅姿態完成。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哈尼族女孩馬鬥崩

這是哈尼族女孩馬鬥崩,已經在昆明上大學的她看上去和其他同齡女孩並無二致,換上哈尼族服飾卻霎那間綻放出了光華。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王翎芳老師和哈尼族小朋友

哈尼族非常偏愛手工銀飾

如今,中國風颳到了時尚設計的各個角落,甚至作為一個完整的主題被挖掘和演繹。但我們看到的更多是一種流於表面的元素堆砌,在哈尼族女人的身上,擁有一種女性化的智慧和一種原始而單純的美感。

哈尼梯田就是她們的時尚T臺,哈尼古歌是她們天然的背景音樂,山裡的陽光是最絢麗的鎂光燈,她們勞作的倩影則是最完美的一場秀!若是將他們在田壟上經過的姿態平移到時尚之都的鎂光燈下,怕才是整整意義上東方古國的震撼。

單是他們腰帶的使用方式,就同時適合模仿和以混搭為名的創造。她們只是哼唱著古老的小調從你面前經過,把這種原始卻完整的美感送到你面前,去解構,去重塑,去閃耀。

她們在梯田漫步猶如T臺貓步

楊柳梯田


內容整理自新浪微博元陽梯田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