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非遗在身边:虎头鞋,儿时忘不掉的童鞋

非遗在身边:虎头鞋,儿时忘不掉的童鞋

虎头鞋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避邪的功能。

非遗在身边:虎头鞋,儿时忘不掉的童鞋

虎头鞋做工精细复杂,鞋面上通过刺绣和花纹勾勒出的虎凝结着老辈人对孩子殷切的祝福。早年间,人们认为虎头鞋有驱鬼保平安的作用,所以老辈人都会给孩子们做双虎头鞋祈求孩子虎头虎脑,健健康康。儿时条件简陋,农村孩子脚上的鞋子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各样的童鞋款式五花八门,而想再找一个会制作手工虎头鞋的人已经很少了,传统文化渐渐被人淡忘。

非遗在身边:虎头鞋,儿时忘不掉的童鞋

东营市垦利县位于黄河入海口,是母亲河千百万年孕育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一方沃土,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部位,垦利县自明末清初就有住户,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在这里广为流传,虎头鞋制作就是其中之一。

非遗在身边:虎头鞋,儿时忘不掉的童鞋

虎头鞋距今已有很久的历史,相传在秦汉时期,垦利周边地区属齐国领地,由于战争,大量士兵及战马死亡,很多野兽就吞噬他们的尸骸,久而久之,这些野兽对老百姓的生命构成了威胁,小孩时常被野兽侵害,为了遏制这一现象,人们就把虎头图样绣制在小孩的鞋和帽子上,因为虎是百兽之王,以借虎的威猛来震慑恶兽,久而久之渐成习俗延至今日。

非遗在身边:虎头鞋,儿时忘不掉的童鞋

其实关于虎头鞋还有着很多美丽的传说,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

传说黄河岸边有个姓石的船工,他乐于助人,为两岸人摆渡过河从不要钱。某天,一位老奶奶冒雨过河请人为即将临产的儿媳接生。谁知她刚走到河边.风一刮,雨一淋,头像炸开似的疼。姓石的船工看见了,将老奶奶搀到屋里休息,自己替老奶奶去请接生婆。雨过天晴,老奶奶的儿媳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老奶奶千恩万谢,送了一张画给船工。画上画的是一个正在绣虎头鞋的俊俏姑娘,船工看了很喜欢,就将画贴到了自己的茅屋里。

非遗在身边:虎头鞋,儿时忘不掉的童鞋

从那以后,船工收船回到家里,总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做好饭菜等他。原来,姑娘是天帝的女儿,天帝派她下凡与船工结为夫妻。过了几年,他们添了儿子,取名石虎。

非遗在身边:虎头鞋,儿时忘不掉的童鞋

几年过去了,人们都知道了船工娶画上的美女结为妻子的事。这天,县官来到渡口,见船工的妻子貌美,想霸占为妾。船工的妻子见县官起了歹意,便收了凡身,回到画上。县官抢走了画并把面贴在了床头。可是,不管县官怎样甜言蜜语,画上的美人就是不下来。

非遗在身边:虎头鞋,儿时忘不掉的童鞋

小虎在家一直哭着要妈妈,送画的老奶奶告诉船工,让小虎的姑姑做双虎头鞋,小虎穿上它,就一定能够找到妈妈。按照老奶奶的嘱咐,小虎的姑姑连夜做好了虎头鞋。小虎穿上一试,身轻如燕,立刻向县行飞去。见了县官。虎头鞋变成了老虎,咬死了县官、船工的妻子见小虎来救她,赶忙人画上跳下来,带着小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非遗在身边:虎头鞋,儿时忘不掉的童鞋

目前,垦利虎头鞋已被列为垦利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头鞋流传至今、生生不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不断延续和繁荣,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传承至今,虎头鞋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传统的中国式情感,不应被人们淡忘。

你小的时候穿过虎头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