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湖南,湘西西北邊城茶峒,沈從文筆下《邊城》裡的小鎮


茶峒,2005年改名為“邊城鎮”,想必是與沈從文先生的《邊城》相切合,又呼應了它一腳踏湘、黔、川三省交界的地理位置,我覺得茶峒更小眾,有種小家碧玉的感覺,而邊城,在地理位置上看,它確實是湖南省的邊界城市,似乎也很貼切。

茶峒位於湖南湘西西北邊境,在酉水河邊,群山懷抱,以青石築成,吊腳樓形式搭建,始建於嘉慶八年。圖為茶峒古碼頭的石牌,沈先生筆下的《邊城》就是借船家少女的故事,描繪了湘西苗族的鄉土風情,翠翠的故事就由此展開。

船是這裡的交通工具,也是謀生的工具。 翠翠與爺爺住在小溪邊白塔下的小房子裡,爺爺是老船伕,以擺渡為生,一手把翠翠拉扯長大,與翠翠相依為命。某天夜裡的雨水將屋後的白塔沖走了,爺爺也在雨水與雷聲中去世了。

爺爺和大多數的長輩一樣,為孫女兒翠翠的成長盡心盡力,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捧給翠翠。

翠翠的心思是船總順順家的小兒子儺送,而船總家的兩個兒子同時愛上翠翠,悲劇便從此開始。

悲劇的展開,也更突現了茶峒小城裡親情的偉大無私、愛情的純粹,兄弟之間最真摯的手足之情...以感情為線索,將湘西邊城的自然風光、酉河流水、青石小巷、吊腳樓、渡船、人文習俗穿插其中,在詩情畫意中將故事娓娓道來。

對青石謎之著迷,青黑中透著睿智,經歷風雨歲月的磨礪。重回烏蓬渡口,信步青石小巷。

烏蓬渡口,舟只停靠。

茶峒內的街巷道,石板道,打鬧的孩童,琳琅的店鋪。

在昏黃的光線中,隱透著古色古香,石板巷向前蜿蜒。

茶,是苗語裡"漢人"的意思。峒,是"山中的小塊平地",茶峒,即為"漢族人居住的小塊平地"。現今的邊城茶峒又是以土家族、苗族、漢族人為主,少數民族風情相當濃郁。

邊城內,吊腳樓式的商鋪林立,古色古香。



黛瓦灰牆。牆跟與小巷是鵝卵石的混泥砌築而成,在春天雨水的滋潤下爬著青苔,綠綠的毛茸茸,充滿生氣,春意盎然。

清水江上,美輪美奐。

水鄉。邊城茶峒裡的河水是酉水的支流名"花垣河",酉水的流域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花垣河是酉水最大的支流,而酉水又是長江支流沅江的最大支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