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買重疾險,短的好、還是長的好?

懶保險老王


現在的中青年朋友,保險意識越來越強,而這部分朋友買重疾險時,一年期重疾險比買終身重疾險每年要交的錢要少,尤其是前幾年。

那麼到底是買一年期還是終身呢?

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要買終身的,三個原因:

第一個:保費

到底哪個合算?我們算筆帳。

A保險產品保額30萬,一年期,如果從18歲買到60歲,一年一年買,保費差不多要6萬多塊錢。

B保險產品,

保額30萬,保終身,繳費期限20年,那麼保費差不多要兩萬七八千塊錢,不到3萬塊錢。

所以從總體繳費來看,買終身的要更便宜。

第二點:續保

重疾險、醫療險,對咱們的身體是有要求的。

說白了就是身體好的時候能買,等身體出了問題再想買就沒戲了。

所以續保是個大問題。

第三個:重疾險適用時間

重疾險在什麼時候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一定是歲數越大用的可能性越大。

因為我們的身體機能下降,所以等我們60歲、70歲、80歲的時候,想買都買不到了。

50歲以後保費就會越來越貴,甚至出現保費倒掛的情況。

過了60歲再想買重疾險基本沒有了,而那個時候才是真正需要重疾保障的時候。

所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終身型的重疾險是很有價值的。

那麼一年期的價值在哪?

對於很多剛參加工作,收入不高,能力還不夠強的朋友來說,1年期的重疾險能夠起到比較好的過渡作用。

因為現在三四十歲就得重疾的人越來越多,重疾逐漸呈現年輕化。

比如有些朋友,做IT工作壓力很大,擔心自己出現一些極端的情況。

再加上經濟條件還不好,家庭負擔比較重,還有房貸,根本沒有能力去買終身型的重疾險(終身重疾險每年繳費多)。

這個時候可以選擇一年期的重疾險過渡一下,三四年後,等你有條件了,再買終身型的重疾險。

大家對更多社保、保險知識感興趣的,歡迎關注《小司淘保》的今日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您。


小司淘保


保道,乃保險之正道也!我願為中國保險業正名而努力!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要明白:為什麼短期重疾價格便宜這麼多?與長期重疾區別在哪裡?我有以下解答:

首先,短期重疾和長期重疾區別之一是費率形式不一樣。

短期重疾採用的是自然費率,自然費率是指按照發生重大疾病的概率來確定的費率。正常情況下,隨著年齡的增長髮生重疾的概率也是增長的,因此短期重疾的保費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

長期重疾採取的是均衡費率,均衡費率的特徵是指在繳費期間內保險費是不變的,那麼它就意味著兩點:a.年輕的時候保費肯定要比該年齡的自然費率高;b.年老的時候的保費要比該年齡的自然費率要低。

由於年輕的時候賺錢能力強,所以繳費可以多一點;年老時候賺錢能力差,所以繳費少一點或者就不要繳費了,這是採取均衡費率的現實意義。

其次,短期重疾和長期重疾區別之二是續保形式不一樣

短期重疾一般是非保證續保,意味著萬一中途發生一些不佳的身體狀況的話,保險公司可以選擇拒絕續保,這樣對被保險人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而長期重疾是屬於保證續保,保險期間在首次投保時已經將保險期間確定了,因此它在保險期間內是屬於保證續保的,這樣對被保險人才是最有利的。

最後,那我們到底該買短期還是長期的重疾呢?

我有三個小建議,大家可以對號入座:

1.高收入家庭:由於具備較好的繳費能力,建議至少80%的重疾保障需依靠長期重疾,剩餘附帶配置短期重疾。

2.中等收入家庭:收入雖然不錯,但是還有較大的生活壓力,建議50%的重疾保障依靠長期重疾,剩餘50%的重疾保障配置短期重疾。

3.低收入家庭:家庭收入少甚至較拮据,建議30%的重疾保障依靠長期重疾,剩餘70%的重疾保障配置短期重疾。如果實在沒錢,那麼甚至可以全部用短期重疾來代替。


保道筆記


保障期限長短各有各的好處和缺點,問題是你需要多少保額?10萬的重疾險太少了,萬一罹患重疾,只有10萬的理賠,到底治還是不治?

在基礎保障不足時,先考慮的不是怎樣繳費更合適的問題,而是如何用可承擔的起的保費換取足額保障的問題。

畢竟,與保額相比,保費總是少的;與重疾所花費的鉅額醫療費用和遭受的巨大收入損失相比,保費也更容易承擔。


海哥說保險


一、一年期的重疾險

每年需要進行健康告知,保費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長的,一般只能續保到70、80這樣的年齡段。

特點:

1.若當年度健康狀況發生變化,但沒有達到重疾程度,保險公司不賠,且第二年,可能無法進行續保;

2.若產品停售,無法續保;特別是,當你到50歲之上的時候,在想去重新辦理一份一年期的重疾險,很困難,一方面首次投保有年齡限制,另一方面,50歲身體多多少少會有些毛病,通過核保的概率低。

二、終身性的重疾險

保費要比一年期的高,只需要首次投保的時候,進行健康告知即可;之後每年的保費是不變的,常見的是繳費20年保障終身。

特點:

1.保費比一年期的要貴,最好根據自己的預算來配置,考慮長期繳費能力。

繳費期間(20年),每年都需要按時繳費;寬限期2個月,若無法正常繳費,保單失效;超過兩年的,在重新繳費,需要重新健康告知,且保險公司可以不承保。

三、定期性重疾險

即保障到一定期限的,保費要比終身的便宜,比一年期的貴。

特點:

1.保障到期,無返回,保費全額消費。

2.繳費期間,保費不變,只需要首次投保的時候,進行健康告知即可;

以30歲男士為例,保費如下:

建議:以終身性重疾作為基礎,通過定期重疾增加當下的保障額度,一年期的能買就買幾年。

如果您覺得知識有用,請支持,謝謝!

支持方式:1關注、2點贊、3轉發頭條、4轉發微信朋友圈,嘻嘻,1234最好都弄下,謝謝。

如果您對保險有疑問或者不清楚,可以留言,免費幫你解答!

如果您考慮為家庭配置保險,建議你閱讀頭條號文章後 ,把家庭信息發我,咱們在詳細溝通 ,謝謝!


險保一家黃坤


長期的重疾險和短期的重疾險主要的區別在於是否提前鎖定了保費,以及保障的延續性。

一、\t購買了長期的重疾險,意味著每年的保費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是保持原有的水平。其次在保障過程中不會因為健康狀況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二、\t而短期的重疾險,雖然每年的保費會比長期的重疾險低,但是在過了50歲之後是沒有產品可以購買的。意味著在50歲重大疾病高發的時期,完全沒有保障。並且當產品停售之後,你重新購買的其他品種的重疾險不僅要重新審核健康狀況,還要重新經歷疾病的等待期。

因此短期產品只建議輔助購買,或者年輕時實在沒有購買能力的時候用於過渡時使用。


財管評測師


你好,歸根結底就是購買重疾選擇時間長短的問題,保魚君在《搞懂這幾點,你就能從容地挑選重疾險了》裡面有詳細寫過如何更好的選擇重疾險,以下是部分內容:

1、一年期重疾險

優勢:價格便宜。一款50萬保額的一年期重疾險,保費只需要花費幾百塊錢,從價格上來說非常便宜。

劣勢:不保證續保。會有續保風險,有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生病之後,就增加保費甚至拒絕續保。從風險保障的角度上來說,並不穩定,隨時可能出現次年無法獲得保障的情況。

角色:

前期過渡。對於預算非常低的消費者來說,可以考慮用一年期的產品進行過渡,儘可能地獲得比較全面的保障。

2、定期重疾險

優勢:保障期限靈活。可以自主選擇是保到多少歲,比如預算有限時,可以選擇保到60週歲退休時;如果預算多一點,可以選擇保到70、80週歲更加安心一點。並且定期重疾險跟終身重疾險比起來,價格還是會便宜很多。

劣勢:風險的不確定性。因為沒有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生病,如果你只購買了保至80週歲的定期重疾險,卻在81週歲時罹患重疾,這個時候是得不到保障的。

角色:基礎配置。

定期重疾險作為基礎配置,在經濟條件有限的時候,給我們最基礎的保障。

3、終身重疾險

優勢:保障期限完善。購買終身重疾險最讓人安心的就是,不用再擔憂自己什麼時候生病了,餘生都在保障中,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劣勢:價格偏高。跟定期重疾險相比,終身重疾險的價格要高出不少來。

角色:最終選擇。只要條件允許,一定要購買終身重疾險,給自己最全面的保障。

4、如何搭配

除了預算非常低的用戶購置一年期重疾險以外,只要條件允許,都應該買長期型重疾險產品,首推終身重疾險,其次再是定期重疾險。如果要考慮控制預算,又需要高保額的話,可以考慮多個產品搭配,比如定期型+終身型,或者一年期+定期型/終身型,甚至是一年期+定期型+終身型三種搭配都可以。(保魚君提醒:這麼多份保險,一定要做好保單管理)

希望能幫到你

關注保魚君(微信公眾號:我愛多保魚)瞭解更多保險知識,公眾號在線時間更長,有其他問題可以和保魚君溝通,本著專業、中立、嚴謹的態度分析保險,根據每個人的需求,相信可以幫您找到最適合的保險


多保魚講財經保險


買重大疾病保險,到底是“交一年保一年”的短期產品好,還是“交十年保二十年、或保終身”的長期產品合適?前幾天我的一個用戶朋友就糾結了一把:

Q:老師您好,有朋友給我推薦了一款重大疾病保險,保10萬額度的話,35歲一年只要交200元。之前還買過一款保終身的,也是10萬額度,每年固定交費2000多元,交20年。

兩個產品,年交保費相差了快十倍,這差距也太大了!短期的明顯划算太多,我準備買一份。但有點擔心的是,接下來每年交的錢都會增加,長期看不知道是否真的划算?還有沒有考慮不全的地方?您幫忙看看,多謝。


我簡單歸納一下,這個朋友比較的是:

首年200元/交一年/保一年 VS 固定2000元/交20年/保終身

糾結的是:長期看哪類產品的總費用更划算?除了費用,還有沒有坑?

不少用戶在買重疾險的過程中,在保障期限的問題上,犯了“長短選擇困難症”——同樣的保障責任和保障額度,一年期的好處是短期保費低,而長期的好處是省事又省心。

那對於重疾險這種商品,到底是長的好,還是短的好?結合這類用戶朋友在費用方面的需求和有沒有“坑”的疑惑,我們扒一扒:

第一、 長、短產品的總費用,到底哪類更划算。

以30歲男性例子來說明,假設50萬保額,保障到50歲,直接上圖比較一把:

如果買一年一保的短期重疾險,保20年,交20年,總共需交保費3.65萬元。

如果買長期的重疾險,保20年,交20年,總共需交保費2.55萬元。

結論一:在40歲之前,短期的保費便宜,很明顯划算些;40歲之後,短期的保費則會高於長期。而綜合下來,長期的總費用低於短期,更划算一些。

第二、除了費用,還有沒有其他的坑?

如果我們身體狀況一直平平安安,短期險是可以一年一年續保的,這樣獲得保障的能力和長期險沒有區別。

但對於大部分注重長期風險的人來說,短期的重疾險有個缺陷:短期重疾險產品需要每年續保,而續保是有條件的,是不保證的;當身體狀況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比如:健康指標出現明顯超標、像出現結節、息肉等,第二年可能就不能再續保了,就會失去買重疾險的資格,導致保障中斷。

而長期的重疾險產品,即使中途出現上述一些健康指標超標、查出結節、息肉等,只要在保障期間內,保險都是有效的,萬一未來出現重疾,依然可以得到賠付。

結論二:長期的重疾險,應對中途健康出現異常情況的能力,是優於短期的,在保障的連續性上讓人更安心一些。

綜合看下來,貌似長期險的好處要多一些。但如果回到用戶買重疾險的具體消費場景,部分家庭的保費預算有限、又想提高大病的保障額度,這時短期重疾險也能發揮它的功效。所以,長的好還是短的好,應看具體搭配。

老王建議:

長期型重疾險,是家庭保險規劃的基石部分,應做為保險大餐中的“主菜”,基本額度應配足(比如:30萬);而短期的重疾險,是經濟實惠的臨時選擇,可做為階段性提升保額的“配菜”。這樣的定位,才是長短相宜!

Q:老師,我明白了,看這樣選擇可以不,我再補充20萬額度的長期重疾險,這樣,我就有30萬的基礎重疾保障了。然後,在我45歲之前,每年花點小錢,買20萬的一年期重疾險,因為這段時間是我工作創收的黃金期間,要把重疾險額度提高到50萬,等後續收入增加了,再換成買長期的。
A:為你點贊!

----------------------------------------------------------------------------------------------

老王說保險規劃:保險產品並無好壞之分,不同產品、不同形態、不同價格等,是為滿足不同家庭及成員的風險需求。如果不做規劃,光看保險產品本身的性能或價格等,就起不到最佳的風險補償作用,甚至會花冤枉錢、辦後悔事。

好比生病了,應該去醫院由醫生進行診斷,再根據診斷結果決定治療方案及用藥,而不是直接服用一堆藥品,否則,買再好的藥也沒效、甚至會要命。


懶保險老王


長險更優,短險提高保障額度!重疾險對健康體質的要求算挺高的,所以一年期重疾險的巨大弊端是續保問題,可能因為身體太胖,身體小問題不能續保,也可能因為停售續保,而且續保價格不確定。種種不確定本身就是一種風險!建議購買定期28-30年或者終身重疾險更穩妥!重疾險不是簡單的健康險,除了解決醫療費更多程度上可以解決收入中斷風險。所以並不是買了重疾險就好,要買夠額度!所以有了長期重疾險,因為經濟因素額度買得不夠,可以再通過短險重疾來補充保額。如此搭配保障更加合理!


努力的小新


從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醫療疾病統計來看,人的重大疾病發生概率35歲後是高發病率,而商業保險保的是健康體,如果買短險到需要的時候反而沒有了保障,年紀大時候買保費也高,還不容易通過,從這個角度來說當然是重疾保險買長險要好


郡主18181446965


買長期的好!!

理由一: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相同保額的重疾險的保費會越來越高。甚至年齡過大之後會買不了重疾險。一般45歲以後買都是需要體檢的,保額過高也是要體檢的。保險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

理由二:人的一個僥倖心理。你買短期的,買個一兩年或者多買個幾年,都沒發生重疾,保險也就用不到。這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心理,覺得自己不會有那麼倒黴,買保險是浪費,就會不想買了。

理由三:年齡越大發生重疾的概率也就越大。到了你想買的時候卻買不了了。

理由四:從經濟角度講。一般長期的都是保終身的,不管何時發生了重疾可以隨時拿到保額去治療(當然,要在保險合同承保內的才能報哦!)。當然,每個人都希望平安終老,平安終老以後還能把這份保額傳承給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