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農村土葬這一現象?

北國詩詞文學


問題:如何看待農村土葬這一現象?

一、土葬的由來

土葬是人類死亡後的喪葬方式之一,流行於世界各地,一般是把人的遺體先裝在棺材裡,然後再把棺材埋於土中。

土葬起源於原始社會,進入階級社會後,有了明顯的尊卑貴賤的等級差別。到了商代,厚葬達到了高峰期。

土葬約產生於舊石器時代中期,一般土葬只埋一個遺體,但也有氏族合葬的。土葬習俗的形成和人們的觀念有著密切的關係。《周禮》中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禮運》也說:“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從這些話語我們可以看出,古人認為人死後形體埋入地下,脫離形體的靈魂才可以歸於天。


二、土葬存在的原因

一是受過去古人傳統喪葬觀念影響深重,“入土為安”成為人們的信念,影響至深。

二是土葬符合人們生活習慣及倫理情感。人們對“生命從泥土中來,再回泥土中去”這個觀念根深蒂固。而五行中,土居於中位,是最穩定最可靠的基礎,土葬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慎終追遠的倫理情感。

三是土葬體現了死者生前的權勢和地位,比如雄偉的墓碑,也表示了生者對死者的追悼之情。


三、土葬的弊端

一是佔用耕地資源,很多地方土葬也選擇好的地段下葬,土地資源本身就有限,加之大量的墳地佔用,更顯資源浪費。

二是存在二次土葬問題。很多地方將遺體先火化後又裝入棺材進行下葬,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四、個人觀點

總之,我認為目前在農村推行火葬還有一定難度,因為農村人火葬成本高。而農村土葬確實存在浪費耕地資源等問題,建議全面推行農村火化免費制度,加大土葬改革宣傳力度,改變人們對於土葬的傳統看法。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作者、三農問答達人,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講三農政策,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我們國家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開始推廣火葬。但是從一些地方的反饋來看,推廣火葬並不成功,從而引發了爭端,一邊是認為要火化的和一邊堅持土葬的。

其實說來堅持火化的論的理由也不外乎那幾個:1、浪費土地資源。2、封建迷信。 3、亂葬亂埋。

“死人和活人爭土地”就是堅持火化論者推出來的。

再來說說堅持土葬的人,這些人一般都是農村人。土葬似乎早就是“約定成俗”的事了,我們國家其實是推崇儒家思想的,仁義。並且,我覺得燒香拜神這並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種風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