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家覺得“人養玉,玉養人”這句話是真的嗎?

劉賢齊


我們經常聽人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不過,這樣的說法雖然流傳已久,對於“人怎樣養玉,玉如何養人?”的問題,不少人還是不甚瞭解。今天,空空就為大家細細講述一番。

首先我們來說說,人如何養玉。

一、人養玉:五字真諦

1、洗

玉石在一系列加工過程中會沾染上很多汙垢,有些甚至被打了蠟,剛拿到手時不要立即佩戴。應該先用毛刷蘸著清水刷洗乾淨,然後浸泡在70度左右的熱水裡,待熱水冷卻後,再將玉石拿到通風的地方自然晾乾。這樣一來,玉石表面的細孔就會舒張開來,從而清洗掉內部汙垢。

此後,大約3個月清洗一次,夏天若是經常沾染汗液,可以調至1月一次。

2、盤

盤玉並非將玉石放在手上使勁摩擦,或是用手汗將它盤出油來,那樣的油脂很容易清洗掉或是擦拭掉。要想盤出的玉擁有細膩油滑的手感還得通過日常佩戴和不經意的把玩,這種“文盤”使玉石能夠與恆溫的人體長期接觸,從而達到養玉的目的。

還有一種快速盤玉的方法稱作“武盤”,就是用乾淨的白布不斷摩擦玉石,溫度升高,再換一塊白布繼續摩擦,重複多次後就可以將玉石內部的濁氣逼出來,它的表面會由乾燥變得溫潤,色澤也更加光亮。這種方法對操作有一定的要求,稍有不慎,玉石就可能毀於一旦,因此並不推薦寶迷們採用。

3、修

玉石如果出現破損產生小細紋等瑕疵,要及時修復,避免徹底裂開,只能白白丟掉。倘若玉石不小心遭受陽光暴曬,失去了水分,可以將其放在潮溼的避光處,靜置一段時間後就能恢復過來,若是在旁邊放一杯水,效果更佳。

4、補

市場上購買的玉石基本上都經過拋光程序,過度地拋光會使玉石表面和內部顆粒間的水分子流失,這樣的玉石,光澤雖然明亮,卻也比較乾枯。最好的補救方法是將玉石放在潮溼的泥土裡,一段時間後再用生竹子拋光一次。

5、避

避陽光、避碰撞、避酸鹼……這些是老生常談的問題,空空就不在此囉嗦了。

二、玉養人:三重境界

第一重:養身

資料顯示,有106種玉石可用於內服外敷,治療疾病。且不論效果怎樣,至少在《本草綱目》《神農百草經》一類的古籍醫書中都有記載,玉石可以“除中熱,解煩懣,潤心肺,助聲喉,滋毛髮,養五臟,安魂魄,疏血脈,明耳目”。

現代醫學的研究也表明,多數玉石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通過皮膚接觸,會被人體吸收,從而緩解病症。

此外,有些玉石在加工過程中產生奇特的光電效應,會在內部形成電磁場,能夠與人體細胞中的水分子產生共振,從而加快血液循環、刺激細胞再生,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佩戴玉石有助於強身健體,身體好了,心情還能差嗎?

第二重:養心

我們所說的養心就是培養坦然、豁達的心態。

最具撫平心緒功能的非玉石莫屬,不似寶石的閃耀,玉石的低調內斂可以消除人們內心的煩躁,而它的純淨可以淨化汙濁之氣,它就像個翩翩君子,看起來不僅賞心悅目,還給人樸實瀟灑的感覺,久而久之,自己的心胸也豁達起來,看淡身邊的是與非,從而擁有人生的大智慧。

健康的體魄,平和的心態,具備這兩項要素的你一定擁有較好的生活質量,人品自然也不在話下。

第三重:養魂

“仁”“義”“志”“勇”“潔”,玉被賦予的這五德是其他任何寶石都無法企及的。

1、仁

玉石的放射值和人體相同,特別溫和,佩戴起來基本感覺不到,就好像有個性格溫和的人懷有仁愛之心,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同時幫助我們祛除邪念。

2、義

“人不離玉,玉不離身”,長期佩戴玉石便與之產生了某種聯繫,它可以為主人消災檔難,古時就有玉佩為戰士檔箭的典故,這就是玉的忠義。

3、志

輕輕敲擊玉石,它會發出悅耳的聲音,而且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得到,這就是玉的志向,志在護佑四方。

4、勇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人要有很大的勇氣才能做到如此,而玉也得有不屈不撓的品性,才能成全主人。

5、潔

玉石通透潤澤,從外面就可以看見裡面,即便有雜質也毫不隱瞞,難怪人們常用“冰清玉潔”形容一個人的純粹。

任何事情想要得到豐厚的回到,前提是復出相應的努力,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塊玉,好好盤玩,好好保養,慢慢地,你手中的那塊玉,也會給你帶來驚喜。

關注 南紅講堂 頭條號,找空空,聊南紅!


南紅講堂


以下是鴻璐的一些淺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玉石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情愫,可以這樣說中國人對於玉石的喜愛是發自肺腑、源於靈魂,古時候就有“黃金有價,玉石無價”的說法,現代人們對於玉石翡翠的需求更是巨大!足見玉石在中國人心目中地位之高令人咋舌!



玉石盤玩的誤區

玉石的定義在古時候就已經很明確了,古時候就有“玉,石之美也”的說法,意思就是美麗的石頭都可以稱之為玉石,所以玉石所涵蓋的內容特別廣泛,從入門級的瑪瑙開始到價值領軍人物硬玉翡翠其中間包含了上百種美麗的石頭!玉石不僅僅美豔異常並且通過不斷的盤玩其潤度和亮度也會有著明顯的變化,玉石可謂是集盛世美顏和盤玩樂趣為一身的美豔寶石!但是對於盤玩人們一直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許多玩家都認為汗液油脂可以養玉讓玉石更加潤澤亮麗,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汗液油脂內部含有鹼性物質,長時間大量的接觸玉石不僅不會讓玉石的潤度和亮度提升反而會因為鹼性侵蝕玉石後讓玉石失去光澤變得暗淡失色!有的玩家可能表示不服那麼為什麼拿手盤玉石玉石會越來越潤澤亮麗呢?手盤的核心是拋光!人體的皮膚相當於一個目數極高的砂紙,長時間的摩擦勢必會讓玉石緩慢拋光自然就會越來越潤澤亮麗,至於汗液油脂可能更多的角色是潤滑劑!並且手盤的玉石一定要定時清理如果不定時清理汗液油脂長期接觸玉石也會越盤越烏!



“人養玉,玉養人”並沒有那麼厲害

玉石深受人們喜愛除了其集盛世美顏和盤玩樂趣於一身以外更多的是被商家和宣傳誇大了的保健功效!玉石從古至今就流行著一句話“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其核心意思就是“人玉互養”!所謂人養玉就是玉石通過貼身佩戴後身體體溫會對玉石加熱這個過程會將玉石自然形成過程中沉積的微量元素激活,同時皮膚的摩擦拋光也會讓玉石更加潤澤亮麗,這便是人養玉!玉養人就有些邪乎了,玉養人就是玉石之中被人體體溫激活的微量元素通過貼身佩戴後微量元素通過皮膚進入到人體從而形成加速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心的作用,這便是玉養人!其實人養玉說的沒問題,但是玉養人的功效就誇張了,這句話所說的“玉養人一生”的意思更多的是玉石性質穩定傳世度極高可以長時間的陪伴佩戴者!至於養生的作用不能說沒有隻能說效果甚微,如果佩戴玉石不是為了漂亮、美豔而是為了養生、保健的話那麼保健品可能比玉石更加靠譜!



結語

人養玉確實沒錯但是也得定期清理不然汗液油脂反而會侵蝕玉石,使其潤度亮度都有明顯的下降!玉養人則有些誇張了,之所以一直流傳玉石神奇的功效更多的還是國人對於玉石的偏愛讓其有更多美麗的傳說陪伴左右!


鴻璐宣說文玩收藏


相信大家不管是否玩過玉,肯定聽過這麼一句話:“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人養玉毋庸置疑,玉石長期和人體接觸,充分吸收人體分泌的油脂,會變得更加溫潤有光澤,玩過玉的朋友應該都能發現這一點,但“玉養人”?真的可以養人嗎?今個咱從三個方面來給大家梳理一遍,不全面或有錯誤的地方,歡迎指正!



一、從科學角度

1、根據科學解析和田玉,它所含的鈣、鎂、硒、鎳等微量元素,很多都是人體所需的,能增強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還能使生活/自然水變成活性水,能提升人體自身的免疫力!

2、只要是玉做的物件,多多少少都有養生功效,清朝的慈禧乾隆的枕頭都是用玉石做的,據說是玉的硬度能恰到好處的按摩頸椎,刺激風池穴等穴位,益安神之功效,光從這點結合如今的中醫穴道文獻,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3、大家去購買玉石產品時,商家大多會用“玉養人”這個概念來推銷產品,來得到更大的成交幾率。拿玉手鐲打個比方,手鐲和手腕摩擦是可以滋潤皮膚,進而疏通汗腺,能助力新陳代謝,基於這類說法,我拜訪過經絡方面專家,得到答案:雖不嚴謹,但經絡角度來講,確實有些道理存在!


4、還有一種在玉的吸附性上做文章的說法,說玉中有些成分,能吸收放射性物質,解除比如鉛之類對人體的傷害,或阻止擴散。這個現象如果玉友手上的玉石玩個五年十年的朋友應該會有所發現,打個比方:一塊比較潤透的玉,如內含有一抹綠,隨著時間的變化,綠色會越發濃郁,好像一直在變化一樣,看看自己手中玩了些年份的玉,是不是有類似變化?玉石在和人體接觸過程中吸收脂分,確實會細微改變本身的容顏,但是否能吸收重金屬?有待考證!還有說戴玉手鐲能電磁場的說法,這點是講不通的,起碼物理學上就能得到明確的答案!

說了這麼多“廢話”你就會問了?說的全部都是推測,沒有一個是肯定的答案,玉養人的科學依據真的沒有科學依據麼?答:有!

閃透石(和田玉)中有個特殊的成分:Ca2(Mg/Fe)5Si8O22(OH)2,通俗特技是就是“閃石”。通過物理解析可以得知,玉中有上文提到的很多微量元素,可以轉化成鹽且融入水中,如果是貼身佩戴,就會出現納米級鹽[桑拿中心的鹽蒸房類似]滲入體內,能有效緩解慢性病及調節新陳代謝!是否有效果,效果有多強?大家自行體會感受吧


最後在額外普及下在一線河邊挖玉常見的返鹼現象,也就是玉石表面會有白灰一樣的東西,這是因為玉龍河等大多數產閃石的地方,不管是土壤還是水質,都是偏鹼的,所以據理推算,同樣品質的玉石,因為我們每個人人體的酸鹼不一,玩出來的效果自然也就不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玩的效果好,有人玩的效果差?除了盤玩的方法差異外,從科學角度上講就是酸鹼不一啦!

二、從古人角度

玉養人在現代可能不是很多人相信,更多的只是喜歡它的質感,而古人則認為精可以強健體魄,恰恰玉又是吸取了萬物之精華,所以對於玉養人是深信不疑的。除了我們耳熟能詳葛仙翁吃玉的傳說,還有很多著名醫師和君王都非常看重玉石的養生功能。比如藥王孫思邈提出的石藥理念,不僅僅是和田玉,甚至是鐘乳石之類的都可以入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是將玉磨成粉當藥引子和中草藥一起,據說能除胃熱!據《史記》記載,漢武帝也曾用露水服用玉磨的粉,以求長生不老。

其實在大自然中,並非只有玉能養人,咱門常見的磁鐵都能強腎氣,玉石他們到底吃沒吃過?吃了有沒有效?無從考證。但是就現代醫學來講,只要你敢服用玉粉,差不多就可以預約醫院掛泌尿專科門診去排結石了!曾有學者大膽推斷,南北朝的皇帝壽命都短的原因就是當時大行食玉之風所致!


《御香縹緲錄》也曾有過記載慈禧保持面部年輕水潤的方法,就是每天用玉質細膩的白玉尺在臉上搓,畢竟是位高權重的人也在如此使用,也算是玉養人的一種說法吧!


三、從心態角度

其實關於玉養人的觀點雖說相關佐證有很多,但爭議其實更多,個人愚見:不管是從佩戴還是食用角度來講,就算能有益於身體,也是微乎其微,是咱感覺不到的細微變化,從生理角度來談玉養人,更是有些王婆賣瓜的嫌疑,私以為從心理角度來談比較客觀,相信這點廣大玩家也會比較認同吧?

玉之所以養人,其實是養心,玉的溫潤大氣包容,能讓人的情緒更加平和寧靜;盤玩玉石的過程,更是讓人更加有耐心,獨享那份清淨安逸,精神上也更加富有!人養玉、玉養人、更養心...


且在請購一塊屬於自己玉石的選擇上,會讓人價格觀得到改變,真正懂得什麼是人無完人,玉無完玉,玉的不完美的美,讓人會以更加開朗包容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坎坷!對玉的選擇,懂得了沒有完美的玉,更沒有完美的人。


個人覺得吧,修生養性這個成語最能體現玉養人之道,古人交友注重精神上的修養,講究明理見性,而佩玉玩玉的過程也培養自己情操的過程。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普羅大眾,在“玉是否養人”的問題上,我都覺得更加偏向精神層面,感覺這樣更符合邏輯,也更加合理,只是現在社會過於追求功利,把玉養人這個概念惡俗化了!


淇淇說搭配


俗話說人養玉、玉養人,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是因為長期佩戴翡翠,人體的油脂對翡翠起到磨光和滋潤的作用,從而使翡翠更加水潤,翡翠原有的微裂隙也會變得不明顯,甚至可能彌合,這就是人養玉的效果,但是種水不好差的翡翠料子比如豆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黃變灰。而玉養人,我認為是一種心理暗示,就像我小時候怕黑不敢走夜路,我媽媽就給我買了一塊翡翠佛公,然後我就敢走夜路了,還一邊走一邊說阿彌陀佛保佑🙏我。還有有些真實的故事,戴玉鐲的老人不慎摔倒了,手鐲斷了,而老人未受傷,老人心裡會暗自認為玉保佑了她。至於收藏高品質的翡翠確實在十年二十年後會有所升值,另外有人說翡翠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能提高人的免疫力,延年益壽,我覺得大家還是相信科學吧!@頭條號@頭條號@頭條號@ 人養玉,玉養人,古人講佩玉為美,黃金有價玉無價。玉埋藏地底下幾千年或是上億年,玉中含有大量礦物元素,所以人們常說人養玉 玉養人。如果人的身體好長期佩玉可以滋潤玉,玉的水頭也就是折光度會越來越好,越來越亮。如果人的身體不好長期佩玉,玉中的礦物元素會慢慢讓人體吸收達到保健作用,譬如女士戴玉的手鐲通常戴左手,因為對心臟有好處。玉為枕而腦聰,古代皇帝就喜歡用玉做枕頭,像中國古代長壽的皇帝都久用玉枕。而且像《本草綱目》也有對玉保健作用的介紹。@ @ 玉在古代是辟邪保平安的信物,歷代皇帝常持笏以示威並保健康,平民百姓也喜歡佩戴玉器以求平安。翡翠飾品驅兇辟邪作用一直伴隨著玉石文化流傳並發展至今。翡翠也是一種心靈願望的寄託,佩戴翡翠飾品更多的是希望遠離意外、遠離疾病,更深層次是希望翡翠飾品的靈性能穩定兒女情感,愛情長久,婚姻幸福。玉石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可以被人體皮膚吸收,活化細胞組織、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常佩戴玉石手鐲有長期的良性按摩,不僅呢能被動除視力模糊之疾,而且可以蓄元氣,養精神。玉能讓人修身養性,玉是東方人氣質和魅力的象徵,就是人們經常說的玉養人的道理。人體的皮膚會分泌油脂和汗漬,翡翠飾品在長期的佩戴過程中,人體的油脂和汗漬以及人體的有機物會逐漸滲透到翡翠肉質裡,可以起到填充翡翠肉質微小間隙或活化翡翠內部的白棉的作用。同時也會提高翡翠的透光度,增加翡翠顏色在翡翠內部的擴散能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常戴翡翠是翡翠越來越透,越來越綠的原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養玉”@ 親們你們看懂了嗎?看懂了記得關注我噢@ @頭條號





中緬邊境小師妹


當然是真的了,無論什麼文玩或者首飾,都能讓人平靜下來,心性變了人自然變了,相由心生,

像盤文玩最適合,還是8*7[偷笑],玉化虎皮來一條,油性密度不必說,盤出來非常漂亮的🐂貨








小淘奇遇故事匯


我個人的觀點:“人養玉,玉養人”的觀點是真,不過需要從兩個層面來解讀

首先“人養玉”從字面上我們不難理解,就是人對玉器的長期的盤玩、佩戴和養護。

我們知道,正常情況下人體皮膚相當於5000目的砂紙,並且會分泌一定量的油脂和汗液,因此人們對玉器的把玩、佩戴相當於一個精細拋光的過程。同時我們人體皮膚分泌的汗液和油脂對玉器還有一種加速氧化的作用,通過長時間的佩戴、把玩會使玉器表面產生一定程度的氧化,也就是俗話說的“包漿”。

“人養玉”的過程其實不亞於是對玉器的一次再加工,甚至可能使玉器的質量得到提升,而且越是質量好的玉,這種變化就越明顯。


其次“玉養人”其實是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的:
第一,玉石本身含有的礦物質長期佩戴對人體產生的一些好的影響,因為這個效果非常細微,咱們略過不表。
第二,長期佩戴玉石對人精神層面的改變

《漢書·賈誼傳》中提到,孔子曾說過: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當人適應了一種生活方式之後,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注入情感因素。一塊須彌不離身的玉器,愈戴愈溫潤、愈盤愈迷人,這其中帶給擁有者愉悅的體驗感,一定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佩戴者通過玉獲得的精神層面上長期的愉悅感以及舒適的心理暗示,就是所謂的“玉養人”。


清代歷史上曾有父子兩代盤一塊玉器的佳話,窮其一生盤玩一塊玉器。一邊盤玩玉器,一邊想著玉的美德,不斷從玉的美德中吸取精華,養自身之氣質,久而久之,達到玉人合一的高尚境界,玉器得到了養護,盤玉人的精神也得到了昇華。

因此,從古至今“人養玉,玉養人”的說法,指的是從精神層面發出獲得的愉悅感和滿足感,德是養玉的主心骨,玉是養德的好道具。玉養人,養的是內心和性情,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歷來注重內在修養的中國人對玉情有獨鍾。


馬老大說玉


玉石是礦物,礦物是晶體,它們所含的能量是以離子鍵或共價鍵的形式儲存在自己的晶格中,如果是金銀首飾的話,它以金屬鍵的形式儲存自己的能量。

人體佩戴這些晶體時,晶體化學鍵只會維持自己的晶格,無法將自己的能量遷移到人體,也無法產生或正面或負面的能量了。

礦石裡的礦物質元素和成分,與礦泉水可以攝入人體、進入血液不同,玉石、天珠等礦物的礦物質成分,不可能通過佩戴進入人體來改善人體微循環。

民間流傳一種說法,玉石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鋅、鎂、鐵、銅、硒、鉻、錳、鈷等,佩戴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體皮膚吸收,活化細胞組織,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又有人說,翡翠含有三氧化二鉻,對身體並非有益,甚至可能致癌。對此,天津商業大學寶石及材料工藝學教授、寶石研究專家黃作良教授表示:

“這些說法並不科學,拿翡翠來說,主要化學成分是氧化鈉、氧化鋁和氧化硅,還有鉻、鐵等其他微量元素,但這些元素不會被人吸收。翡翠的確含有三氧化二鉻,但三氧化二鉻結合在晶體之中,也不會跑出來對人的身體產生影響。”

但是從精神層面來說也不無道理,養玉其實是一種興趣愛好,喜歡養的人既收穫了愉悅的心情,也獲得了某種心理安慰,所以“玉養人”從心靈的角度來說也沒錯。



冰嘟啦


我喜歡玉的柔潤細膩,我希望自己能擁有一串橘紅色的玉石項鍊,晶瑩剔透如同水滴,有點像多肉植物上面開的花,水潤潤的,亮晶晶的。一生都可以佩戴,每日形影不離,不需要很多的金銀珠寶配飾,只要有一個自己最滿意的就行,給自己欣賞。以前有過一串紅豆,因為一首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所以我覺得紅色最美。



山上有松鼠


大家好!我是文玩盤玩的盤串姐!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人養玉三年 玉養人一生”!何來此說?咱們娓娓道來!

人養玉

人的皮膚柔軟細膩,有一定的人體油脂,通過長期佩戴的玉石飾品在佩帶過程中,人體表面的油脂可以少許進入到玉石表面溶入到礦物顆粒之間的間隙中,在起到滋潤作用的同時增加了玉石表面的透明度及潤度,也能起到拋光的作用,此為“人養玉”。

人是生命之動物,玉是礦物石,當人戴上它後,生物磁場與礦物磁場相結合,相互之間加強順時針旋轉的磁場,讓玉更加美麗動人,當然同時玉會給佩戴者帶來心情愉悅等種種的好處,接下來咱們說說玉養人。

玉養人

玉乃稀世之寶,玉石含有人體所需的硒、鋅、鎳、鈷、錳、鎂、鈣等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從藥物學來講,長期佩帶寶玉石,可以保持人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這些元素散發的啟動波和人體細胞的啟動波是同一種波動狀態,人體細胞隨著從玉石散發出的波動產生共鳴和共振,使人體細胞組織更具活力,並促進血液循壞、增強新陳代謝、及時排除體內廢物。

玉是很有靈性的物品,用於修身養性,在玩玉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寶石和玉石的溫潤之美,從而也會希望自己成為一位溫潤的謙謙君子,君子比德於玉焉”,以玉比德,敦品厲行。所以也有以玉養德之說。

《說文解字》謂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不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管子》說:“玉有九德。”——仁、智、義、品節、純潔、勇、誠實、寬容、條理。《禮記·聘禮》中說玉有“十一德說”——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孔子說:“玉有十德。”

所以說德與玉兼養,才能玉人合一。


希望大家留言評論!關注 文玩盤玩!大家一起學習交流


文玩盤玩


人養玉,指愛玉之人知道玉的結構和性質,知道怎樣才能使玉保持溫潤細膩,不至於玉器失光或出現綹裂現象。

玉養人,好的玉不僅能給人帶來健康,還能給人帶來好習慣。說能給人帶來健康,是說玉和人體頻繁接觸,使人的循環系統和心情都得到很大的改善,盤玩還能達到鍛鍊的目的。同時由於玉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也能給人體一些必要的淨化和補充。

另一方面,玉是很乾淨的礦物質,非常潔淨。衛生習慣生活習慣不好的人是養不好她的。養玉迫使養玉之人潔身自好,改變自己的很多不良習慣。也由於自身的乾淨和好習慣,使養玉人擁有了很好的氣質和氣場從而得到多數人的尊重,有利於業務工作的開展和事業的發展。也就是變向的玉養人。其實你仔細觀察養玉的人,都是很講究的人。無論是穿戴還是習慣,都給你一種非常舒適的感覺。即使不是什麼名牌的衣服他們都穿的乾乾淨淨,而且搭配非常得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