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長茄子如何整枝?長茄子整枝的技術與方法

長茄子如何整枝?長茄子整枝的技術與方法

在長茄的種植過程中,茄子的枝幹在坐住3-4個茄子後往往會出現頭變細、植株長勢變弱的現象,使得茄子結果斷層,降低了產量。隨著生產中的摸索,很多菜農通過對主枝、側枝的摘心,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也有部分菜農在長茄摘心時不得法,往往弄巧成拙,嚴重影響了長茄的產量。

下面將菜農朋友們採取的不同整枝方法及管理重點總結如下,長茄咋會由紫色變成了紅色供菜農朋友們借鑑:

前期主幹結果後期側枝結果

像布利塔、702等長茄品種的整枝方式一般是春節前以主枝結果為主,春節後主要依靠側枝來進行結果。

首先,要注意摘心的時間。

在棚室生產中,茄子摘心過早,易使其生長髮育期縮短,產量降低;摘心過遲,植株向上生長過快,頂部莖葉接觸棚膜,一方面植株生長受抑制,光合效率降低;另一方面棚內水蒸氣遇冷在薄膜上結露,溼度較大的情況下,葉部病害易加重。

建議菜農棚內茄子摘心不要一次性完成,而要分次分批進行摘心。可大致按照先對大棚前臉處待要接觸棚膜(其生長點距離棚膜10釐米為宜)的茄子植株進行摘心處理,由前到後,再對大棚中間以及放風口處的茄子植株摘心。

其次,要注意摘心方法,或選擇連續摘心。

摘心時,植株頂部茄子上方留1-2片葉。留1-2片葉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其製造的光合產物,來供給該茄果的生長、發育。另外,摘心宜在晴天的上午進行,以利於摘心所致的傷口癒合,避免病原菌的侵染、感病。若棚內有病毒植株,需在其它正常植株摘心完畢後,單獨對其摘心處理,防止接觸傳染。摘心所得的茄子莖葉,應帶出棚外掩埋為好。

對於種植密度較大、莖葉擁擠、長勢弱的茄子不宜摘心。否則摘心後,由於增加了分枝數,通風透光降低,開花坐果易受影響。

該整枝方法是菜農朋友們普遍採取的一種方法,易於掌握。該整枝方法的缺陷是主枝上的果實摘除完畢後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空棵期,如果長茄價格高漲,菜農朋友只能乾瞪眼。

主枝連續摘心換頭

雖然“春節前主枝結果、春節後側枝結果”的整枝方式廣受歡迎,但隨著種植年限的增長,又有菜農琢磨出“連續摘心換頭”的整枝方法,通過對主枝、側枝的摘心,避免了茄子摘果大起大落的情況,保證了植株結果的連續性,每次摘茄量穩定,不會出現斷層現象。

具體方法:

主枝第一次摘心可在植株長至1米高時進行,留取頂端茄子下面的側枝作為新的結果主枝,該側枝生長勢強,可避免植株長勢減弱的現象發生;

第二次摘心在植株高度達1.4米左右時進行;第三次摘心時植株長至1.8米左右,即植株高度達到鋼絲處。摘心後,留取下部萌發的長勢健壯側枝結果,結果後將其摘除。

注意事項:側枝摘心不留葉。很多菜農認為側枝摘除時,留下一個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製造營養,利於側枝的萌發。如果植株長勢確實很弱,可留下一葉。在進行整枝打茬時,每側枝留一腋芽,其餘全部摘除。選擇不留葉片是因為主枝結果期一般長茄長勢旺盛,單葉面積大,光合作用製造的營養可以供應生長需求,而且到了深冬時還需適當摘除部分葉片,增加植株透光度。若側枝留葉片,植株葉片數太多,影響植株行間透光,反而影響果實品質。

同時,不論主枝結果,還是側枝結果,一次性留果數量都不可過多,留2個果即可,避免一次性結果數量大而影響上部茄子的坐果。

多種方式可選管理不能松

對於不同的整枝方式,肥水管理上也有些不同,其中前一種整枝方式的肥水管理重點應在摘心後,要及時加強肥水管理。因為經過較長時間生長,茄子產量又高,茄子摘心,是對植株的一次調整,改變了頂端優勢,增加了分枝,故需要補充肥水,養棵、促棵。

經過四五個月,土壤中的營養元素被大量消耗,難以滿足茄子大量結果的需要,要及時補給大量元素肥料,促進根系和上部莖葉的快速生長。需要注意的是補充養分的時間,不可在所有果實全部摘除後進行,以免沒有果實的負擔造成植株徒長,對產量影響較大,建議在主幹上還留有1-2個果實並且已經膨大後進行以上肥水管理措施。

而對於後一種整枝方式,肥水管理要保證持續性,因為是連續摘心換頭,更應該多加註意,在冬季低溫時期,建議養根壯棵同時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