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北京冀藥師”網上“揭黑”攢粉絲再收諮詢費

導報記者 石憲亮 濟南報道

因違反《廣告法》,私自在其控股公司微信公眾號上號稱“中國第一藥師”,網紅藥師冀連梅近日受到北京市工商局平谷分局的行政處罰。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這份針對“北京冀藥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京工商平處字〔2018〕第42號行政處罰書,落款日期為3月30日,網上公示日期為4月10日。

違反《廣告法》

北京工商局平谷分局在處罰書認定,當事人(北京冀藥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自2017年7月份至2018年2月份期間,在其手機微信公眾號“冀連梅藥師”內宣傳“中國第一藥師”等內容。經核實,當事人發佈的上述廣告無任何合法有效的依據,與實際情況不符,廣告費用共計400元。上述事實有北京冀藥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陳述,手機網頁截圖複印件、廣告設計製作費用收據複印件、現場檢查筆錄、照片等證據材料佐證。

北京工商局平谷分局認為,當事人的上述行為構成發佈虛假廣告的行為。依據相關規定,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發佈違法廣告,並行政處罰1200元。當事人在規定期限(3個工作日)內,未提出陳述、申辯,也未作任何其他表示,放棄了陳述、申辯的權利。

經濟導報記者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北京冀藥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4月5日,註冊資本為50萬元。該公司共有3位股東,分別是冀連梅、冀連福、林衛強。其中冀連梅以“知識產權-技術專用”認繳出資40萬元;冀連福以“土地使用權”認繳出資5萬元;林衛強以“貨幣”方式認繳出資5萬元。公司的經營範圍為“健康管理;健康諮詢;經濟貿易諮詢;會議服務。”

百萬粉絲帶來巨大商機

“冀連梅藥師”微信公眾號顯示,冀連梅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的碩士,曾任民營醫院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劑師、藥房主任。2018年3月,45歲的冀連梅從北京和睦家醫院辭職創業。

冀連梅不僅通過公司開設了微信公眾號,還在新浪等網站開通了微博、博客,並積累了大量的粉絲。截至4月26日,其新浪微博的粉絲已經到達135萬人。

北京一家專門從事網絡推廣的公關經理表示,能快速吸引到百萬級的粉絲,冀連梅在網上傳播中使用了兩大法寶:一是緊緊抓住社會公眾對“用藥安全”擔憂以及知識不對稱的主線;二是使用一些帶有誇張性質以及“極限”性質的標題,質疑一些大家常用的藥品。例如,“18-50歲女性,請和孩子遠離這個被濫用的神藥”,“遠離利巴韋林,給寶寶最好的保護”等。另外,“中國第一藥師”等口號也有助於其吸粉。

百萬粉絲給冀連梅帶來巨大商機,微信公眾號“冀連梅藥師”下設“問藥師”收費欄目,已經加盟“問藥師”的醫生、藥劑師已經將近200人。其中冀連梅本人的諮詢收費標準為“每次200元或者300元/30分鐘”。

至於“問藥師”怎麼向加盟醫生收取費用,現在還不得而知。按200個醫生每人一天諮詢費200元測算,“問藥師”一天的收入就可以達到4萬元,一年可收入1460萬元。如果冀連梅的公司按50%向加盟醫生收取平臺費用,其公司一年的收入也可以達到700多萬元。

引相關行業不滿

冀連梅網文為自己帶來越來越多的粉絲,網絡知名度也越來越高,但其網上“揭黑”的方式也引起了相關行業的嚴重不滿。

一位不願具名的某藥廠王姓負責人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由於絕大多數公眾對藥品安全性、有效性、副作用等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冀連梅的網文相當於給公眾開了一扇窗戶,大家爭相加粉絲觀看,都想看看自己吃的藥究竟有沒有問題。但大家看到的,僅僅是被冀連梅有選擇的、放大過的,甚至是憑空猜想並無根據的負面信息。藥品本來就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對症不對症,任何藥品都有副作用,但這些網紅醫生在網上只談副作用,具體到某個藥品,往往會給相關藥企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失。她一個人花幾天時間寫篇文章,就能否決一個行業、一個藥品幾十年的研發,這不正常。”

他認為,作為專業人士,對於專業性非常強的醫藥行業,如果有研究成果或者其他看法,應該有理有據地整理成文章,在國內外專業出版物發表,而不應該放到網上炒作,譁眾取寵,引發公眾恐慌。

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備受社會關注,很容易引發輿論的旋風式關注。去年12月,“丁香醫生”公號發佈《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的文章,上市公司莎普愛思2017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2016年減少4.07%。

如何應對“網紅”質疑

在遭到網紅質疑後,企業應該如何應對?網紅又應該如何自律,才不會引火燒身呢?

對此,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4月28日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面對相對較為專業人士的網絡質疑,相關企業首先要做到避免對其的進一步的負面評論信息,否則會讓危機更加趨於擴大,以至事態愈演愈烈。其次是提供解決問題的渠道,例如積極主動與這些專業人士進行溝通,甚至是面對面的溝通,以消除誤會,打消質疑,說不定問題還會轉危為安。

網紅醫生等應該從兩個方面規避相關風險:一是一定要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去質疑,裡面千萬不能有別的或者間接的商業目的,否則很容易被抓住把柄。二是質疑一定要有理有據,最好有權威的證據能夠證明自己的質疑是正確的,不能只有一家之言。“實際上,我認為,對醫療藥品等非常專業的問題,放在網上熱炒並不合適,很容易誤導不明真相的網民。他們可能只看到了一部分的觀點,而不是全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