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小可憐兒(民間故事)

人類有養殖動物的傳統,對自己飼養的動物,養久了自然會有感情。阿雲就有這種經歷,她曾經養過一小群羊——一隻母羊和三隻小羊兒。

那一年,阿雲養的母羊一連氣地產下了三隻小羊羔。

一般情況下,母羊一胎會生一到兩隻羊羔,生三隻就是高產了。母羊只有兩支奶,先生下來的兩隻羊羔一出生就能順利地吃到奶,吃得飽飽的,所以長得壯壯的。而最後生下來的那隻小羊羔,身子弱,擠不過兩個姐姐,吃不上奶,急得咩咩地直叫。實在沒辦法了,阿雲只好餵它牛奶。

看著它那可憐楚楚的樣子,阿雲就給它起了個形象的名字——“小可憐兒”。

小可憐兒很通人氣,每當阿雲要餵它奶之前,只要拉長聲一喊:“小可憐兒——!”它就會飛快地從羊圈裡跑過來,歡快地往阿雲身上拱、圍著阿雲蹦跳。

在阿雲的精心餵養下,小可憐兒也跟兩個姐姐一樣,一天一天慢慢地長大了。

阿雲兩歲的女兒也非常疼愛這隻小羊,經常逗它玩,一到該餵它的時候,女兒也跟著媽媽一起喊小可憐兒的名字。平時,當小可憐兒看到阿雲母女在院子裡的時候,就會跑過來,跟在她們後邊溜達。

由於是人工餵養的,小可憐兒不像兩個姐姐那樣,能從母乳裡獲得天然的免疫力,相比之下,它就吃了大虧。

在小可憐兒快四個月大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它病倒了。

餵它奶也不吃,臥在地上,眼睛望著阿雲,流淌出一滴一滴的眼淚;它張開嘴想要叫,卻叫不出聲兒來;它想往起站立,可是起了兩次,還是無力地倒下了。

阿雲知道小可憐兒已經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它是多麼想重新站在主人的面前啊,可是它始終沒有再站起來。阿雲蹲在小可憐兒身邊,輕輕撫摸著它的頭,而它的眼睛一直望著阿雲,看著它可憐的樣子,阿雲鼻子一酸,難過地掉下了眼淚。

後來,小可憐兒連睜眼的力氣都沒有了,它就這樣靜靜地“睡”去了,離開了這個世界。

小可憐兒走了。阿雲在自家園子的一個角落裡為它挖了個坑,把它的小屍體裝進一隻紙箱子掩埋了。以後,每天早晨起來,阿雲都會不由自主地往那個角落望一望,每當這時,她就會問自己:“小可憐兒也會有靈魂嗎?”

“希望小可憐兒來世一定要比今生幸福!”阿雲暗暗禱告。過了很長時間,只要想起那隻可憐的小羊,阿雲心裡依然很難受。

當時,阿雲的女兒還小,不擅用語言表達,但是也看得出,雖然她小小的年紀,也懂得感情。就在小可憐兒沒了的那些日子裡,她明顯地不愛吃飯、不愛跟別的小朋友玩耍。

她去姥姥家時,眼睛裡流著淚對姥姥說:“小可憐兒沒有了!”她還時常到羊圈去看另兩隻小羊,對這隻小羊說:“乖,你是小可憐兒的大姐姐。”又摸著另一隻說:“你是小可憐兒的二姐姐。”

可想而知,小女孩兒是多麼地懷念小可憐兒呀!

雖然它是一隻動物,而且僅僅與阿雲母女相處了不足四個月,但是,它卻給她們娘倆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