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有些中國人非要生兒子?

迎秋12


養兒防老是中國幾千年亙古不變的觀念,兒子是自己家的,等年齡大了喪失勞動力可以託付餘生,而女兒終究是潑出去的水,到了別人家伺候公婆。



有個兒子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當今社會養兒防老的意義在於心理安慰方面,老人總會有生老病死,雖然女兒被稱為貼心小棉襖,但是在大事件方面還是和男人稍微有所差距!

另一方面就是傳宗接代,中國自古就崇尚孝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人的出現和傳宗接代就是為了在生物進化和相互競爭中,不至於失敗或被淘汰。這就是自然的規律和必然,說白了並不神秘,守住香火就續住了命脈。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生兒子,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中國養老制度的缺失,雖然現在生兒生女的觀念在慢慢淡化,但是養老制度的完善才是當務之急。


大飛Sir


這確實是一個現實問題,有許多人就不惜一切生兒子,因為家庭總體思想停留這封建時期,那個時候,需要幹農活,家裡沒有兒子,許多重活都做不了。

我最感同身受的是,我媽媽當初為了生我弟弟,真的是歷盡千辛萬苦,最後也 沒有苦盡甘來。我出生在一個東北小城,我媽是老師,我爸是工程師。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東三省的計劃生育執行得特別好,我所有的同學都是獨生子女,無一例外。只有我,有一個小7歲的弟弟。每當我們一家四口走在街上,總會被人問起是否二婚。我就很無奈的告訴對方,我和我弟是一個爸一個媽生的。

按理說,我們家是不會有二胎出現的。但是為什麼發生了這種事呢?要說起,我爺爺奶奶特別的封建,堅信一定要生個兒子才行。當初我出生的時候,奶奶特別嫌棄地我是個姑娘。我媽媽的好朋友在醫院生了兒子,我奶奶巴巴地跑過去,特別豔羨。

我爸爸是獨子,所以這個艱鉅任務就落在了我媽媽身上。於是,利用關係,要了一個二胎指標。理由是,身為老大的我身體不好,容易夭折。好吧,這件事,還是我十幾歲的時候,在我爺爺家的衚衕裡聽到街坊鄰居說的。因為他們也特別不滿意我家能有二胎指標,就在背地裡說三道四。

媽媽身體不好,生我的時候有了高血壓。我小時候,我數次見到她被學校老師送回家,因為暈倒在講臺上。

後來,在我四五歲的時候,我有了個妹妹。但是,妹妹身體不好,出生幾天都是在家一直哭一直哭,家裡瀰漫著無法消散的中藥味。終於有一天,家裡沒有了哭泣的妹妹,媽媽和我說,妹妹被送到我家附近的方便麵廠了。長大以後,我才漸漸明白,妹妹夭折了。

7歲的時候,弟弟出生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媽媽生弟弟的時候,也非常地兇險,當時已經陷入昏迷狀態,胳膊上無法找到血管,只好在腳踝處的血管開口輸血,這一幕我現在還記得。

說到底,媽媽受了很多苦,是因為爸爸是個愚孝的男人,媽媽是一個識大體的女人,所以才有了我弟弟。媽媽生了我們兩個,身體後來一直不好,高血壓伴隨著她十幾年,每天都得吃藥維持。血壓高得嚇人,終於有一天,媽媽在清晨起床的時候摔倒了,眼角撞在了床頭櫃上。天大亮的時候,我和弟弟被爸爸叫醒,見到昏迷在臥室地上的媽媽,她就再也沒有睜開過眼睛。

我當初剛生完女兒,剛出產房,婆婆就說,順產好,過兩年就能生二胎了,到時候生個兒子,懷孕三四個月回老家查一下,如果不是兒子就打掉。我內心也是無語了,如果這麼想,也請不要這麼說,因為要考慮下你兒媳婦的感受呢!


生兒子的根本原因,就是重男輕女的封建迷信。現在對於大多數父母,當然是生男生女都一樣,沒有特別的性別要求。但是在有些頑固封閉的地方,還是有一些人,依然希望自己的兒媳生的是兒子,好像他們家有皇位要繼承一樣。

其實,現在好多人都不願意生兒子,想到兒子要給他買房子,帶孩子,都夠夠的了。有個貼心小棉襖,成了許多媽媽們的最佳選擇。當然,兒子女兒都一樣的愛,關鍵是,一個懂事貼心的女兒,完勝一個不學無術的兒子。


北鳶育兒


我就是生了倆個兒子,我老公很喜歡,他的爸媽很不喜歡,主要是他爸媽只想打麻將,好吃懶做就想耍,在二娃還沒出生的時候就罵過我,他媽叫我去賣成錢,我老公說就算沒錢養不起送人,也不要去賣兒賣女嘛!別人都喜歡生兒子,我還喜歡生女兒,女兒心細,兒子比較懶.


手機用戶50405234931


我是個女人,也生了個女兒,我們夫妻對女兒非常好,很愛她,但我也想生兒子,因為我覺得不是我不喜歡女兒,是這個社會不善待女人,生理上的每個月比男人費勁的事情先不說,生孩子的時候我媽媽幾次暈倒在醫院的走廊裡,以後恐怕我也如此。女人對婚姻的依賴比男人多太多,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處理好婆媳關係。社會對女性要求太高,回報太少啊!


像你說過的那樣愛我吧


這回問題其實問的很廣義!中國在意生男孩而不是非要一定是男孩。從現在這個時代來說很多獨生子女中就有很多家庭是獨女的!

在意生男孩的絕大多數要麼是農村家庭要麼是有錢的不要不要的家庭,生個男孩意味著有了傳承,很多人會認為女孩子也可以傳承啊!的確這就不乏出現了一個新詞上門女婿,生的娃要跟自己家姓!這種傳承惹來是非,沒人願意。這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香火問題,誰都想自己的香火一脈相承,延綿不斷。

其實很多時候現在的人已經淡化了這種觀念,我身邊朋友大多是生了一個孩子,不管男孩女孩!也沒有公公婆婆要非逼著生女孩的!生了要養要帶,誰也不願意受這個罪,乾脆生一個好了!

不過我個人認為還是孩子有個伴好一點!雖然一個孩子是減輕了父母的負擔,但對孩子來說有同伴的童年是不一樣的!每當過年的時候人多總是好的!大家親戚朋友有個照應!

以上觀點僅為本人個人想法,不管是男孩女孩給孩子一個伴,快樂的童年比什麼都重要!


歸然


中國人的意識歸根結底就是小農意識和癔淫過去和將來的歷史,傳宗接代的目的就是生兒子守好自己那半畝地(農民一輩子除了他那半畝地就啥也沒有了,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從他那地裡產出的,農民的生活就是料理土地,土地是他的命根子),不要因為沒兒子自己死後土地落入別人家手中。在這點上不被土地牽掛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在生男生女的問題上就很開明,男女平等,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在,遊牧民族中的婦女地位都要遠高過漢族,也沒有溺殺女嬰的習慣。還有就是對自己這輩子的人生是沒指望了,但還不死心,總想留下點什麼,盼著以後有個兒子孫子重孫子(反正是和自己一個姓氏的後代)......等等中能混出個人物來,別人提到這個人物時沒準還能想到自己,自己也能當個什麼人物的爹呀爺爺呀什麼的,風光一下,癔淫一下。在這種意淫將來的意識形態下當然要多生兒子,兒子越多意淫起來越覺得有希望。其實和什麼流傳祖宗沒啥關係,你想想,一家祖宗八輩都是窮的叮噹響的農民,名字都不會寫,談什麼家族傳承?有什麼可傳承的?這種人並不是想什麼流傳祖宗,而是希望後代發達了能夠流傳他。越是窮、素質越低、社會地位越低就越想生兒子,關鍵是不自信。中國就這現狀,正經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文化高有底蘊的人、還有社會精英(就是那些真有些東西可以給後人流傳的人)反倒在生男生女的問題上非常開明,生男生女都一樣,不為這種無聊的事費腦筋。

影視公開嗑


對於題主這個問題,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生男孩傳宗接代。古人不是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嗎?所以,中國人那麼在意生男孩,特別是在老一輩那裡,在一些農村如果沒有生到男孩就抬不起頭。另外,中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自古都有“養兒可以養老送終”的觀念。

圖片來自網絡

另外,在老一輩的思想裡,男性在社會里的地方是女性無法比擬的,女性在社會上是弱勢群體,特別是來自窮人家的孩子。(這裡沒有沒有別的意思哈)。

還有就是以前人強調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人多勞動力就多,幹活也多賺的錢就多。還有就是不容易受外人欺負,一個鄉村鄰里總會有些村霸之類的,而家族男性多就不用擔心受怕被欺負。

圖片來自網絡

不過現在的社會觀念慢慢不同了,年輕人的觀念已有很多的轉變。沒有那麼強烈的重男輕女的思想,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女孩子。但有些地方有些人還是會有直到生到男孩為主的思想。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這個沒有孰是孰非,只要過得幸福就好。


以上僅是個人拙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轉發,點贊。非常感謝。


寶爸說育兒


首先是為了傳宗接代。我認識一個朋友,兄弟兩個,結果妯娌倆頭胎都是女孩,這時村裡就有閒言碎語了。於是兄弟倆都生了二胎,結果又都是女孩。為了堵住別人的嘴,也為了自己的面子,不生兒子誓不罷休。兄弟倆繼續拼三胎,還好都生了男孩,這場生兒鬧劇才宣告結束。可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觀念還是根深蒂固的。



再就是養兒防老。由於我國的養老制度還不完善,百姓養老還是主要依賴孩子。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養老還是主要依靠兒子。就算女兒也會照顧,但是逢年過節的,女兒總要回自己家的。相對於僱保姆,僱護工,養兒防老的成本是最低的。
再就是希望兒女雙全的。頭胎是女孩的,總希望再生個兒子,湊個“好”字。還有希望多子多福的,即使有兒子了,還會再生。
雖然人們有美好的願望,但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管生男孩女孩,都希望大家有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趙慧7382


中國人想生兒子,很多人會想到生兒子為了傳宗接代,但我仔細想了想,覺得並非都是如此。

中國人講究血脈的延續跟傳承這是肯定的,想生兒子來延續下一代無可厚非,但大家想一想,女兒同樣作為血脈的延續,也是能夠傳承下去的,不然中國也不會有入贅的產生。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入贅的,所以,我覺得簡單的把想生兒子當做傳宗接代這是不對的。

另外,中國歷史悠久而傳統,清末之前,中國歸根結底還是個農業大國,小農意識嚴重,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根深蒂固,歷史上男人是主要的勞動生產力,想生兒子多生兒子,無非是為了更多的勞動力。

中國歷史的厚重,也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多生兒子的思想也不是說改就能改變的。

當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發展越來越快,小康社會的逐步實現,現在國人也逐漸認識到生男生女都一樣,人們更注重自身的生活品質,對生男孩還是生女孩看得比較開了。

人生不過短短數載,何不看破、打破歷史的枷鎖,生男生女,都是天倫!


星嬃改變


哈,這個問題問得貌似帶著情緒噢?

首先,得更正你一條,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非要生個兒子的。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也是生命的延續。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幸福的。我相信大多數家庭的父母都是這樣想的。

其次,回到你這個問題。之所以有這個問題存在,是和少數人的封建思想有關係。過去社會中,男尊女卑,尤其是在農村,不生個男孩,就是被人所不恥,還有就是缺少重要勞動力。其實,我想說,誰說女子不如男!過去時,修水壩,築路,下田務農,哪個少了女子的身影?女人同樣能頂半邊天。

最後說說身邊人有這種情況的家庭。同事一家八個姐妹,為啥?就是因為父親一心想要兒子,結果事與願違,生一個是女兒,最後第八居然都哭了,狠狠地說,老天爺和他作對!現在啊,他偷偷樂吧,這八個女兒對他可孝順了。當然,女兒們都記得成長過程中的父母養育之苦。八個孩子,吃喝穿都是個問題啊。所以說,還是計劃生育好啊。

最最主要的要說,其實生孩這事和有沒有文化有直接關係,思想在變,行為也在變。現在的人,你讓她生,她還得考慮考慮呢,孩子的存在,那就是告訴你要一輩子都辛辛苦苦,不敢停歇噢。

嘿嘿,怎麼說著說著,有些懷念我們小時候了呢😄。日子雖然不容易,但是有小夥伴啊,我還覺得有些少,只有一個妹妹😊呢。哈,人多熱鬧,或許那時候父母也這樣想過呢,也說不準噢,你們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